朱德的讀書學習生涯

作者:左智勇    發布時間:2021-08-23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我們紀念朱德同志,就是要學習他一生學習、一生向前的奮斗精神。朱德同志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歷史時期,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他是偉大的先行者,也是治學的楷模。

(一)

青年時期,朱德熟讀經書,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根於心,形成了朴素的愛國主義思想。在國家和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之際,他接受了“讀書不忘救國”的思想,表達了“祖國安危人有責,沖天壯志付飛鵬”的遠大志向,開始苦苦思索和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在教育救國失敗之后,朱德立下“志士恨無窮,孤身走西東。投筆從戎去,刷新舊國風”的誓言,於1909年離開家鄉遠赴昆明雲南陸軍講武堂求學。其間,他閱讀《民報》《警世鐘》《革命軍》等革命刊物,接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他加入了中國同盟會,組織五華社,主張奮發互勵,富國強兵,拯救中華民族的危亡。

而當認識到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無法解決中華民族出路問題時,他便廣泛地閱讀史籍,希望從歷代的興衰更替中尋求歷史的借鑒,同時還借助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浪潮,大量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進而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2年,朱德拒絕高官厚祿,遠赴馬克思的故鄉德國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革命道路,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共產主義崇高事業。

在之后的革命戰爭年代,無論風雲變幻,朱德都勤學不輟,努力為黨服好務,為人民謀幸福。新中國成立以后,朱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之中,堅持學習,不斷尋找“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1975年初,他在89歲高齡時親筆寫下“革命到底”的條幅,並且強調,“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二)

朱德是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典范。早年,他通過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報刊,接觸了共產主義新思想。到德國留學后,他堅持閱讀馬列主義著作原文,包括《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唯物史觀》《共產主義ABC》等著作,逐步堅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1925年,朱德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系統學習了辯証唯物論和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1926年回國以后,他依然始終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並且在實際中運用馬克思主義。

194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關於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明確將每年5月5日馬克思生日定為“干部學習節”,要求在這一天對在職干部的學習進行檢查、評比,總結推廣經驗,獎勵先進,推動在職干部學習。在當年舉行的第一屆“干部學習節”上,朱德被推選為“模范學生”。6月6日,剛從前線返回不久的朱德出席了延安在職干部學習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他詳細介紹了抗日前線的將士們利用戰斗間隙聯系實際學習馬列主義的經驗,並指出前方的八路軍在三年的抗戰中通過學習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他說,現在在前方的八路軍,是過去的紅軍。在三年的抗日戰爭中,使它更加進步,許多地方超過了過去的紅軍時代,不論在戰略戰術上、政治工作上、文化娛樂工作上、群眾運動上,都更提高了一步。這說明了正確的理論可以改造實際,從改造實際中又提高了理論。現在已不是摸索前進的時候了,隻有正確地掌握著革命的理論,才能大踏步地前進。他還舉例說,“以我個人講來,這次我到大后方,和很多人打官司,他們早布置好了,大家都准備難倒我,但是,我有馬列主義做依靠,所以我也頭頭是道、理直氣壯地和他們爭辯,駁倒了他們,說服了他們,指出他們制造摩擦是沒有前途的,勸他們不要再固執下去,結果有許多人沒有話回答,有些人點頭表示同意。”他還非常謙虛地說:“前方后方很多同志都說我是一個模范學生,老實講,怕算不上。”“我們要向前進,不然就要掉隊。我過去沒有讀過辯証法,隻曉得眼睛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原來這就是合乎辯証法的規律的。”他勉勵大家:“要時時刻刻前進,要努力學習,少學一點便少懂一點,少懂一點做事情便怕要有漏洞。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便隻有向前進步,隻有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

(三)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要在學習中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在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上,朱德有著明確的認識。他說:“學習馬列主義,第一便要求能正確地認識客觀現實、認識世界。”“第二個要求,便是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把理論運用在實踐中來改造實際,從改造實際中更加豐富了發展了理論的內容。”“學習馬列主義一定要和實際聯系起來,要能在實踐中運用,要能改造實際,這才是真正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

朱德的這兩個要求,是他學習馬列主義的心得,也是經過實踐証明了的成功經驗。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於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討袁戰爭、護國戰爭、護法戰爭的失敗,孫中山先生和一切仍然忠於中國革命事業的人們,包括我自己在內,都陷入了一種懷疑和苦悶的狀態,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而幫助朱德認清世界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在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新潮》等進步刊物介紹蘇俄新社會制度的文章時,他贊賞蘇俄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辦法,認為“單吃飯不做工”的人,就是封建社會的“寄生虫”。中國“用老的軍事斗爭的辦法不能達到革命的目的”,“有必要學習俄國的新式革命理論和革命方法,來從頭進行革命”。他開始用一種新的眼光去思考中國的前途。而當他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之后,他更加認清了國家的形勢。他說:“在我沒有接觸馬克思主義以前,曾經認為,中國之所以備受東、西方帝國主義的欺凌,只是因為她貧窮落后﹔我還想過或許資本主義道路能夠拯救中國。可是到德國這兩年,我的思想轉變了。中國確實貧窮落后,但是不改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制度,不打倒貪官污吏、土豪劣紳、軍閥和帝國主義,中國將永遠貧窮落后,任人宰割!”而隨著他前往蘇聯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之后,他對於過去的中國革命為什麼失敗,現在的革命應該如何進行等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這種認識使他的人生旅途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他說:“認識了歷史發展的規律,結合其他的研究和經驗,我就找到了了解中國歷史——過去和現在——的一把鑰匙。”

在全面抗戰前夕,面對日益復雜的戰爭局勢,朱德對於這場全國抗戰的性質以及中國共產黨在對日作戰中應該採取怎樣的戰略戰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當時的實際,提出了十分獨到的看法。他強調抗日戰爭的長期性,提出組織和動員群眾力量,並且提出游擊戰爭將在未來的抗日戰爭中起重要的作用。他還總結了過去軍隊工作中的教訓,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1937年6月12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總結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提高紅軍的軍事知識,迎接即將到來的民族革命戰爭,決定設立軍事研究委員會,朱德為主任。6月30日,朱德致電各兵團首長予以通告,要求組織各兵團軍事研究委員會並與中央軍事研究委員會加強密切聯系。他說:“當我們由內戰進入抗戰時,面對著的敵人是日本軍隊,我們便不固執內戰的經驗,而是加以必要的改變和提高,充分研究敵情來下決心,來決定戰法。”在朱德的主持下,軍事研究委員會深入研究了對日抗戰、目前軍事教育、國內戰爭的經驗教訓各項問題,為實現從國內戰爭到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938年,朱德發表《論抗日游擊戰爭》這部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他在這段時間裡研究的成果。這部著作對抗戰初期敵后像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的抗日游擊隊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

朱德既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更重視在實踐中向群眾學習。他強調:“我們一切力量都出於群眾身上,一切辦法也都由群眾創造出來。”“馬列主義最重要的一條精髓就是聯系群眾,向群眾學習。”“要虛心向群眾學習,傾聽群眾意見,才能進步。不要老想著‘文章自己的好’。”

作為三軍總司令,朱德一直注重指戰員的學習,並且一直強調“干部要和戰士一起學習,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擺架子”。“學習中必須放下架子,抱虛心態度。”他說:“要使軍官們承認在他所指揮的幾百幾千人中,每人都有特長,行行都有狀元,軍官們應虛心去向他們學習。我們把軍官高於一切的妄自尊大的態度,改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態度。這個練兵的群眾路線一經提倡,就發現在幾十萬八路軍、新四軍中有不少被埋沒了的人才。在練兵運動中,每天均有新英雄、新技巧出現,這樣就豐富了我們的技術。這種學習熱潮正是造成士兵群眾掌握技術的基礎。總之,把士兵害怕的操場、課堂,變成軍隊鍛煉本領和智慧的場所,改變了空氣,提高了興趣,軍營變成學校。”

而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一直關心各行各業的發展,鼓勵大家通過學習來提高水平,建設自己的國家。石景山鋼鐵廠(首都鋼鐵廠前身)是朱德十分關注的工廠,他多次去視察並指導工作。1949年7月1日,北平剛解放不久,朱德來到石景山鋼鐵廠參加開工典禮。他登上用木板搭成的主席台,微笑著向歡呼的群眾招手致意,號召大家努力恢復和發展生產。他對軍代表們說:過去我們都是打仗的,不懂得煉鋼煉鐵。現在要搞建設,不懂怎麼成?國內外的敵人都在眼睜睜地看著我們,他們算定我們什麼也搞不成。我們怎麼辦?隻有好好學習,邊學邊干,一定要干出點名堂來。向誰學習呢?向老工人們學習,向技術人員學習,老老實實地學,恭恭敬敬地學。隻要鑽進去,3年、5年、8年,你們就變成搞鋼鐵的行家啦……

朱德不但號召軍代表們向群眾學習,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每次來石景山鋼鐵廠視察的時候,他都要向工程技術人員詢問一些知識。曾任石景山鋼鐵廠廠長的周冠五回憶說:“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是朱老總的一大特點。”“視察時,由於他經常問得很仔細,有的問題涉及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有時還碰上一些技術術語,遇到不明白之處,他總要反復地詢問,或要工程技術人員解釋得更詳細些,直到弄明白為止。這些情景,常使我們在場的同志深受感動,也深受教益。”

(五)

朱德治學,貫穿終身。他經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用中國的一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了”勉勵周圍的同志。他還強調“不學習就會落后,就不能跟社會一道前進”。

1939年冬天,朱德53歲壽辰,康克清給他寫了一封賀信。在信中,康克清說,“你見書便讀,學而不厭,總是前進著”。50余年后,康克清回憶此事時還說,“這是我當時的認識,也是我現在的認識。幾十年過去了,后來的生活實踐更加深了我的這一認識”。女兒朱敏也說,“幾十年來,父親始終孜孜不倦地學習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無論工作多麼繁重、緊張,學習從不間斷”。

朱德的學習精神不但給家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他們樹立了認真學習的光輝榜樣,也影響了許多黨內、軍內的同志。蕭華回憶說,“朱總司令歷來注重學習,這是我深知的”。“他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在革命最緊張、最艱苦的歲月裡,他從來也沒有放鬆過自己的學習。在太行山,他曾拿一隻小板凳,和大家一塊坐在梨園中,聽講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課程。”

新中國成立以后,朱德年事漸高,但學習勁頭不減。每天除了工作之外,他始終堅持二至三小時的學習制度。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走到哪學到哪,從不間斷。上世紀60年代中期,80歲高齡的他還認真通讀了中央規定的高級干部必讀的32本馬列著作,其中大部分篇目都讀了兩遍,並且寫了許多讀書筆記。到了60年代后期,他仍堅持學習,而且讓兒媳婦當學習組長,他親自進行組織輔導,讓全家老小一段一段地學習馬列主義的哲學著作。1975年春節前后,朱德在住處會見前來拜訪的宋任窮。在談到學習時,朱德說,要認真學習,學習馬、恩、列的著作,學習毛主席著作,要活到老學到老。之后,他還又一次通讀了毛澤東的四卷著作。在臨終前不到兩個月,他看到《共產黨宣言》新譯本后,不顧年高體弱,驅車到中央黨校,看望參與翻譯的同志,一起交流對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心得。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朱德研究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