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教我們學“四史”

原標題:理論前沿 | 習近平總書記教我們學“四史”
作者:馮   俊    發布時間:2021-09-06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
分享到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誕辰座談會上,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和70周年大會上,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大會上,先后發表了數十次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有關的專門講話。在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中央黨校省部班、中青年干部班等重點班次開學,國內調研視察、外事會見和國外出訪等重要場合的重要講話中,大篇幅講到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內容的也有數十篇之多。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要學好“四史”,總書記關於“四史”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學習“四史”提供了最好的理論指導。

學好“四史”,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他把理想信念稱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學好馬列經典著作,學好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是補鈣壯骨的好方法。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80周年校慶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還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些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2013年6月25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進行第七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習近平總書記從強調學習“兩史”到學習“三史”,再到強調學習“四史”,不斷強化學習“四史”的重要性,深刻闡發了學習“四史”的重要意義。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強調:“上海是我們黨的誕生地,黨成立后黨中央機關長期駐扎上海。上海要把這些豐富的紅色資源作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切實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奮勇爭先、走在前列。”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又強調:“要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我們更需要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樹立一種歷史眼光和歷史思維。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對於我們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繼往開來、守正創新,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學好“四史”,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全黨“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如何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歷史學習,從歷史經驗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從歷史教訓中得到警醒和教益。

黨的百年歷史,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我們是百年大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新中國70多年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漸陷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是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干涸枯萎。”要讓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實現長期執政,我們隻有不斷地向歷史學習,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好“四史”,我們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黨的百年歷史,也是黨以自我革命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形成了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豐富思想成果,如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從嚴管黨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結合,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黨內監督,接受人民監督,不斷純潔黨的思想、純潔黨的組織、純潔黨的作風、純潔黨的肌體,等等。”黨自我革命的思想成果,有著長久的歷史價值,對於在新時代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學好“四史”就是要繼承自我革命的傳統,發揚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學好“四史”,堅定文化自信、激發精神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等多個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他強調:“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將“四個自信”並提,“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今中國文化的構成和內涵進行了深入分析。當今中國文化是由三種文化組成的:一是我們有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我們有近百年來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三是我們有70多年來社會主義改造和全面建設、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三種文化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從以上三種文化可以看出,除傳統文化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兩種文化其實就是黨史文化、新中國國史文化,其中也包括改革開放史文化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文化,這兩者在我們整個文化中佔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學習“四史”對於增強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史”學好了就會增強文化自信,就會使我們的“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從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學好“四史”,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革命老區和許多革命聖地,十分重視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他對於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改革開放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都有專門的論述,我們學習“四史”就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族譜中這些革命精神的專門論述,將這些精神發揚光大。

2005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一文,將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黨的十九大剛剛結束一周,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訪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他站在南湖紅船前飽含深情地說:“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紅船精神就是偉大建黨精神,學習紅船精神就是要永遠不忘建黨時的初心,不忘黨的根本宗旨,更加堅定黨的理想信念。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

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江西視察。他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教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增進群眾感情,踐行群眾路線,錘煉忠誠干淨擔當政治品格,當好人民勤務員,為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前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長征精神,尤其重視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給我們的歷史啟示和偉大現實意義。他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長征路上,我們要戰勝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重大風險挑戰,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依然要靠全黨全國人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

延安是革命聖地,黨中央在延安13年,鑄就了延安精神,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貫穿始終,提高辯証思維、系統思維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與抗日戰爭相關的重要講話有10余次,他全面論述了抗戰精神的內涵:“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個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代在河北正定擔任過縣委書記,對西柏坡的革命歷史非常熟悉,2013年再訪西柏坡,他說:“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是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毛澤東同志當年在西柏坡提出“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發革命精神目的是希望我們在新時代要繼承和弘揚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產。他強調:“我每次到革命老區考察調研,都去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就是要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就是要宣示中國共產黨將始終高舉紅色的旗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他要求我們要利用好這些紅色教育基地,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習近平總書記善於運用歷史經驗和歷史智慧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推進現實工作,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關於“四史”的系列重要論述給我們提供了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把學好“四史”和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堅定信仰、增強黨性、修養品行、提升能力、鏡鑒明理。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學術委員)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