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書記開展調研的方法

作者:班永吉    發布時間:2021-09-07   
分享到 :

《習近平在福州》一書,生動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州期間的點點滴滴,既有高瞻遠矚、胸懷全局的長遠思維,也有心系群眾、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這本採訪實錄,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腳踏實地深入調研的工作作風,他曾指出調查研究要多到困難多的地方,多看具體的事,“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看后院和角落”,這些先進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同志開展調研不僅限於上任之初,而是貫穿整個任職期間,調研的頻率很高,且從來不走過場、做樣子,而是注重實際效果,注重解決問題。所謂“后院”和“角落”,就是那些沒有擺在明面上的事情。他每次調研,專門去問題多的地方,調研的時候,對下面已經安排好的“成績展示”並不是很在意,他的關注點在一些細節之處,在具體問題上。每次調研所帶的隨行人員,也很有針對性。調研之前,他都事先了解情況,帶去的人員一定都是調研問題涉及到的相關部門。由於腳踏實地開展調研,才一步一步解決實際問題,一步一步將政策研究成果轉化為工作實際效果。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仍然鼓勵機關干部要多到基層現場去,這和當年他在福州工作期間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的制定,也充分體現了總書記深入調研、問計於民的思想。在《建議》起草階段,以習近平總書記為組長的文件起草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審議《建議》稿的總體框架、基本思路、指導原則和重要內容。黨中央兩次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總書記對此專門作出指示,要求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建言獻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兩次上網征求意見,這在中央全會文件起草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今年7月到9月,習近平總書記還先后主持召開了7場座談會,當面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他聽取意見建議的范圍也會著眼“后院”和“角落”,他和村支書、農民工、餐館的老板、快遞小哥、退伍兵等,都有過親切的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這種調研方法,同樣與當年在福州工作期間的思路十分很相似,比如,他在調研中,經常去尋找企業的困難點,問問企業發展中資金貸款、員工招聘等短板,看看農業生產的缺項,去群眾家裡掀開鍋蓋看看吃的什麼,慰問哨所官兵時把手伸到戰士被子裡面看看潮不潮,等等。

調查研究,也是我們今天做好黨史和文獻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成立以來,院多次組織人員到各省市自治區去開展調研,了解基層黨史和文獻部門的實際情況,了解基層部門和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期盼,從而推動解決實際問題,為我們制定黨史和文獻工作的長遠規劃打好基礎。習近平總書記以問題為導向、著眼“后院”和“角落”、把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相結合的調查研究方法,對我們做好黨史和文獻工作都是有很大啟發和幫助。今年恰逢建黨百年華誕,是黨史工作的大年,更要開展好調查研究。隻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黨才能根據黨情、國情、世情、輿情變化制定和調整方針政策,調動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得我們的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

【來源:原載2021年第3期《足跡》(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