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開拓前進

作者:李捷    發布時間:2021-09-24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這既是對我們黨長期以來探索共同富裕之道的科學總結,也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指明了正確方向。

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奮斗目標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在這一光輝歷史進程中,始終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奮斗目標,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我國社會制度是推動國家走向“更富更強”的制度,而且“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我們黨通過消滅封建土地制度等剝削制度,徹底鏟除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在華經濟特權,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建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為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掃清了障礙、奠定了根本社會條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義”。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在改革開放中,我們黨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推動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實踐証明,這是在中華民族實現富起來的特定歷史發展階段,通過激發各方面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通過先發展地區帶動后發展地區,為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條件的正確選擇。

事實証明,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和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要實現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必須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人民幣,人均僅為119元。到1978年,國內生產總值也隻有3679億元,人均隻有385元。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才是硬道理”,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發展,隻有在一定階段集中全力把國民財富這個大盤子做大做強,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穩固、可持續的雄厚物質基礎。同時,我們黨始終牢記共同富裕這個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根本目標。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指出:“可以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到那個時候,發達地區要繼續發展,並通過多交利稅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大力支持不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又大都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地區,發展潛力是很大的。總之,就全國范圍來說,我們一定能夠逐步順利解決沿海同內地貧富差距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黨中央反復強調要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內容,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徹底擺脫絕對貧困、不斷增強全體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重大戰略舉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系統提出和闡述新發展理念,將共享發展同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一起作為新時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理念。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他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新發展階段推動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這就把實現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作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抓手。

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共同富裕的認識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對共同富裕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

共同富裕要在充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基礎上分階段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礎和前提是發展。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隻有社會生產能力極大提高,物質極大豐富,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才具有堅實基礎。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各地區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條件不盡相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亟須破解的重大命題。共同富裕,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覆蓋的區域要全面,是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的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是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普遍達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其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在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下,不僅要縮小差別,也要承認差別,鼓勵勤勞創新致富,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做好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通過先富帶后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篇大文章。

實現共同富裕隻能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這一新道路的題中應有之義。實踐証明,搞平均主義不可能解決穩步發展的問題﹔如果發展起來以后,富的愈富,窮的愈窮,會出現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問題。隻有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才能同時協調處理好穩步發展和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迫切要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強起來的關鍵性環節。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我國公有制經濟是長期以來在國家發展歷程中形成的,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質保障。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幫后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

堅持全體、全面、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不能指望“天上掉餡餅”,要靠全體人民長期不懈的艱苦奮斗,要靠全體人民競相勃發的智慧創造。要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時統籌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兜底救助體系、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

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合理調節高收入,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環節,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要在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基礎上,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成果,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趕上來。完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大系統工程。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是一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隻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夠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作者:李捷,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