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發展歷程中的甘肅貢獻

作者:劉正平    發布時間:2021-09-30   
分享到 :

甘肅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甘肅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肅人民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甘肅人民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為新中國的蓬勃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回顧72年新中國發展史,甘肅在新中國發展歷程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甘肅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原材料工業基地

“一五”時期,蘭州煉油廠、白銀有色金屬公司、蘭州氮肥廠、蘭州合成橡膠廠、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煉油化工設備廠、五〇四廠等16個國家重點工程項目落戶甘肅。這些重點項目的建設,不僅填補了我國工業領域的一些空白,為新中國工業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專家、工人和管理干部,為全國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輸送了人才。其中,蘭州煉油廠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的石油煉制企業,生產出了國家急需的成品油。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個大型有色金屬聯合企業。在蘭州氮肥廠、蘭州合成橡膠廠基礎上成立的蘭州化學工業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后開拓的第一個石油化工基地,建成投產后,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合成橡膠、西北不能生產化肥的歷史。

我國最早的乙烯生產裝置——蘭州化工廠砂子爐建成。

“三線建設”時期,全國先后有16個工廠、4個科研單位和1所大專院校遷入甘肅,先后建成和改建5206、5204等軍工企業。“三線建設”的開展,極大增強了甘肅的工業基礎,形成了一批冶金、有色金屬、石油、化工、軍工等工業企業,催生了“鋼城”嘉峪關、“鎳都”金昌、“銅城”白銀等一批新興工業城市,使甘肅成為全國重要的國防工業和科研基地之一。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近年來,甘肅加快綠色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打造國家重要的現代能源綜合生產基地、儲備基地、輸出基地和戰略通道,加快建設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和隴東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全省風能、光能資源有效儲量分別為2.37億千瓦和1億千瓦以上,居全國第五和第三位,目前全省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達2427萬千瓦﹔隴東探明油氣總資源量達59.74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2萬億立方米,原油產量2020年達917.7萬噸,均在全國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甘肅已形成石油勘探與開發、化肥農藥研制、化工新材料等30多個子行業,擁有完整石油和化工產業體系,積累了豐富的科研開發、生產建設和經營管理經驗,為全國工業建設輸送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和技術人才。

2.甘肅是國家寒旱農業的重要發源地和示范試驗基地

甘肅是全國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干旱嚴重制約著全省農業生產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實踐探索,甘肅形成了以修梯田、打水窖、鋪地膜、調結構為主要內容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旱作農業適用技術體系和生產方式。改革開放以來,全省先后實施了農業豐收計劃、沃土工程、馬鈴薯脫毒種薯全覆蓋工程、地膜覆蓋等項目,集中推廣了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麥、黑膜馬鈴薯、高產栽培、立體種植、節水灌溉等技術,為旱作農業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其中,集覆蓋抑蒸、地膜集雨、壟溝種植為一體、適應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開創了獨具特色的旱作農業“甘肅模式”。這一抗旱保墒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旱作農業的集約化水平和土地產出率,為實現旱作農業向生態農業轉化夯實了基礎,為我國北方旱作區建成新型糧食產區提供了技術保障。2009年以后,這一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產生了良好的增產效果。2011年后,該項技術得以在非洲推廣,不僅為非洲國家解決糧食危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更增進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關系。

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在旱作農業區大面積推廣。

同時,甘肅根據干旱地區、高寒陰濕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通過不斷注入高新技術,形成了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出了一批名優特農產品,推動寒旱農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馬鈴薯產業方面,甘肅建立了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馬鈴薯運營模式,馬鈴薯產業已發展成為甘肅農業增收的支柱產業。中藥材產業方面,甘肅利用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形成隴南山區亞熱帶暖溫帶秦藥區、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溫帶半干旱西藥區、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西藥藏藥區、河西走廊溫帶荒漠干旱西藥區等四大優勢區域,發展成為全國藥材主要產區和交易集散中心之一。蔬菜產業方面,甘肅充分發揮高原型氣候干燥、涼爽、病虫害少等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標准化生產,日光溫室、塑料拱棚等設施,同時引進篩選新品種,集成創新栽培技術,探索出了膜下暗灌、高壟栽培、立體套種等新技術、新工藝,形成了適應全省蔬菜產業發展的成熟技術體系。林果產業方面,在大力開展良種苗木繁育、標准化種植技術推廣、保鮮貯藏加工能力建設等基礎上,培育形成了靜寧蘋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櫻桃等優質果品。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著力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探索實踐綠色農業發展之路。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從強化農業基礎地位、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升級破題,啟動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探索具有“現代”方向引領、“絲路”時空定位、“寒旱”內在特質、“甘味”品牌標識的新時代農業發展路子,形成了大量適宜寒旱氣候條件的特色優勢品種,甘肅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最大的蔬菜、花卉制種基地,最大的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最大的高原夏菜生產集散基地,最重要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等。

3.甘肅是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大通道和向西開放的前沿高地

甘肅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流的陸路通道,古絲綢之路7000多公裡,貫穿甘肅境內就有1600多公裡,沿線分布著酒泉、武威等8個聲名遠揚、繁榮一時的商賈重地。甘肅猶如一柄玉如意鑲嵌在中國大西北,既有過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輝煌,也有過隋朝時期在張掖焉支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傳奇,而且,這裡誕生了敦煌這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大文化體系絕無僅有的交匯地。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和全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甘肅越來越成為向西開放的大通道。進入新時代,特別是蘭渝鐵路開通以來,打開了南向新通道,使甘肅成為東進西出、南來北往、陸海聯運的交通樞紐,甘肅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黃金通道,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從地理位置看,甘肅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黃金通道,是我國陸上能源通道必經之地,具有“拱衛中原、護翼寧青、保疆援藏”的戰略地位。從資源稟賦看,甘肅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資源寶庫,以能源資源為依托的工業體系比較完備,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從人文基礎看,歷史上,甘肅同中亞、西亞各國傳統友誼悠久,人民之間交往頻繁,曾為溝通東西方文明,促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過重要貢獻。

蘭渝鐵路建成通車。

甘肅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大通道的重要作用。近年來,甘肅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這個最大機遇,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並進的開放新格局。一是打造文化制高點,堅持“親、誠、惠、容”的理念,統籌開展不同層次、領域的人文交流活動,逐步形成官民並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格局,建設人文交流對接大通道。二是打造樞紐制高點,重點打造蘭州、天水、武威三大國際陸港,蘭州、敦煌、嘉峪關三大國際空港,特別是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現我國西北與西南、中亞與東南亞、“一帶”與“一路”的三個聯通,建設基礎設施互聯對接大通道。三是打造技術制高點,加強同絲路沿線的科技交流,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和引才引智等工作,建設科技交流合作大通道。四是打造信息制高點,全面推進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建設信息數據合作大通道。五是打造生態制高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建設綠色發展大通道。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甘肅省統籌考慮國際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發展新要求,全面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層次和水平,著力建設“海外倉”、開拓新市場,為共建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一是通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商務代表處、建立經貿往來關系、設立營銷網點等,持續擴大貿易與投資規模,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二是大力支持省內資源加工型骨干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開辟穩定的合作開發市場,推動能源資源合作開發。支持亞洲最大的鎳鈷鉑族金屬生產企業金川公司在南非、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設立境外機構﹔支持中國大型有色金屬生產企業白銀公司在秘魯、哈薩克斯坦等國設立境外機構。三是結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等實際,積極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政策,推動有條件的項目使用人民幣結算,推動金融創新與服務支撐。

4.甘肅是國家扶貧開發的策源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地

1982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甘肅的河西地區和以定西為代表的中部地區列入國家“三西”農業建設范圍,拉開了甘肅歷史上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區域性扶貧開發工作的序幕。1983年至1993年,甘肅省、地、縣各級黨委政府按照“有水路走水路,無水路走旱路,水路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省各族群眾,以解決群眾溫飽為核心,從恢復植被、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入手,多種經濟全面發展、綜合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全省的貧困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省貧困人口從1982年的1254.42萬人減少到1993年的427.42萬人。甘肅在“兩西”建設中,積極探索由“輸血式”救濟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實施的跨區域移民搬遷、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勞務輸出等扶貧方式,為全國扶貧提供了經驗和借鑒。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修梯田、打水窖、興科技、調結構”戰略方針指引下,甘肅突出解決了貧困地區溫飽問題,全省糧食產量達到了自給,實現了區域內供需平衡。進入21世紀,甘肅進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綜合式扶貧階段。截至2010年,新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309.8萬人,扶貧事業取得巨大成效。

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努力到2020年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指示,甘肅省委、省政府牢固樹立抓脫貧攻堅就是抓發展的意識,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底線任務,結合實際,創新機制,著力構建脫貧攻堅組織領導、條塊責任、工作推進、農民增收、資金保障、脫貧幫扶、政策支持、考核評估,監督檢查九大體系,舉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開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攻堅戰、大決戰。經全省各方共同努力,甘肅現行標准下5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2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8個國家片區貧困縣和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地告別了困擾甘肅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0多年來,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攻堅式扶貧、綜合式扶貧再到精准式扶貧,甘肅人民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攻克貧困堡壘,在脫貧攻堅的艱辛道路上,摸索出了一套既具有區域特色,又適合普遍推廣的工作方法,創造了中國扶貧開發史上第一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開發式扶貧行動,第一個集中連片推進的區域性扶貧開發行動,第一個大規模易地扶貧和生態移民搬遷行動,首先實現了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走出了獨具一格的反貧困甘肅模式。甘肅的減貧實踐,有輝煌成就、有典型經驗,為我國減貧事業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我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帶來了巨大啟示。

5.甘肅是全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新興旅游勝地

甘肅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處於重要的戰略地位,承擔著“三阻一涵”的重要功能,即阻止騰格裡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匯合,阻擋沙漠切斷河西走廊,阻隔沙漠向青藏高原南侵,涵養黃河、長江和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條河西內陸河,孕育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黃河流經甘肅916公裡,黃河60%以上的水來自蘭州以上河段,甘南高原區是黃河重要水源補給區,瑪曲濕地是黃河上游的“蓄水池”。三大內陸河養育著河西走廊500多萬人民,為河西地區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甘肅是黨中央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首倡之地”,近年來甘肅把實施這一戰略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打好水源涵養主動戰、水土保持陣地戰、節水治水整體戰、災害治理持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修復治理綜合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干涸已久的青土湖重現碧波,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祁連山生態治理“由亂到治大見成效”。

甘肅省地處黃土、青藏和內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帶,境內地形復雜,山脈縱橫交錯,海拔相差懸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從東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亞熱帶濕潤區到高寒區、干旱區的各種氣候類型,形成了風格迥異的特色景區。祁連山脈的皚皚雪峰、甘南藏區的遼闊草原、河西走廊的戈壁瀚海、郁郁蔥蔥的次生森林、神奇碧綠的湖泊佳泉、江南風韻的自然風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甘肅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盡情展現。

南梁革命紀念館

甘肅歷史文化悠久,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獨特地域文化。隴東南地區是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起源發展的重要區域,隴東地區是我國本土道教文化的發源地,河西走廊地區孕育形成了獨特的邊塞文化,省會蘭州的黃河文化、臨夏地區的河州文化等地域文化異彩紛呈,數不勝數。伏羲廟、崆峒山、莫高窟、玉門關、拉卜楞寺等歷史文化遺址遺跡猶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隴原大地,為甘肅旅游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此外,甘肅的紅色旅游資源也極為豐富,作為最早創建中共黨組織的省份之一,紅軍長征歷時較長,路過區域較多的省,甘肅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省區之一,全省有紅色遺址遺跡景點800多處。俄界會議舊址、茨日那毛主席舊居、臘子口戰役遺址、紅軍長征會師舊址等都是全國有名的紅色旅游景點。2019年,世界旅游聖經《孤獨地球》雜志將甘肅評為亞洲最佳旅游勝地之首。月牙泉、鳴沙山、七彩丹霞、扎尕那等成為近年來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甘肅儼然正在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旅游新星。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研究總結甘肅在新中國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貢獻,對於我們進一步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者系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來源:《甘肅日報》2021年9月30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