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無恙,致敬英雄之羅亦農、楊  殷

作者:    發布時間:2021-10-11   
分享到 :

為回望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仰力量、艱苦卓絕的開拓斗爭、舍生取義的無畏犧牲,從中汲取繼續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龍華烈士紀念館編寫,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龍華英烈籠-傳》系列叢書,值此慶祝建黨百年之際,致敬為真理上下求索、為信仰奮斗犧牲的革命先驅者們。叢書首批選取11位龍華英烈,按照其生平脈絡,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敘寫龍華英烈們在風雨如晦中篳路藍縷的艱難尋路、為中國革命披肝瀝膽的英勇奮斗,彰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救國救民的初心。

羅亦農

羅亦農(1902—1928),湖南湘潭人。1921年在莫斯科留學期間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上海區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等職。1927年當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1928年4月,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犧牲。

為暗夜中國“燃燈探路”

1919年下半年,隻有17歲的羅亦農歷經艱辛,風餐露宿,終於從偏僻的鄉村來到了中國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在這裡,他看到趾高氣揚的洋人對著的是卑躬屈膝的中國人,花園洋房的另一邊是低矮破爛擁擠不堪的棚戶,燈紅酒綠的背面是食不果腹、路有凍死骨。他心中積蓄著困惑和憤怒。

羅亦農在法租界馬斯南路吳興裡的一家小報館找到了當校對工的工作。報館的工作是辛苦的,但這裡書籍雜志很多,學習條件很好。當時的上海,人文薈萃,各種思潮林立。羅亦農在工作之余廣泛涉獵各種書刊,對《新青年》等尤其喜愛。在陳獨秀的影響下,羅亦農等旅滬青年學生成為外國語學社的學員。他們半天上課,半天自修,深入工廠工人之中進行宣傳,參與專門供工人閱讀的《勞動界》的編印工作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羅亦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首批團員之一,並在不久之后,踏上赴蘇俄學習的征程。1925年,羅亦農回到闊別近4年的祖國,立即投入到風起雲涌的革命工作中。

1925年寒冬,結束了北方區委黨校工作的羅亦農,又簡單收拾行裝奔赴上海,毅然挑起中共上海區委書記的重擔,著手恢復遭到嚴重破壞的黨組織。1927年3月21日,在周恩來和羅亦農等人組成的中共特別委員會的周密組織和指揮下,聲勢浩大的上海80萬工人總同盟罷工開始了!全市實現總同盟罷工后,立即轉為武裝起義。經過兩天一夜的激烈戰斗,英勇的上海工人用150杆舊槍和少量手榴彈擊潰了敵人的軍警武裝,佔領整個市區,實現了上海工人階級武裝起義的勝利!上海市工商學各界舉行代表會議,選舉包括羅亦農在內的19人組成上海臨時市政府(即上海市民政府),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由民眾在大城市建立起來的革命政權。

(鮑曉瓊 潘 晨 徐 貞)

1923年4月,羅亦農(左二)等人在莫斯科的合影

楊 殷

楊殷(1892—1929),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活動。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黨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黨的六大后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常委、常委,中央軍事部部長。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8月30日被秘密殺害。

從孫中山的追隨者到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從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到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看到孫中山一次次功敗垂成、壯志難酬,楊殷也陷入了迷茫,同時,國民黨內的派系爭斗、貪污腐敗也更讓他心生涼意。國家和民族的前途何在?他更需要一段安靜的時間厘清思緒。1919年初,經妻舅介紹,楊殷在廣州西關鹽務稽查處任高級職員。工作之余,楊殷時刻關注著國內外動態。俄國十月革命后,更多的中國人開始談論社會主義,在廣東出現了大量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報刊,楊殷逐漸開始接觸馬列主義思想,這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國資產階級發動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正在陷入絕境,中國也隻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有希望!

正當楊殷在苦苦尋找新的革命道路和革命組織時,中國共產黨廣東支部已將他納入考察范圍。1922年秋,楊殷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年底,楊殷被派往蘇俄參觀學習。1923年年初,楊殷從莫斯科回國后,根據黨組織安排回到廣州從事工人運動。在1925年爆發的省港大罷工中,楊殷既要負責解決工人往來的交通和經費問題,還要負責大罷工期間的保衛工作。此外,他還注意傾聽工人心聲,建議罷工委員會及時改變斗爭策略,隻抵制英帝國主義的貨物,讓其他各國的船隻正常開進黃埔港。策略的改變,有效地瓦解了帝國主義的聯合戰線,為罷工減輕了外部壓力。黨中央對他的貢獻充分肯定,稱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廣東省港大罷工的領導者”。

除了領導工人運動,楊殷還是我黨情報保衛工作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一般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情報工作主要從1927年中央特科成立開始,但在此之前,楊殷已經在粵、港、澳地區進行了大量情報工作實踐。廖仲愷遇刺后,楊殷被廣東國民政府聘為廣州市公安局顧問,負責案件偵查,楊殷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挑選了一批親信人員,安插到國民黨政府機關,做搜集情報和保衛左派人士的工作。除了發展情報人員,楊殷還從省港大罷工的工人中挑選了一批精干人士,在粵、港、澳建立情報站,保証了情報工作的穩定性、持續性。更多的時候,楊殷還親自出馬完成一些工作,根據楊殷的女兒楊愛蘭回憶,在同盟會元老楊心如的榨粉街家裡,“放著許多我父親化裝用的衣服、帽子、胡須等物,真的是應有盡有”。

(左大鵬 柏 婷)

1921年2月18日,楊殷(后排左二)參與了孫中山與翠亨同鄉在廣州大元帥府舉行的懇親活動

 

(來源:《黨史信息報》2021年9月29日第1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