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馬蘭紙上的家國情

作者:鄭學富    發布時間:2021-11-22   
分享到 :

秋天遠行 奔赴延安

喬秋遠,原名喬周冕,筆名冠生。1938年4月,喬周冕作為《民國日報》的特派戰地記者,赴徐州、台兒庄採訪。他時常穿梭在戰火彌漫的壕溝裡,會見抗戰將領,採訪戰斗英雄,慰問參戰將士。他採寫的《台兒庄勝利的血痕》《我軍怎樣在台兒庄進行殲滅敵人的戰斗》《台兒庄火線上會見孫連仲將軍記》等戰地通訊、評述刊在《民國日報》,向讀者詳細報道了台兒庄大戰的情況,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抗戰的希望。

喬周冕在人生抉擇的關鍵時刻,選擇了一條光明之路。他找到了中共地方組織,毅然奔赴延安。1938年11月23日晚,喬周冕踏上西去的列車前往西安,行至風陵渡時,由於潼關鐵橋已被日軍炮擊毀壞,因此隻能徒步前往。為躲避日軍的炮彈,他繞走山路,在交通壕裡前行,於11月25日凌晨3時到達西安。第二天他立刻前往八路軍辦事處接洽,並獲准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

喬秋遠(中)

魯藝學習 脫胎換骨

“12月2日下午到了延安。陝北盡是山地。一路數百裡盡走山谷,很少有廣闊平原。地方也極荒涼,甘泉縣城還沒有我們北村規模大,其他可想而知。延安也在山谷中,各機關學校皆在半山中窯洞內。入夜,半山腰內到處都是燈光。”這是喬周冕到延安后,於1938年12月7日寫的第一封家書中所描述的。他於深秋季節,跋涉數千裡,來到了一個嶄新的環境裡學習工作,於是他將名字改為“秋遠”,取“秋天遠行”之意。雖然“沒有教室,上課都在半山坡的太陽底下。教員講,學生做筆記,生活很緊張”,但他感覺這裡的一切都是新的,充滿生機。“這裡教育主張自發的自我教育,學校隻做指導。時常有熱烈的晚會、紀念會,非常熱鬧。這裡沒有奢華,也就沒有浪費。”

1939年2月10日,喬秋遠在家書中寫道:“過了春節,春耕又該忙起來了。這裡因為要增加生產,由毛主席號召發起春耕生產運動,全邊區今年要開荒60多萬畝,各機關、學校都分地開荒。我們學校要開800畝荒地,教員、學生體壯者,每人開2畝半地。山坡不能用牲口,全是用鋤頭掘的。……八路軍后方部隊都在開荒生產。戰爭再延長下去,八路軍可以不向中央要錢了。自供自給,仍然可以打日本。一切困難問題,在共產黨領導下都是有辦法的。所以,這裡的人對抗戰勝利是非常樂觀的。”在信中,他向家人介紹了延安開展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並對其大加贊賞。

通過在延安的學習、工作,喬秋遠對中國共產黨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他在1939年2月25日在家書中說:“馬列主義是世界上最講真理,最講情義的哲理……共產黨過去的政策,現在的政策,將來的政策,都是為國家,為民族,為民眾而奮斗,絕不過火、激烈。”

造紙用的馬蘭草、麻繩頭

以筆作槍 馳騁敵后

在魯藝學習了幾個月后,喬秋遠報名參加了魯藝文藝工作團。團長是陳荒煤,團員有黃鋼、楊明、梅行、葛陵等,他們奔赴晉東南抗日前線,開展前方文藝活動和採訪創作。喬秋遠在隨軍採訪中,對八路軍的敵后游擊戰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在1939年4月21日的家書中寫道:“這次敵人以12個師團進攻晉東南,打算‘掃蕩’這個抗日根據地,再進攻大西北。但是一看朱德總司令那種悠閑自得的神氣,真是令人發笑……在朱老總看來,這次戰斗好像大數學家解答一個加減乘除的算式……八路軍不像別軍,一個退卻就沒有辦法收拾,他們是處處有辦法。”

為加強宣傳工作,在周恩來的指示下,著名記者范長江在長沙創辦了國際新聞社。國際新聞社遷到廣西桂林后,喬秋遠被特聘為特派記者和華北通訊站主任,負責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採訪,報道八路軍堅持敵后抗戰的真實情況。喬秋遠寫出了幾十萬字的通訊、特寫、報道、小說等作品,通過國際新聞社發往港澳、南洋的中文媒體,在海外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戰主張和八路軍浴血奮戰、抗擊日寇的英勇事跡。他的報道被海外媒體爭相採用,深受華人華僑的歡迎。

在敵后抗日戰場上,喬秋遠親眼目睹了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為了民族尊嚴、國家獨立赴湯蹈火,前仆后繼,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得到進一步升華。他在1939年10月4日的家書中說:“在這蓬勃前進的浪潮中,人人應各盡其力,為民族、國家而奮斗。稍一不努力,即被時代所遺棄,而成為無用的廢人。兒今方壯年,為個人事業計,為民族國家計,都正在做事時候,若回去老守田園,有何意義?”此時,喬秋遠已由一名知識分子成長為堅強的八路軍戰士,“兒近來身體粗健,食量大增,穿芒鞋,著軍服,如同士兵一樣。大家都是青年,每天談談笑笑十分愉快。”

1942年初,喬秋遠調任《新華日報》華北版、新華社華北分社編輯。5月,日軍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掃蕩”,襲擊八路軍總部。在突圍中,喬秋遠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3歲。一同犧牲的還有左權將軍和華北《新華日報》社長何雲及社內40多名成員。1985年5月,在太行山區的麻田鎮西山村背靠千仞絕壁的山坡上,聳立起“太行新聞烈士紀念碑”,正面鐫刻楊尚昆題寫的“太行新聞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背面刻寫著烈士英名。

(來源:2021年11月10日《黨史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