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在上海的初心激蕩與使命覺醒

作者:沈建中    發布時間:2021-12-01   
分享到 :

作為近代中國杰出的思想家,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從1915年到1932年,陳獨秀先后在上海組織並參與了一系列革命活動,如發動新文化運動、創建中國共產黨、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領導大革命運動等,為近代上海的思想解放和革命斗爭作出重大貢獻。

陳獨秀,這位與上海有著不解之緣的安徽人,在其致力思想解放、投身民主革命的斗爭歲月中,與這座東方大都市發生了長期的、深厚的、不可分割的聯系。

少識上海為家國

1879年10月9日,陳獨秀出生在長江邊上的安慶。少年時期的他,就耳聞處於長江口的上海。1897年,德國佔領了山東膠州灣,緊接著,俄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列強在華掀起了劃分勢力范圍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嚴重危機。陳獨秀“痛感時勢日非,不堪設想”,就在這一年的歲末,面對祖國所臨危局,18歲的陳獨秀撰寫了《揚子江籌防芻議》(已散失)、《揚子江形勢論略》兩篇軍事論文,向清王朝提出了加強長江沿線防務的方案。

從長江上游的四川直到下游的上海吳淞口,陳獨秀對江水的走向、緩急、深淺以及江面的寬狹、江中沙堵的分布、兩岸各處城鎮的戰略地位,一一作了全面詳盡的論述,並依據歷代戰爭的得失,提出了對加強長江防務的具體方案。他特別重視長江口——上海的江防設施,因為最早的帝國主義侵略是從海上來的。使人感嘆的是,年僅18歲的陳獨秀竟然對長江水文及地貌了解得如此細致入微,並進而提出了他對建設江防的方案。早年陳獨秀雖然未曾到過上海,但他對這裡的地理情況十分清楚,對這裡的軍事防務也頗有研究,對上海周邊的主要地點均有詳盡論述。

辦刊的“斗士”

為了尋求革命真理,陳獨秀離開家鄉來到上海,經此出境,五度東渡到日本進行學習和考察,接觸了西方的先進文化。

1903年夏,陳獨秀在上海協助章士釗編輯著名的《國民日日報》,負責全部文字和校對。1904年初,陳獨秀離開上海返回家鄉安慶再轉蕪湖,開始創辦《安徽俗話報》。該報的社址雖在蕪湖,但每期稿件均由陳獨秀在蕪湖編好后寄往上海,由與他熟識的東大陸書局印刷,印好后寄回蕪湖發行。在編《安徽俗話報》期間,他還到上海參與了資產階級革命黨人蔡元培、黃興等人研制炸彈、組織暗殺和武裝起義等活動,失敗后再返蕪湖繼續辦報。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革命開始了。他高舉科學與民主的大旗,向封建主義思想文化展開猛攻。他認為《新青年》“隻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結果還不到一半時間,就取得了很大成功。作為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他領導並參與了五四運動,親自上街散發《北京市民宣言》傳單,被北洋軍閥拘捕關押了98天。出獄后,陳獨秀的思想更為傾向社會主義,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建黨的先驅

1920年2月,陳獨秀回到上海,同身邊擁有共同進步思想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一起,開始籌備創建中國共產黨。他在中共一大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並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二大、四大,分別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央總書記兼中央組織部主任。這兩次大會先后制定通過了黨的最高綱領、最低綱領和第一個黨章,提出了中國革命中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陳獨秀在其中都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中共一大之后,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推翻了北洋軍閥在上海的統治,建立了民選的上海市民政府。

但是,起義成功后的局勢更為復雜,蔣介石很快來到上海,從南昌到南京一路殺害共產黨人。陳獨秀曾提出要和蔣介石決斗,共產國際卻命令他千方百計避免與國民黨和北伐軍發生沖突。迫於實力不足,為緩和同國民黨的矛盾,他與汪精衛聯名發表了《汪陳宣言》,《汪陳宣言》發表后,陳獨秀即離滬赴漢。接著蔣介石就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32年10月15日,他在上海被國民黨逮捕(此前在上海他曾被捕過兩次)。19日夜,在全副武裝的軍警押解下,陳獨秀被送往南京,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上海——這個令他感慨萬千的繁華大都市。

(文章摘編自《陳獨秀在上海》,來源:2021年11月24日《黨史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