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歷史智慧 弘揚歷史主動精神

作者:張神根    發布時間:2021-12-29   
分享到 :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等系列活動,在人民群眾中激發起澎湃熱情和強大正能量,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貫通歷史、現實、未來,充滿著對黨的歷史的無比珍視、對黨的事業的無比自信,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深刻認識黨的百年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我們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提供了科學指南。

一、搶抓機遇 加快發展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在100年不懈奮斗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於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推動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發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的,我們黨的誕生就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結果。十月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的興起,就是當時的世界大勢。我們黨從這個世界大勢中產生,走在了時代前列。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救亡強烈願望的大勢出發,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最終團結帶領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也是順應時代大潮的產物。那時,社會主義發展壯大,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涌,出現“東風壓倒西風”的氣象,新中國就是沐浴著這個東風誕生並站住了腳的。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也是基於我們黨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當時,世界經濟科技快速發展,我國發展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鄧小平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我們黨對世界大勢作出了科學判斷,下決心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的轉移,一往無前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大幕。

此外,在百年奮斗中,我們黨還成功抓住了其他一些影響很大的重要機遇。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002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大作出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並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安排。經過20年奮斗,到2021年,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綜合國力極大提升,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如期實現,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光明前景。

在新的征程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現在是危和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挑戰更具有復雜性、全局性,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了,機遇也就前所未有。

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風險意識,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於開頂風船,善於化危為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二、勇於斗爭 敢於勝利

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面臨黨內和黨外的、國內和國際的、傳統和非傳統的、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多種復雜嚴峻的風險挑戰。黨領導人民迎接挑戰、從容應對,勇於斗爭、敢於勝利,在應對挑戰、化解風險中推動事業發展,取得並鞏固了執政地位,保証了國家安全,保持了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中國共產黨時刻牢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科學分析形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抗戰結束后,中華民族面臨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願,發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進行重慶談判。國民黨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后,我們黨准確把握民心所向和大勢所趨,及時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領導人民軍隊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同窮凶極惡的敵人進行殊死斗爭,進行偉大的戰略決戰、渡江戰役,解放全中國,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歷史功勛。

新中國成立后剛幾個月,正當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而斗爭的時候,1950年6月25日,中國的近鄰朝鮮爆發內戰。美國悍然進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同時派遣海軍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並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直接威脅我國安全,威脅遠東與世界和平。針對美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這場戰爭,中共中央、毛澤東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應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歷史使命。經過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的圖謀,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犯中國的嘗試,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格局加速演變。1989年我國政治風波過后,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掀起反華浪潮。美國政府和國會發表聲明,對中國政府進行污蔑和攻擊,並宣布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西方七國首腦和歐洲共同體會議也宣布對中國採取中止高層政治接觸、延緩世界銀行貸款等“制裁”措施。從1989年下半年起,接連發生東歐劇變、海灣戰爭、蘇聯解體等重大事件。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鄧小平反復強調要保持穩定和堅持改革開放,並提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對、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等一系列指導方針。根據鄧小平提出的方針,黨中央作出重要判斷,明確提出,要繼續執行改革開放以來的基本外交政策,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上一切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中國有效應對了1989年政治風波后的種種外部挑戰,中國外交朝著更加堅定的方向發展,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經受住了考驗。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會出現各種可以預測和不可預測的風險和挑戰。我們要保持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對於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國家政權穩定,危害國家核心利益,危害中國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打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要堅決斗爭、堅決勝利。

三、糾正錯誤 開創新局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成就的同時,也經歷過許多失誤和挫折。但是,黨能夠正視自身問題,勇於修正錯誤,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領導人民開創新局。

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有缺點、有錯誤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敢於為人民利益堅持正確的、改掉錯誤的。

建黨之初和大革命時期,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發動工人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推進並幫助國民黨改組和國民革命軍建立,領導全國反帝反封建偉大斗爭,掀起大革命高潮。1927年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由於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思想發展為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並在黨的領導機關中佔據統治地位,黨和人民不能組織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強大敵人的突然襲擊下遭到慘重失敗。據1927年11月統計,黨員數量由大革命高潮時期的近6萬人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人,革命面臨嚴重危機。1927年7月12日,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指示,中共中央進行改組,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組成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陳獨秀從此離開中共中央最高領導崗位。

面對敵人的瘋狂屠殺,優秀的共產黨員寫下“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的錚錚誓言英勇就義﹔活著的共產黨員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體,義無反顧地繼續戰斗。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新道路,通過“三灣改編”、古田會議和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措施,革命形勢重現高潮,到1930年前后,各個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都有了很大發展。

革命形勢雖然很好,但黨內“左”傾錯誤卻在不斷發展。特別是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錯誤領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經過艱苦卓絕的長征,轉戰到陝北。“左”傾路線的錯誤給革命根據地和白區革命力量造成極大損失。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長征途中舉行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這以后黨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黨以后特別是黨的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段黨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一致,增強了全黨團結,為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創造了充分條件,有力促進了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進入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斗爭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錯誤發展得越來越嚴重,黨中央未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毛澤東對當時我國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作出完全錯誤的估計,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的錯誤,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釀成十年內亂,使黨、國家、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作出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決策。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前黨的歷史,總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對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評價,特別是正確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分清了是非,糾正了“左”右兩方面的錯誤觀點,統一了全黨思想,對推動全黨團結一致向前看、更好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

沒有一個政黨是不犯錯誤的,重要的是能否從錯誤中學習,取得教訓。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並不是因為從來不犯錯誤,而是因為能夠正確認識錯誤,從錯誤中學習,通過吸取教訓提高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進而糾正錯誤,使錯誤成為正確的先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永遠是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人民至上而恪守的態度。

回顧100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用近30年時間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基礎上用近40年時間進行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黨清醒地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為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堅定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外部環境變化帶來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以及一些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管黨治黨一度寬鬆軟帶來黨內消極腐敗現象蔓延、政治生態出現嚴重問題,黨群干群關系受到損害,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受到削弱,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使命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牢牢把握了黨、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的戰略主動。

下一步,到2035年,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在這個基礎上再奮斗1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多麼偉大、多麼不易!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一個民族能不能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能不能順應時代潮流,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個關口,容不得任何停留、遲疑、觀望,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鼓作氣、繼續奮斗。

要通過深入學習黨的百年歷史,了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和根本成就,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增強歷史自覺,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亂雲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

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