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作者:王藝霖    發布時間:2021-12-31   
分享到 :

【摘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植和升華於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充分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價值觀念上,賦予傳統朴素的自然觀以時代內涵,豐富和拓展了對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等關系的認識﹔二是在方法實踐上,吸收傳統生態治理智慧中的有益成分,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在表達方式上,對傳統的生態話語實現現代轉換,推動生態文明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關鍵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傳統生態文化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自身的雜糅性決定了必須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現代轉換才能為今所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對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典型范例。深入研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於進一步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提升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弘揚生態文化,凝聚崇尚生態文明的“最大公約數”,更好地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在價值觀念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賦予傳統朴素的自然觀以時代內涵,豐富和拓展了對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等關系的認識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自古以來,中國一代代思想家們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自然關系的真諦,留下了許多思想成果,積累了許多生態智慧,成為后世對待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經常靈活運用傳統文化中的哲學理念,並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把跨越時空、賦予新義的自然觀、發展觀融入生態文明建設之中,成為新時代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

1.1“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天人關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命題。自古以來,“天”就有多重含義,有自然意義上的天,如宇宙蒼穹﹔也有道德意義上的天,如天道﹔還有命運之意的天,如天意、天命等。在傳統的天人關系中,雖然也有天人相分的主張,但天人合一仍然是主流,一般都反對把天和人割裂、對立起來。《易經》中說,“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董仲舒說:“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宋代張載第一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題。他在《正蒙·乾稱篇》中寫道,“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他將天人關系與《中庸》中的誠明觀念結合起來,是人倫道德意義和自然生態意義的融合。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加注重從個人的德行修養、道德修為上來看待人與自然的問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追尋到了一種人必須具有的精神境界,對於當代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觀,他多次在國內外不同場合闡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理念。比如,2015年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引用《荀子》中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說明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指出,“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2018年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引用《易經》中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李白的“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等,講述傳統文化中的自然觀﹔2019年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強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等等。這些觀念都強調要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系起來,其中蘊藏著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重要啟示。

在充分認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還學習和吸收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提出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馬克思認為,“人靠自然界生活”,但“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麼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基於此,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從生命共同體的角度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作了精辟論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一方面,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內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另一方面,由於人類歸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時,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否則自然遭到系統性破壞,人類生存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賦予傳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以時代價值,是運用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創新性發展。

1.2古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思想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生態文明的真諦”。“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出自唐代陸贄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陸贄對唐德宗提出了均節賦稅的六條建議,其中第二條中說“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意思是靠自然的力量生長之物是有定數的,人的力量創造之物也是有限度的,要有所節制。陸贄用這段話來勸諫唐德宗要懂得量入為出,讓土地和人民都能夠得以休養生息,這才是國富民強的長久之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講述了中國古人關於對自然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思想。比如,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引用了“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2014年6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白居易的“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反映了人類追求發展的需求和地球資源有限供給這一對永恆的矛盾,強調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樹立節能就是增加資源、減少污染、造福人類的理念,努力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2016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闡述綠色發展理念時,他引用孔子說的“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荀子說的“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呂氏春秋》中的“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表達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20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引用《孟子》中的“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齊民要術》中的“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等等。這些觀念都強調要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表達了我們的先人對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認識,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一度以無節制地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不斷觸及自然生態的邊界和底線,導致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針對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古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4年3月,他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強調,“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的目的就是要改變傳統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使資源、生產、消費等要素相匹配相適應,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2020年10月,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針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2021年4月,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勢下加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管子·立政》中的“草木植成,國之富也”,進一步表達了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經濟社會價值的觀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辯証統一的關系,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從古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思想到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這是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方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綠色轉型的重大理論創新,比農耕文明時代的生態文化更具時代意義。

1.3傳統民本思想與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出自《禮記·大學》,意思是老百姓所喜歡的就大力提倡、發揚,老百姓所厭惡的就予以抵制、杜絕,這是我國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不再把生態文明建設僅僅看成是經濟問題,而更看成是重大的社會和政治問題。早在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於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中就明確指出:“人民群眾不是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不滿,而是對生態環境不好有更多不滿。我們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麼?從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問題往往最容易引起老百姓不滿,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尤其是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期望值更高,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藍天白雲重新展現,綠色版圖不斷擴展,城鄉環境更加宜居,人民群眾對於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2在方法實踐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吸收傳統生態治理智慧中的有益成分,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包含著朴素的生態文明思想,而且在實踐中也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和方法,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2.1中醫整體觀與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隻管種樹、治水的隻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這段話形象地闡述了生態系統各種自然要素之間相互依存、唇亡齒寒、共生共榮的整體性特征。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七次會議提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論斷。這就更加明確了將生態系統各要素作為一個整體來實施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要求。2021年4月,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要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從而達到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態系統保護的范疇不斷拓展,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這一理念所體現的系統思維和整體觀念,與傳統文化中的中醫整體觀是一脈相承的。

中醫學十分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所以,在臨床診療中,中醫注重整體施治,找到疾病的根源,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如中醫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等治療方法。其實這種整體觀不僅存在於中醫學之中,而且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正是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理念。他認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如果砍光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最終必然對生態環境造成系統性、長期性破壞。所以生態治理不能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追求科學治理精神,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態系統,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用中醫整體觀的方法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治理之策。2018年4月,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好‘長江病’,要科學運用中醫整體觀,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准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的舉措:一是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開展長江生態環境大普查,對長江做一次大體檢。二是針對查找到的各類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提出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的整體預案和行動方案,然后分類施策、重點突破,通過祛風驅寒、舒筋活血和調理臟腑、通絡經脈,力求藥到病除。三是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明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空間管控單元,建立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做到“治未病”。這些都是中醫整體觀在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中的具體運用,充分體現了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的方法論。

2.2古代虞衡制度與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20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述我國古代生態智慧時,還專門提到了“虞衡制度”。所謂“虞衡”,就是我國古代專門設立的掌管山林川澤的機構,其職責主要是保護山林川澤等自然資源,制定政策法令。《周禮》記載,設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漢時期,虞衡制度分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疇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同時,我國不少朝代都有保護自然的律令並對違令者進行重懲。比如,周文王頒布的《伐崇令》規定:“毋壞室,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秦朝的《田律》可以說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環境保護法律文獻,它有一部分專門講述資源與環境保護,包括古代生物資源保護的所有方面。我國古代統治階級把關於自然生態的觀念上升為國家管理制度,約束人們的行為,規范社會生產活動,雖然有些具體措施已經不適用於今天的時代了,但這種用制度和法律來治理生態環境的觀念和智慧仍然值得今人借鑒。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為此,他吸收古代虞衡制度以及其他保護自然律令的智慧,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等重要觀點。習近平總書記還先后就甘肅祁連山生態破壞、陝西秦嶺北麓違建別墅、青海木裡礦區非法開採等典型案例作出指示批示,有關地方和部門嚴肅查處了一批失職瀆職人員。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從總體目標、基本理念、主要原則、重點任務、制度保障等方面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全面系統部署,構建起了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制度出台實施,省(區、市)以下生態環境保護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排污許可、河(湖)長制、林長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環境治理制度全面推進,制定和實施綠色金融改革、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環境保護稅開征、生態保護補償等環境經濟政策。可以說,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已初步建立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賠償、后果嚴懲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在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2.3“天下一家”理念與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指出,“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在這次會上,他還強調要“建設一個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天下一家”,出自《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這是中華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

宇宙隻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人與自然深層次矛盾日益顯現。近年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場合明確提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張,反復強調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正式宣布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基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充分展現了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3在表達方式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傳統的生態話語實現現代轉換,推動生態文明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意蘊深遠,其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也獨樹一幟,表現出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綠色化、詩意化與大眾化相貫通的特征,傳遞出深厚的中華美學精神。

3.1活用巧用古詩文經典,闡釋生態環境治理理念,展現熱愛自然的人文情懷

善於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是習近平總書記獨特的語言風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生態文明理念時經常引用、化用、活用古詩文經典,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保留與時代相契合的內容,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比如在講到城市規劃建設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借鑒古人的智慧,強調城市建設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引用《管子》中的“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准繩”。其大意是,要充分依托現有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城池不必方正規整,道路不必整齊筆直,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在這次會上,他還借用古人描寫的自然風光,如“湖闊數千裡,湖光搖碧山”“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回看深浦停舟處,蘆荻花中一點燈”“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表達了對很多城市未來能否看得見這些美景的擔憂,認為城市可以在周邊保留一些庄稼地,稻田、麥浪、青紗帳、濕地都可以成為城市風景。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又引用《管子》中的“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城市生命體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隨意侵佔和破壞。

比如在談到鄉村建設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那些描寫鄉情美景的古詩詞,借以表達搞新農村建設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注意鄉土味道的觀點。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去海南考察時,對海南的生態環境不吝贊美之辭,對海南的同志說,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他還引用了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描繪海南風景的詩句,如“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等等。后來到湖南去時,他也對湖南的同志說,湖南自然風光秀麗,並引用了毛澤東同志在《答友人》中寫的“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的詩句,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的“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還講到了沈從文在《邊城》《蕭蕭》等作品中描寫的湘西風光。古詩詞、小說等文學作品中對自然風光的描寫,往往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產生情感共鳴,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這是傳統文化的美學魅力所在,也是中華民族熱愛自然的情懷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古詩文經典並不是完全照搬照用,而是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一定的轉化、創新。比如,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指出,“這些年,北京霧霾嚴重,可以說是‘高天滾滾粉塵急’,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高天滾滾粉塵急”這句話化用了毛澤東的詩詞《七律·冬雲》中的“高天滾滾寒流急”。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指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當時的塵霧大概不是現在的霧霾,但這種描寫與現在的霧霾嚴重時很相像啊!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立軍令狀,立行立改,不能把霧霾當成茶余飯后的一個談資,一笑了之、一談了之!”2013年以來,我國各地霧霾天氣多發頻發,社會反映十分強烈。習近平總書記借用這幾句不同的詩詞形象地描繪了霧霾嚴重時的景象,進而指出了治理霧霾、扭轉環境質量惡化趨勢的緊迫性。這種對古詩文經典的轉化和創新,不僅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了起來,而且還對現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3.2用現代白話文,講述生態文明的歷史故事,為現代生態治理提供歷史借鑒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生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精神標識,揭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道理,而且還善於用現代白話文講述傳統生態文化的歷史故事,借古喻今,以達到以史鑒今、以史資政的目的。

比如,在講到為什麼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從歷史講起,講述我國古代一些地區的慘痛教訓。他講到,古代一度輝煌的樓蘭文明已被埋藏在萬頃流沙之下,那裡當年曾經是一塊水草豐美之地。河西走廊、黃土高原都曾經水豐草茂,由於毀林開荒、亂砍濫伐,致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加劇了經濟衰落。唐代中葉以來,我國經濟中心逐步向東、向南轉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變遷有關。他用這一歷史事例充分說明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提出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這一重要觀點。

再如,在講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時,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從黃河文明開始講起。他引用“黃河寧,天下平”的俗語,指出:“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自古以來,從大禹治水到潘季馴‘束水攻沙’,從漢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務、漕運’刻在宮廷的柱子上,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斗爭。”通過深刻總結中華民族治黃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又如,在講到城市發展不僅要追求經濟目標,還要追求生態目標、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時,習近平總書記以杭州為例,講述了我國一些人與自然和諧、風景如畫的美麗城市就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逐步建成的。他指出:“唐代白居易立《錢塘湖石記》,確立了保護西湖的准則。五代錢镠繼續延續保護西湖的思路。宋代蘇東坡上書疏浚西湖,提出西湖的五重價值。正是因為有了白居易、錢镠、蘇東坡等對西湖的持續保護和風景營造,才有了現在的‘人間天堂’。”將史實與故事相結合,將道理貫通於故事之中,通過引人入勝的方式啟人入“道”,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3.3基於傳統生態文化理念,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話語表達,創造性提煉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標識性生態概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吸收和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言精髓的基礎上,善於運用比喻、排比、對仗等修辭手法,注重將傳統文化中的生態理念轉化為更具時代氣息、更接地氣、更能為人民群眾所接受的通俗話語,創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大眾化、時代化、綠色化的標識性生態概念。

在頂層設計層面,將“美麗”二字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將“綠色”作為新發展理念中的一大理念,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還分別用“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闡釋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目標任務,等等。這些理念雖然都是政治話語,但是易懂易記易用,形象地表達了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讓人入腦入心。

在具體理念和實踐操作層面,習近平總書記也注重用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聽得明白的話語,將抽象事物具體化,將具體事物形象化,將深邃的理論通俗化。比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就是新時代生態理念的詩意表達。用“綠水青山”指代生態環境保護,用“金山銀山”指代經濟發展,形象地闡釋了兩者辯証統一的關系,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態理念。此外,還提出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多謀打基礎、利長遠的善事,多干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多做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好事,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等鮮明觀點。這些話語都充滿魅力、引人入勝,生動形象地勾勒出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追求,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綜上所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植和升華於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充分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新時代生態文明理念充滿了中華文化韻味,也使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在新時代得以傳承和升華。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