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信念與誓言的歷史物証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研究館員林道喜、館員賀靜創作的《初心與誓言,賀頁朵其人其事》一書,由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是向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讀物。賀頁朵以及他保存的入黨誓詞,許多人多年前就有所了解,而作者將此寫成一本書,則成為研究中共早期入黨誓詞,激勵廣大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合格黨員的歷史物証。
在全國各地許多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展陳中,以顯目位置陳列著一份布質的極為簡朴,而且有六分之一篇幅為別字的入黨誓詞。這是我黨最早的可以見諸實物的入黨誓詞。這件極為珍貴、受到老一輩革命家謝覺哉高度贊揚的文物,其書寫與保存者,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范圍內永新縣才豐鄉北田村農民賀頁朵。1886年出生的賀頁朵,在1926年工農運動中是斗爭積極分子﹔井岡山武裝割據時期,他更是不遺余力地投身其中,隨著紅軍三次攻打永新縣城、參加永新北鄉片的困敵行動,還受朱德軍長之托,與一名赤衛隊員抬運急需搶救的紅軍范連長,使其脫離生命危險。1931年1月,45歲的賀頁朵在紅軍偵察員賀龍雪的介紹下,經永新東南特區區委批准,於家鄉的榨油坊舉行入黨儀式。宣誓之前,賀頁朵懷著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向往和衷心熱愛,在一塊紅布上一筆一劃抄寫入黨誓詞。誓詞僅有24個字,但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寫了6個別字。然后,又寫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正是這些別字和毫不畏懼直寫姓名地址的果敢之舉,彰顯出他沒有摻合一絲半點雜質的忠耿以及對黨的朴素階級感情和堅定革命信念。在紅軍長征離開湘贛邊界,國民黨白色恐怖籠罩城鄉的漫長而艱難的歲月裡,賀頁朵冒著生命危險,將這塊寫著誓詞的紅布用油紙包好,藏在自己榨油坊的屋檐下,並壓上磚塊。此后,賀頁朵一直把誓詞紅布當成貴重如命,時刻惦記在心的摯愛珍物。直到1950年,他從昔日友人王美蘭(王恩茂中將之父)那兒得知,中央南方革命根據地慰問團到了永新,而分團團長是湘贛蘇區時期他所熟悉的譚余保主席(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賀頁朵頓時萌生了將誓詞紅布交給國家的想法。時年64歲的賀頁朵從榨油坊瓦檐下取出珍藏了20年的“寶物”,與王美蘭一道來到永新縣城,見到譚余保。他懷著激動心情極為鄭重地把誓詞紅布交到譚主席手上,然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初心與誓言》一書,正是以契合時代、立意准確、亮點紛呈的特征,讓廣大讀者從這本讀物中走近賀頁朵,真切地感受一個質朴厚實而又無比忠誠的共產黨人及其政治信念與忠實踐行誓言的內心世界。
首先,讀者可從作品中讀到:賀頁朵這個世代貧困的農民,受到什麼樣的環境影響,得到什麼人的思想引導教育,才對中國共產黨產生愈來愈強烈的敬仰與熱愛,從而站到了布爾什維克的旗幟下。毫無疑問,那是思想的信念。興起於1926年的永新工農運動,尤其是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武裝割據,還有以永新為中心的湘贛蘇區火熱斗爭,使賀頁朵和許許多多農民一樣,從大量事實中看到:民族命運如此悲慘,一方面是受到帝國列強的欺凌和瓜分,另一方面是帝國主義支持軍閥混戰,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及附庸的大資產階級、豪紳階級對民眾的壓迫剝削,致使民不聊生,平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要改變這一切,隻有依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已是40歲出頭的賀頁朵,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種希望引燃了他的革命熱情,凝聚為一種義無反顧投身革命斗爭的信念力量,也促使他義無反顧地向共產黨靠近。因而,這位鄉農民協會副主席把自己的榨油坊作為紅軍聯絡點,成為溝通北田片與縣城的情報交通站,同時負責為紅色政權籌集各種生活物資,轉送給紅軍。
融進讀者的閱讀,引起讀者思想震撼的是這位農民黨員對黨的朴素階級感情與從一而終的堅定黨性。可以這麼理解:在農民賀頁朵看來,加入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信仰上的追求,還有對誓言的踐行。所謂誓言,那是發過誓的,猶如鄉下的賭過咒,一定要兌現踐行的。賀頁朵在榨油坊舉著右手,念出庄嚴誓言。從這一刻起,這6句誓言就成了賀頁朵時刻謹記在心的行動准則,一種鞭策自我的力量。不管接受到的任務多麼艱巨,不管周圍的環境多麼險惡,甚至有喪命之虞,賀頁朵都是以堅定的階級立場和豁出命來的精神,勇往直前,傾盡一切努力去做。他以實際行動,以滿腔熱血踐行和守護著早已烙印般嵌在心中的紅布誓言。
整體觀照與細節展示相結合,從而實現創作新意,唱響緊貼時代主題,是該書一大特點。全書的結構圍繞主題——信念初心、踐行誓言的基礎上,鋪開層面,枝葉分明娓娓敘來。從賀頁朵的家族、家庭、爺孫三代,各自春秋都有展現,這是真實的寫作。源於歷史,源於主人公的生活,始終沒有背離主題,對黨的堅定信念。作品中生動的情節與文字鋪墊,緊緊圍繞24字的入黨誓詞。讀過作品的人都會產生如同作者題記那樣的感觸:“誰曾料想,一份出自山村農民之手入黨誓言,能走進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殿堂,誰曾料想,一張顏色發黃、錯別字不少的入黨誓詞,能成為領導中國人民矢志奮斗的9500多萬黨員的使命擔當。”這樣的感觸在讀者思維中漫漶開來,能夠使之形成固化為不變的理念: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95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盡管這個龐大整體中的每一個黨員,都有不同的入黨背景和個人際遇,都宣誦過不同歷史年代的入黨誓詞,但始終不變有兩點,一是對黨的堅定信念﹔二是對黨的忠誠守信。隻要瞻仰到這份凝聚著血與火的誓詞紅布,就會想到中國革命艱難而輝煌的歷史,想到百年來那麼多為黨獻身捐軀,奉獻終身的黨員、革命先烈,由此而生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感悟,生成太多太多忠誠於黨,永遠緊跟黨,為振興中華而奮力作為的濃深情感。
在這本黨史文學作品中,有許多細微而具體,令人感慨唏噓的情節。讓讀者難忘的一點是,賀頁朵加入中國共產黨之時,正是國民黨軍隊對湘贛蘇區發起第二次“圍剿”,白色恐怖遍及城鄉時期,把自己的名字、住址寫在入黨誓詞上,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一旦暴露,就會被反動地主武裝或敵軍抓住,不僅會被殺頭,還會累及全家人性命。可賀頁朵毫不畏懼,勇敢果斷地這樣做了!這充分印証了這位新黨員對黨無限忠誠,完全置生死於腦后的凜然勇氣!
作者林道喜是文博專家,也是文壇上嶄露頭角的作家﹔賀靜是以史學、解說見長的文博館員,近年來正向資料研究邁進。兩人對於紅色歷史關注、厚植黨史情懷,沒有停留在傳統寫作方式上,而是投向挖掘史料、創新題意上面。在不倦盤點資料的基礎上,以一種緊貼時代的責任,挖掘紅色資源,使之發揮鑒今育人的作用,體現紅色資源的時代功能。此書的出版,為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增添又一新品,也為革命傳統教育、黨性教育的紅色培訓教學,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案例與讀物。
(李歸寧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編研陳列室主任,劉曉農 井岡山市黨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