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本方法

原標題:吳德剛: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本方法
作者:吳德剛    發布時間:2022-01-14    來源:黨的文獻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歷史自覺和歷史遠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總結經驗中把握歷史規律,進而在把握歷史規律中掌握歷史主動,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証。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歷史經驗中不斷發展壯大、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一、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始終重視對歷史經驗的總結,特別是對黨的各個重大歷史關頭歷史經驗的不斷總結,深化了對歷史規律的認識,保証了黨的事業不斷前進。

毛澤東指出:“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馬克思主義者是善於學習歷史的”。他領導起草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並多次強調,“隻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鄧小平也十分重視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他領導起草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並反復強調,“總結過去是為了引導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更加重視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他反復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並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在習近平直接領導和親自主持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歷史証明,隻有高度重視並且善於總結經驗,才能更好把握歷史規律,從而更好把黨的事業順利推向前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不斷總結黨的斗爭經驗,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遵義會議在最危急關頭,深刻總結歷史教訓,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在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注意總結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獨創性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更加艱巨,挑戰更加嚴峻,黨中央既總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又總結過去犯錯誤的教訓,特別是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進行了深刻反思,全面科學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后黨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豐富和發展了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不斷深入,特別是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圍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深刻總結了建黨 100年來的歷史經驗,鮮明提出“九個必須”的根本要求,即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九個必須”既是對黨的百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工作要求。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會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決議》系統回顧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取得的重大成就﹔並以“十個堅持”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寶貴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於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十條歷史經驗,是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並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既是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接續奮斗的力量源泉。

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深刻道理,把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提高到新境界,為我們深刻認識歷史規律、把握歷史主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本方法

習近平指出:“黨的經驗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而是我們黨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成敗和得失,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長期以來,我們黨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有效的基本方法。

(一)重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總結黨的歷史經驗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100年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對歷史經驗、歷史規律的總結,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的開頭就說:“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在黨的艱辛探索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飛躍,不斷產生新的理論成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經過不懈探索,在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功地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並在新中國成立后,結合新的實際,提出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總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歷史証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不斷放射出燦爛的真理光芒。

(二)重視在成功和失敗中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

歷史中的經驗和教訓都是寶貴財富。鄧小平曾經指出:“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習近平強調:“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並不是一條平坦筆直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曾經犯過右傾和“左”傾錯誤,給革命事業造成重大損失。只是在經過多次勝利與失敗的反復比較之后,黨才能夠准確認識和把握中國革命的規律,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后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隻用 7年時間就基本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然而,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黨面臨著如何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如何使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健全、成熟起來等更加艱巨的任務。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理,任何一國的歷史都不可能是另一國歷史的重復。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積累了自己的經驗,並且對於照抄照搬蘇聯經驗也有過痛苦的教訓。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清醒地意識到,必須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不幸的是,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黨一些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沒有完全堅持下去,先后出現“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錯誤,使社會主義事業遭受重大挫折。究其原因,既有未能著眼於社會主義建設正確認識中國實際即中國國情的問題,也有未能正確掌握和對待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原理的問題,但根本上在於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實際。幸運的是,我們黨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善於糾正自己的錯誤,重新恢復和堅持貫徹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最終在挫折中奮起,繼續勝利前進。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汲取新中國成立后前 29年的成功經驗,也取鑒於前29年的歷史教訓,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 40多年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期間固然也有些曲折,但是黨總能夠及時地總結經驗、糾正偏向、解決問題,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歷史証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這並不是因為我們黨從來不犯錯誤,而是因為我們黨敢於正視錯誤,深入剖析產生錯誤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正確總結教訓,並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人民的支持糾正錯誤。

(三)重視在應對風險挑戰中總結歷史經驗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從特定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就是一部在應對矛盾和困難的考驗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摸索客觀規律、逐步發展壯大的歷史。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就與進步偉大輝煌,其所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世所罕見。這裡可以舉幾個例子。比如,大革命的失敗,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面對被敵人瓦解和消滅的危險,中國共產黨沒有退縮,而是在絕境中奮起,開始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艱辛歷程。在總結大革命失敗教訓的基礎上,毛澤東提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主張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突破共產國際“城市中心論”的束縛,逐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重要思想,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為爭取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再如,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對國內政治風波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考驗,黨中央認真總結和全面審視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以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為鑒戒,科學研判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繼續堅決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有針對性地一手抓治理整頓、深化改革,一手抓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成功應對了考驗,化解了風險,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還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領導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我們高度重視總結經驗,既總結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又及時查找不足、彌補漏洞,為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奠定基礎、提供保障。這場偉大的抗疫斗爭不僅豐富和發展了我國新型傳染性疾病防治的經驗,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更証明了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顯著優勢。

(四)重視在開拓創新實踐中總結歷史經驗

在百年奮斗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披荊斬棘、上下求索、奮力開拓、銳意進取,勇於並善於開拓創新,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並在開拓創新實踐中總結歷史經驗用於指導新的實踐。這方面的例子有許多。比如,大革命失敗后,黨從慘痛教訓和殘酷現實中深刻認識到,必須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領導舉行多次武裝起義,但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事實証明,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不可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通過首先佔領中心城市來取得全國革命的勝利。毛澤東領導軍民在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進攻大城市轉為向農村發展,找到了一條新的、有別於俄國革命經驗的、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又如,新中國成立后,黨在領導社會主義改造中,經過實踐探索,創造了一系列適合中國特點的由初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使個體農民、手工業者和私營工商業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改變舊的生產方式,特別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採取了“和平贖買”的辦法,是黨的一個獨創性經驗。再如,改革開放后,黨經過艱辛探索,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有一般市場經濟的共性,又顯示出我國的顯著特征,既有效發揮市場經濟長處,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防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這是黨的一個偉大創舉。還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深刻總結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結合新的工作實際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堅持開拓創新,領導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動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構建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這成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有力舉措,等等。

(五)重視在把握歷史大勢中總結歷史經驗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善於在把握歷史大勢中總結歷史經驗,也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的一個重要方法。100年來,我們黨始終從大勢著眼、從大局出發總結歷史經驗,抓本質、把方向、看主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

20世紀初,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反復比較各種救國救民方案,總結十月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興起的寶貴經驗,順應中國歷史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興起的歷史大勢,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使我們黨一經誕生就走在了時代前列。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不斷總結革命斗爭經驗,用好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在社會主義發展壯大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時代背景下,經過浴血奮戰,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世界歷史發展趨勢出發,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既不斷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尤其是蘇聯的經驗教訓,又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們黨深刻分析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正確估量國際環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吸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經驗教訓,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搶抓機遇,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作出直接回應,一往無前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大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順應改革發展穩定的國內大勢,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勢,不斷總結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並將其上升為理論成果,用以指導新的實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充分體現了在把握歷史大勢中總結歷史經驗、掌握歷史主動的理論清醒和政治自覺。

(六)重視在發揚民主中總結歷史經驗

堅持民主集中制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過程中始終堅持的一項原則。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相統一的制度,是黨的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我們黨在長期實踐和各項工作中都十分注意運用和發展民主集中制原則。具體到總結歷史經驗方面,我們黨踐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發展黨內民主、充分尊重廣大黨員的主體地位,確保黨員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中能夠充分行使黨內民主權利,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作出的三個歷史決議,都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的產物。《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在長達數年的延安整風中形成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先后征求了4000多人的意見﹔《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系統總結黨的百年歷史經驗,也是進一步發揚民主、廣泛吸納黨員意見的產物。為做好此次決議的起草工作,黨中央發出《關於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征求意見的通知》,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后又將決議征求意見稿下發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包括征求黨內部分老同志意見,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並對來自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能吸收的盡量吸收,集中了全黨智慧,體現了全黨意志。

(七)重視在集中學習中總結歷史經驗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還十分重視在黨的集中學習中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智慧和力量,這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黨中央從延安時期就高度重視黨的歷史學習和研究,並且開創了全黨較大規模學習黨的歷史的先河。具有歷史意義的延安整風以學習和總結黨的歷史開啟,為全黨開展黨史學習、進行黨的干部教育樹立了成功典范。毛澤東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中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1945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毛澤東領導起草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全面總結了建黨以來的歷史經驗,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是整風運動的重要成果,是黨中央號召全黨學習研究黨史的重要成果。實踐証明,延安時期開展的黨史學習,使全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在學習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中,實現了思想上的統一和工作上的團結一致,所有這些為黨的七大的召開,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多次倡導領導干部認真學習理論,以更好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 19601月,中央在上海召開工作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倡導全黨組織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小組,並對讀書的具體組織形式、時間進度、閱讀方法等都作出了具體部署。他自己帶頭閱讀,作了詳細的讀書筆記,留下了許多談話記錄。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同志也積極響應,帶動全黨掀起了學習熱潮。領導干部們在學習的同時,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從理論上進行認真反思和總結,加深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伴隨著撥亂反正的推進,全面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驗教訓迫切地擺在全黨面前。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學習黨的歷史和全面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此后全黨全國圍繞《決議》開展了系統學習,對統一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認識,同心同德為實現新的歷史任務而奮斗,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新時代,黨中央把黨史學習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把學習黨史貫穿於先后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集中學習中。2019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決定,2021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動員全黨全國人民滿懷信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証明,善於學習和總結黨的歷史是我們黨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和政治優勢。全黨每一次對黨的歷史的集中學習,都使得我們黨在政治上更加成熟,理論上更加豐富。習近平在第五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序言中指出:“黨的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都告訴我們,沒有全黨大學習,沒有干部大培訓,就沒有事業大發展”﹔“我們黨依靠學習創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毫無疑問,對於黨員干部來說,黨史的學習是所有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石。

三、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

100年來,我們黨依靠總結歷史經驗創造歷史,依靠在歷史發展中把握歷史規律走向未來。實踐充分証明,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有利於深刻把握過去我們所以能夠取得成功的“密碼”,有利於正確對待黨的歷史上的曲折和失誤,有利於深刻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有利於正確認識現實和改造現實,更好地為黨的政治路線和政治任務服務。

(一)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推動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形成與確立、堅持與發展。黨的思想路線,是分析和解決問題、認識和改造世界所應遵循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則,是黨制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基礎。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我們黨不斷總結經驗,深化思想認識,對黨的正確思想路線的形成與確立、堅持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在系統總結中國革命實踐中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把黨的思想路線概括為“實事求是”,並作了闡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去研究。此后,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標志著全黨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領導和支持開展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又制定《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后黨領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明確把黨的思想路線概括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一概括一直沿用至今。

(二)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促進了黨內的思想統一。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對建黨以后黨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使全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了一致,增強了全黨團結,有力促進了中國革命事業發展。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前黨的歷史,總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統一了全黨思想,對推動黨團結一致向前看、更好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必將在推動全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堅持探索和認識、遵循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共產黨執政規律方面,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就把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工程來推進,保持和發展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深了對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在新時代,我們黨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到新階段,加深了對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的認識。在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方面,我們黨不斷探索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奪取革命勝利、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等問題,通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系統闡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提出中國革命必將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會主義革命“兩步走”的戰略性構想,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提出一系列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獨創性理論成果﹔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根據新的時代條件,堅持通過改革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証、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刻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重大時代課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方面,我們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刻把握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重大論斷,一方面順應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一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一方面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既登高望遠,又立足當下,把最高綱領與基本綱領、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統一起來,開創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四)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推動了治黨治國治軍的具體實踐。總結經驗教訓的目的是更加准確地把握和運用規律以指導實踐、推進工作。100年來,黨在總結經驗中行穩致遠,有力推動了治黨治國治軍實踐。我們黨從成立時隻有 50多名黨員發展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從被動挨打、飽受欺凌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黨創立和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已經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聯合的強大軍隊,由過去“小米加步槍”武裝起來的軍隊發展成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強大軍隊。治黨治國治軍具體實踐取得的這些成就,與我們黨重視並善於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是分不開的。

總結過去,是為了開創未來﹔以史為鑒,方能開創未來。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發揚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注重以史鑒今的優良傳統,永遠牢記並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善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善於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不斷總結經驗,在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主動中開創未來。

(作者吳德剛,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來源:《黨的文獻》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