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法的由來

作者:張神根、張 倔    發布時間:2022-01-28   
分享到 :

1992年春,鄧小平發表著名的南方談話。他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的談話猶如一股強勁的東風,掀起了一輪新的思想解放高潮。

這時,黨的十四大報告的起草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在起草過程中,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在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上要不要有新論述、新突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究竟要確立什麼樣的目標模式。盡管有鄧小平的南方談話,但黨內外和“十四大報告”起草組內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不盡一致。

這個重大問題始終縈繞在江澤民的腦海裡,為了更廣泛地了解各方面的看法,他指示國家體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組織研討。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992年4月,起草組拿出了“十四大報告”第一稿。4月30日,江澤民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討論報告第一稿。江澤民在討論中明確表示:“十四大”在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上要前進一步,要講清楚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1992年4月底的一個晚上,時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徐匡迪應邀來到中南海。他回憶說:“去之前,江澤民同志對我講了,要我好好准備一下關於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材料。到了以后,他開門見山,讓我說說現在我們中國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並存怎麼樣,能不能持久,到底應該怎麼個提法好。后來,他突然提了一個問題,說我們可不可以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當時確實有點不敢回答,因為這個問題太大,沒有人這麼說過。”

1992年5月28日,江澤民又一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會議正式決定,在“十四大報告”中要對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作出新的論述,同時決定先在中央黨校召開干部會議。

6月9日,江澤民來到中央黨校,在省部級干部進修班上作了《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的重要談話精神,把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搞得更快更好》的講話,闡述了他對計劃與市場問題的思考。在這個講話中,對建立新經濟體制討論中提出的“建立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意見,江澤民明確表示:“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傾向於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提法。”

緊接著,江澤民拜訪了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老同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提法也得到了他們的贊同。鄧小平說,贊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提法。如果大家都贊成,“十四大”就以這個為主題。隨后,中央先后征求30個省區市和中央及國務院各部門意見,大家一致同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提法,這標志著黨內思想趨於統一。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正式作出決議:“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此后,中國加快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到2000年,中國成功實現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如果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那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則確立了改革開放至關重要的核心內容,奏響了改革大業激蕩人心的恢宏樂章。它不僅奠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路徑和走向,更造就了中國大地上波瀾壯闊的時代巨變。

(來源:2022年1月19日《黨史信息報》第8版,文章摘編自《百年黨史: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