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研究

作者: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機關黨委課題組    發布時間:2022-01-29   
分享到 :

高度重視歷史特別是自身歷史的學習,善於從歷史經驗中汲取不斷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在特殊時期和關鍵節點,多次組織大規模的黨史學習教育,對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顧我們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歷史進程,總結主要做法和寶貴經驗,對於新時代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一、百年黨史學習教育的歷程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既是一部黨的不懈奮斗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也是一部黨史學習教育探索史。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學習教育初步展開

建黨之初,我們黨就意識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1921年黨的一大即決定開展“工人運動史”研究。1924年、1925年成立的黨校已涉及黨史的課程。1926年上海區委初級黨校開設“中國共產黨略史”等課程。1925年至1930年,蔡和森、瞿秋白、李立三都通過發表和撰寫黨史報告、文章等方式對黨史進行梳理。1929年,瞿秋白在莫斯科成立“中國黨史研究室”。1933年成立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在主體課程中開設了“黨的建設”“蘇維埃運動”“中共黨史”三門課。此時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方式以個人撰稿、黨內自發零星分散組織為主,黨史學習資料的權威性有待提高,影響范圍也主要集中在黨的高級干部等少數人。

1941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風運動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的重要領導人多次強調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在全黨形成共識。1940年至1942年,毛澤東同志先后主持編輯了歷史文獻《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兩條路線》,還發表了《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原則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極大統一了全黨思想,為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時期黨史學習教育以延安整風運動為依托,是黨內第一次集中性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方式為自上而下有組織的集中學習,開始出現了權威性黨史學習教材,逐步形成以黨校、革命大學進行授課的黨史教育體系,影響范圍逐步覆蓋全黨。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史學習教育在曲折中探索

在這一時期,我們黨先后開展了7次規模較大的整黨整風運動,黨史學習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比較有代表性的是1951年的整黨運動,這期間《人民日報》發表了《紀念黨的三十周年應當學習黨的歷史》的文章,朱德、鄧小平等黨的高級干部在“七一”期間撰寫紀念文章,在毛澤東、劉少奇指導下,胡喬木撰寫了權威性、系統性的黨史著作《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為推動黨內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權威教材。

隨著《毛澤東選集》的陸續出版,全社會形成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一批以黨史故事為題材的優秀文藝作品開始在群眾中傳播,黨員干部群眾黨史學習意識和黨史知識水平得到提高,黨史學習教育開始擴展至全社會。然而“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黨史學習教育出現了偏離史實的情況,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這種影響到“文革”結束后才得到糾正。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史學習教育有序展開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一時期的黨史學習教育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繼往開來繼續奮進社會主義建設為主要內容。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若干黨史重大問題作結定調。1983年至1987年的整黨運動,促進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發展。1993年至1994年《鄧小平文選》出版,2000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2003年科學發展觀提出,都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引。1991年《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出版,此后中央黨史研究室分別於1991年和2011年出版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二卷),使黨史學習教育權威性教材進一步豐富。2010年,中央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並召開全國黨史工作會議,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名義發布的黨史工作文件和召開的全國性黨史工作會議。

此外,隨著一大批黨史學習教育權威著作的出版,中共黨史作為獨立學科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得到發展。黨史學習教育在發揮傳統印刷品優勢的同時,開始廣泛利用電視、廣播、錄音、錄像等手段進行宣教。

(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習歷史特別是黨的歷史,以身作則, 率先垂范,為全黨樹立起黨史學習的高標杆。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先后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系統回顧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黨在這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這些重要論述為學習黨史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向深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在黨內開展了5次集中主題教育,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在前4次黨內集中主題教育中,黨史學習教育都貫穿始終。《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明確指出:“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對歷史的學習, 特別是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黨史的學習, 歷史是一面鏡子, 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中央辦公廳《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明確要求:“ 學習黨的歷史,學習革命先輩和先進典型。”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2020年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明確提出“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專題教育”的要求。在第五次黨內集中教育中,專門突出黨史學習教育這一主題。2021年2月,中央印發《關於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隨后,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黨史學習教育在全黨、全社會全面展開,深入推進。

二、新時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做法

2021年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在借鑒吸收以往黨內集中學習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基礎上,根據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提出“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突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面向全體黨員,以縣處級領導干部為重點開展學習教育實踐。

(一)強調頂層設計,把准黨史學習教育的政治方向

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突出強調政治引領,強調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自上而下、多措並舉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是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指示批示精神,把准黨史學習教育政治方向。從2021年3月下旬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福建、廣西、青海、陝西榆林等地進行考察調研,並對“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作出新的論述、提出新的要求,中央均第一時間印發通知對貫徹學習提出具體要求,確保緊跟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准黨史學習教育政治方向。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11月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對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及《決議》的深入學習,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二是印發中央文件,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統籌安排。中央陸續印發《關於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關於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通知》《關於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對黨史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指定教材、內容方式、工作重點等進行統籌安排,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有序深入開展。三是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加強對黨史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中央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專責機構。中宣部、中組部作為牽頭單位,組織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全力投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機制順暢運行。中央還派出黨史學習教育中央指導組,赴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進行分類指導,同時印發《關於各地各部門組建黨史學習教育領導機構的通知》,對組建黨史學習教育領導機構提出要求。四是適時召開各類座談會,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穩步開展。各類領導機構成立后,通過適時組織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座談會、部分省區市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座談會,及時跟進掌握各地區各部門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各項工作開展。

(二)注重內容方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效果

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黨史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學習方式方法不斷創新。一是組織撰寫指定教材和重點學習書籍,豐富黨史學習教育材料。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等黨史學習教育指定教材的編輯出版,為學習教育提供了權威資料。二是通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將黨史學習教育推向高潮。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振奮了人心、鼓舞了士氣。中央要求把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內容,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三是創新中央黨史學習教育簡報,多角度、多層次全面展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簡報採取開門辦簡報的方式,創新了簡報選題體裁、內容形式,不但報道學習教育進展情況,梳理、總結、展示各地區各部門好經驗好做法,還通過設立“增刊”,轉載有價值的重要文獻、檔案材料或邀請專家對重大黨史事件撰寫權威述評等,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參考。四是傳承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優良傳統,繼續用好學習教育傳統方法。本次黨史學習教育繼續以理論學習中心組帶動各級黨組織,以“三會一課”、專題培訓班、讀書班、研討班等形式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此外,中央組織專家學者集中力量對黨史進行理論闡釋,撰寫了一批高質量、有重要影響力的宣傳闡釋文章。成立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加強對黨史學習教育的權威解讀和輔導,幫助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黨史觀。五是重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形成黨史學習教育的強大輿論優勢。《人民日報》、《求是》雜志、《光明日報》等官方報刊持續輸出有影響力的理論文章,人民網、新華網等官網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新聞聯播》等電視媒體持續報道黨史學習教育最新動態。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還涌現出了一大批制作精良、凝聚民心、激起民族自豪感的影視作品,電視劇《覺醒年代》和電影《長津湖》等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在新媒體運用方面,中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專門成立新媒體工作團隊,加強新媒體的選題策劃、傳播推送等工作,擴大了黨史學習教育影響覆蓋面。

(三)站穩人民立場,強調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成果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真正使“學史力行”落地落實。一是以中央文件統籌安排“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4月,中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對實踐活動開展的組織領導、重點任務和措施步驟等作出規定。9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10月,再次印發《關於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黨中央一系列文件的印發執行,充分彰顯了我們黨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人民立場。二是多措並舉,廣泛收集意見建議,確保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從中央到地方,通過實地走訪、集體座談、民意調查、網絡征求意見建議、信訪政務服務熱線等渠道,廣泛征集人民群眾意見建議,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按教育、醫療、住房、就業、養老、特殊群體保障等進行分類梳理,建立項目清單,實行台賬管理,對項目清單實行銷號管理,接受監督,有些部門和地區對問題實行問責制,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解決問題、暢順民意的有力抓手,確保取得實效。

三、百年黨史學習教育的經驗啟示

(一)堅持黨史學習與理論武裝相結合,增強全黨的理論水平

黨史學習教育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和中心任務來進行,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縱觀黨史學習教育百年歷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延安整風這個“一定意義上的全黨范圍內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開展黨史學習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再到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可以看出,黨史學習和理論武裝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黨史學習為理論教育提供了歷史視野和思想認同,通過學習黨史,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理論產生的深厚歷史邏輯和廣泛現實基礎,真切感悟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從而進一步深化對理論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反過來,理論教育為黨史學習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現實素材,通過理論教育,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結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從而進一步增強用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堅持把學習黨史和觀照現實相結合,凝聚全黨奮進力量

以史為鑒,方能把握當下、走向未來。1942年3月,毛澤東同志作《如何研究中共黨史》講話,系統闡述了黨史學習的意義和方法,強調“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鄧小平同志主持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強調:“總結過去是為了引導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立足現實學習黨史,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用黨的歷史觀照現實、遠觀未來,已經成為我們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條基本經驗。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黨中央把“學史力行”作為目標要求之一,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要內容,目的在於引導全黨把學習黨的歷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三)堅持學習黨史和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結合,增強全黨運用大歷史觀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

所謂“大歷史觀”,就是“秉持一種整體化的文明思維與歷史意識,在回顧往昔、直面當下、開創未來的維度上,在立足中國、環顧世界、縱貫古今的視野中,考察和闡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進程”。在百年歷程中,我們黨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外,還根據面臨的不同形勢和任務開展了具有歷史特點的歷史學習活動, 比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學習了社會主義發展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出於以蘇為師的現實考慮, 我們黨還學習了聯共(布)黨史﹔改革開放時期,為了統一全黨的認識、團結一致向前看, 我們黨主要學習自身發展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也納入歷史學習內容, 形成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宣傳教育格局。在新時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要從社會主義五百年的運動中、整個中華民族謀求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以及黨史與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密切聯系中去把握主題與主線、主流與本質, 感悟“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 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 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 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 進一步堅定全體黨員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四)堅持把開展好全黨學習和抓好重點對象相結合,增強學習教育針對性實效性

黨史學習教育既要在全黨范圍普遍展開,也要牢牢抓好兩個重點對象。一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黨員領導干部是各級領導機關的中堅力量和“關鍵少數”,具有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毛澤東同志就指出,“犯思想病最頑固”的是高級干部,“將多數高級及中級干部的思想打通,又能保存黨與軍的骨干,那我們就算是勝利了”。當時中央專門成立中央學習研究組,組織在延安的高級干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都強調認真組織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學習,包括這次黨史學習教育也是面向全體黨員,以縣處級領導干部為重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領導干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通過學習歷史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為開闊,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大為提高,使自己的領導工作水平不斷得以提升”。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身體力行和示范引領下,全黨上下形成學習黨史的濃厚氛圍。二是廣大青少年。對青少年進行黨史教育,不僅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是一件關系黨的事業千秋萬代的大事。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改革開放后的工作經驗時指出,“了解自己的歷史很重要”,“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長期工作,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

(五)堅持把學好基本著作和創新學習載體相結合,豐富學習教育方式手段

黨史基本著作和黨的文獻是黨史和文獻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是實現資政育人根本任務的主要載體。在歷次黨史學習教育中,黨史基本著作和黨的文獻都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抓手,直接關系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延安時期,毛澤東親自主持編輯黨的歷史文獻集《六大以來》,成為高級干部研究黨史的主要教材。此后,每次黨史學習都會組織編寫權威的教材,包括《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以及《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二卷等。為配合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輯出版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4本指定學習材料,對黨員干部正確學習黨史發揮了重要引導作用。

黨史學習既要精讀基本著作,也要講究學習方式,不斷創新學習載體。回顧歷次黨史學習教育,我們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既堅持傳統學習教育方法原則,又根據新的實踐拓展具體的工作手段,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許多具有時代特征和自身特點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新時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方面,繼續堅持舉辦宣講報告,組織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參觀主題展覽、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場館等傳統方式。另一方面,發揮線上學習培訓優勢,融合運用互聯網、手機、影視等手段,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機關黨委課題組)

(課題組成員:樊得智、楊世伏、高潔、張法娟、孫琳琳)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