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作風建設 力戒官僚主義

作者:胡長栓    發布時間:2022-03-01   
分享到 :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遠戰略出發,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持續用力整治“四風”,黨內政治生活不斷呈現新氣象,政治生態不斷出現新變化,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日益呈現積極向上新局面。但官僚主義由於各種根深蒂固的復雜原因,在部分黨員干部中仍然屢禁不絕且花樣翻新,產生了一些新表現,需要清醒認識和堅決反對。

我們黨歷來深知官僚主義的嚴重危害,高度重視反對官僚主義。毛澤東同志曾強調,“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應有的”,“要把官僚主義方式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裡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並深刻指出“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在我們的黨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個大問題,就是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還將是一個大問題。”鄧小平同志高度概括了官僚主義的主要表現,並深刻指出了官僚主義的危害,“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大問題,其主要表現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好擺門面,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成規,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人,打擊報復,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在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都對官僚主義保持高度警惕,大力反對官僚主義,對我們樹立良好的黨風、政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真正做到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官僚主義的幾種具體新表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復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嚴重危害,多次強調“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任務,大力弘揚真抓實干作風,推進工作要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要雷厲風行、見底見效,面對難題要敢抓敢管、敢於擔責。”強調“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深入學習領會以上重要論述,通過不同形式的廣泛調研,認識到在當前猛藥去疴、重典治亂、高壓反腐、追責問責新形勢下,部分黨員干部中還存在著源於不敢負責、不願擔當、不善作為而產生的官僚主義現象。

“事事請示”的官僚主義。“要想讓一件事辦不成,就多請示”,反映的是“事事請示”的官僚主義問題。請示報告制度是黨的一項重要制度,但“事事請示”的官僚主義信奉“多請示多匯報總是沒錯的”,凡事把責任上交、矛盾上移,缺少對黨的請示報告制度的深刻把握,忽視相應職責劃分和應該承擔的責任,相信不決策不擔責,堅持凡事多請示,事事聽指示,結果影響工作效率,造成很多正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片面服從”的官僚主義。下級服從上級是重要的組織原則,“片面服從”的官僚主義割裂服從與負責的緊密聯系,混淆服從組織與服從領導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把服從片面化,堅持好壞都是領導定的、和自己沒關系的觀念,隻講“服從”,不講負責﹔相信“領導都喜歡聽話的干部”,把服從領導當成服從組織,一切唯領導是從、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反映的是對事業、對工作缺少忠誠和相應的責任心。

“照本宣科”的官僚主義。這種官僚主義反映的是面對復雜的自媒體傳播等各種新情況,一些黨員干部怕出錯的所謂“安全”心態,抱著“不求能出彩,隻求不出錯”的信條,在工作中往往完全照抄照搬上級文件,小修小補套用相同單位材料,甚至稱謂不改、對象不改、時間不改,學習討論、講座報告不顧實際情況,官話套話、照稿念稿。結果嚴重侵蝕科學嚴謹的學風,帶壞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損害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唯程序化”的官僚主義。“會議討論決定的”“程序上沒有問題”,為“唯程序化”的官僚主義提供了生長土壤。會議討論、程序有效是保証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重要保証,面對全面從嚴治黨,嚴肅追責問責,規避責任不決策成了部分黨員干部的工作信條。由於缺少對程序科學辯証的認識和應用,片面依賴程序、片面強調程序,結果使很多工作在不必要的程序中“空運轉”,嚴重耽誤時間,影響工作效率,造成群眾不滿。反映著懶政怠政不作為,規避風險不負責的工作作風。

“沉默不言”的官僚主義。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當前一些黨員干部信奉“沉默是金”的所謂“為官之道”。在工作中謹言慎行,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庸俗哲學和好人主義﹔研究工作不管領導說什麼,一律贊同“沒意見”﹔不敢“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奉行做保持沉默的“聰明人”。反映了一些黨員干部“不想說”“不願說”“不敢說”的心態,結果使我們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傳統的效用打了折扣。

“唯我是從”的官僚主義。“唯我是從”的官僚主義是官本位思想中“貴貴而遵官”意識的重要體現。反映到一些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上,具體表現為“以我為是”“以我為令”,“任性用權”於群眾利益之上,以工作公名,行權力私欲。要材料不顧實際,不考慮准備時間﹔工作缺少統籌合理安排,造成不合理加班嚴重﹔貫徹講話會議精神,不講實效,急於表態做樣子,形式主義嚴重等。

官僚主義產生的主要原因

總書記指出,“官僚主義實質是封建殘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觀扭曲。”官僚主義作為一種歷史社會現象和現實工作作風,都與黨的群眾路線嚴重背離,與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馳。

主觀認識根源。官僚主義脫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沒有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忽略我們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造成權力觀扭曲,從而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忘記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信奉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的價值觀,一切為了求官、保官、升官。忘記了“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的工作標准,價值觀走偏、權力觀扭曲。忘記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缺少對官僚主義清晰認識,對服從上級與敢於負責擔當不能很好把握,遇到矛盾和問題時,習慣搞本本主義,不去深刻領會上級精神,喜歡原封不動地照抄照搬照轉。

深刻政治根源。官僚主義是官僚制度社會中具有歷史性和普遍性的現象,不僅現在有,以前有,以后也會有,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當前官僚主義的產生主要源於一些黨員干部政治意識不強、大局意識不夠。缺少對總書記關於整治“四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重要論述的深刻把握與融會貫通。缺少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黨的初心與使命、事業與宗旨的絕對忠誠,沒有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根本追求。官僚主義的產生也與不完善的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有重要關系。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復雜利益根源。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整治“四風”形勢下,官僚主義的產生歸結起來還離不開利益根源。具體說來,有時官僚主義更容易出點成績好提升,官僚主義更容易明哲保身不犯錯,工作有隱患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有效消除隱患,而是寧願停止工作不作為,也不要去承擔責任冒風險,實質是缺少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誠,隻求自己利益不受損害,認為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不干事不出事,念好幾條“官場心經”,當好一團和氣太平官,不擔當不得罪,給自己留條“后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無成績,也無錯誤,隻圖安全保險。

強化“敢負責、勇擔當、善作為”

“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出真招、辦實事、求實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形勢下,官僚主義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是面對全面從嚴治黨和嚴肅追責問責,一些黨員干部缺少“敢負責、勇擔當”的精神﹔面對極速變化和更高水平的工作要求,一些黨員干部缺少“善作為”的能力﹔面對官僚主義的復雜性,一些黨員干部缺少對官僚主義新表現的深刻認識。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新表現、轉變工作作風,應綜合施策,久久為功,尤其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敢負責、勇擔當、善作為”的黨員干部集中學習教育。黨員干部集中的學習教育對於我們黨不斷保持先進性、純潔性、戰斗性發揮著獨特作用。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系列主題教育,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方法、途徑和保障。針對當前官僚主義種種新表現,應在廣大黨員干部中加強“敢負責、勇擔當、善作為”的集中學習教育活動,大力加強黨員干部“敢負責、勇擔當”的意識,提升“能干事、善創業”的精神。

二是創建“為敢負責者負責、為敢擔當者擔當、讓善作為者作為”的良好生態。當前不少黨員干部存在的“不敢負責”“不願擔當”心態,主要是由於黨員干部自身政治意識不強、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初心使命意識不牢﹔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些組織和領導為黨員干部負責擔當不夠、追責問責嚴謹性不夠、制度化規范化不強、機制上善作為干部缺少作為環境等問題。應進一步創建“為敢負責者負責、為敢擔當者擔當、讓善作為者作為”的良好生態,使廣大黨員干部負責擔當有底氣、善於作為有條件。

三是加強跟蹤研究,建立破除官僚主義新表現的“分情治理機制”。加強對官僚主義問題的跟蹤研究,及時發現並多方式公開通報官僚主義新表現,使黨員干部對官僚主義及其新表現有更清醒的認識,從而自覺破除官僚主義行為,也更廣泛地借助輿論和群眾力量進行監督。

同時,建議建立健全“分情治理機制”:其一建立“日常自省機制”,定期開展力戒官僚主義自省活動﹔其二建立“提醒機制”,定期對黨員干部可能存在的官僚主義進行提醒﹔其三建立“約談批評機制”,對官僚主義作風及時進行批評指正﹔其四建立“懲治機制”,對造成不良后果和影響的官僚主義行為依規依情進行追責懲治。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部副主任、教授)

來源:《廣州日報》2022年3月1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