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毛澤東的關鍵詞 | 薦書

作者:    發布時間:2022-03-01   
分享到 :

讀懂毛澤東的關鍵詞

楊明偉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2-1

ISBN:9787108073259 定價:59.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選列了十八個關鍵詞,試圖從這些側面讀解毛澤東。讀解領袖人物,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關鍵詞,分別來自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國防、軍事、科技、外交……各個領域,涉及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各個方面,因此,讀懂毛澤東,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要了解中國共產黨這個百年大黨是怎麼來的,其思想內涵、執政基礎、組織力量、行事風格以及領袖特質等是怎麼形成的,就要先讀毛澤東,先讀懂毛澤東。而要讀懂毛澤東, 從他語言的本意、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以及反映他思想內涵的一些關鍵詞切入,或許是破解認識難點的一個很好的視角。

【作者簡介】

楊明偉,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局長、研究員。歷任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研究分會副會長,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任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毛澤東研究組)主任,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五編研部主任,《黨的文獻》常務副主編,內參《文獻與研究》執行主編等職。長期從事黨和國家領導人思想生平研究工作,參加過眾多歷史文獻和現實文獻的編輯工作。主要著作:《中外領袖之間》《周恩來外交風雲(合著)》《世紀偉人周恩來》《走出困境——周恩來在1960至1965》《周恩來:二十六年總理風雲》《陳雲晚年歲月》等。

【目錄】

自序

開篇 認識毛澤東從《共產黨宣言》開始

一、毛澤東從《共產黨宣言》中不隻取“階級斗爭”四個字

二、毛澤東最早讀《共產黨宣言》的時間

三、在民族獨立解放的歷程中,毛澤東如何研讀《共產黨宣言》

四、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毛澤東如何研讀《共產黨宣言》

五、《共產黨宣言》對毛澤東的影響

精髓 從反對本本主義看毛澤東“靠什麼吃飯”

一、揭秘:毛澤東自解《反對本本主義》有兩個版本

二、探路:20世紀30年代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時寫出的經典

三、整風:20世紀40年代在延安時期以此融貫整風

四、反思:20世紀60年代反思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時重新解讀

創新 “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毛澤東提出思想路線的本意

一、“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是中共百年探索取得成功的密鑰

三、“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是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的根本要求

調查 從幾個早期調查報告看毛澤東怎樣搞調查研究

一、毛澤東早期做了大量的調查,寫下了許多調查報告

二、毛澤東早期調查的幾種方式和特點

三、毛澤東通過早期調查研究引發的一些理論思考

四、新中國成立后,多次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締造 毛澤東為人民軍隊確定了根本原則

一、共產黨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最本質屬性

二、“黨指揮槍”與“槍指揮黨”經歷了實踐的較量

三、“黨指揮槍”是人民軍隊不變的軍魂

四、毛澤東提出的軍事原則、軍事名言是一個獨特的話語體系

打仗 “毛澤東兵法”有自己的獨特意境

一、毛澤東“兵法”的出發點

二、毛澤東“兵法”的獨特意境——十大軍事原則

三、毛澤東“兵法”的動態表達

示范 毛澤東為什麼反復強調“領導干部應該起示范作用”

一、為什麼要突出講“先鋒”“模范”“示范”作用

二、為領導干部確立的一些“表率”標准

三、表率和示范作用,在任何時期、任何情況下都是黨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

傳統 毛澤東等人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變成政治優勢

一、要“養成”一種“萬分必要”的“工作作風”——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

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重要法寶

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執政興國的根本保証

四、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毛澤東形象地比喻:“每天都要洗臉”

風氣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這八個字不只是校訓

一、“不到延安,不懂中國”

二、“誰破壞了紀律,誰就破壞了黨的團結統一”

三、“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為何能成為優良作風

文風 從毛澤東提倡和反對的文風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有了好的文風,才談得上“中國化”

二、馬克思主義文風的主要特征

三、怎樣糾正不良文風、引領優良文風

矛盾 從“主要矛盾”命題看毛澤東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

一、“矛盾”和“主要矛盾”概念的引入

二、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對“主要矛盾”概念的使用和規定

三、抗戰勝利后至八大前后毛澤東對“主要矛盾”的幾個判斷

四、八大以后毛澤東對主要矛盾問題的其他概括及反思

命題 從有關矛盾的一些命題看毛澤東哲學的整體觀

一、在有關自然領域方面,主要看七個命題

二、在有關社會領域方面,主要看六個命題

三、在有關人的認識領域,主要看四個命題

論文 毛澤東為何在新中國前夕專門撰寫《論人民民主專政》

一、為什麼在新中國前夕要寫一篇結論性“論文”

二、毛澤東總結中共28年歷史思考了哪些重大問題

三、通過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回應 1949年毛澤東回答有關新中國的幾個問題

一、回答經濟悲觀論調:“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將活得比帝國主義國家要好些”

二、講清政治制度構架:“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三、回應外國勢力干涉:搞清楚反動派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丟掉幻想,准備斗爭”

四、回應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人民的國家是保護人民的”,“人民萬歲”

五、表明共產黨人的胸懷和格局:“要搞五湖四海”,“打破關門主義”

經驗 “楓橋經驗”的歷史來源和現實啟示

一、毛澤東為什麼會關注“楓橋經驗”

二、“楓橋經驗”是毛澤東推廣的系列基層工作經驗之一

三、習近平高度關注“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內涵

本意 從毛澤東等人的闡述看“以人為本”基本內涵

一、毛澤東等人所闡述和升華的“民本”思想的基本內涵

二、與傳統的“民本”思想、西方“民本主義”的區別

三、認識和運用“以人為本”必須搞清的幾個問題

人民 從毛澤東給共產黨人規定的初心使命及其人民觀說起

一、從堅定性上看為信仰終身追求、為人民初心不改

二、從人民性上看“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

三、從統一性上看“改革開放是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

四、從主體性上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

深思 毛澤東晚年反復思考戰爭與和平問題

一、毛澤東為什麼要反復思考這一問題

二、晚年毛澤東對戰爭與和平問題表達的主要觀點

三、怎麼看待毛澤東的這些思考

【選摘】

毛澤東最早讀《共產黨宣言》的時間

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毛澤東曾幾次回憶他第一次閱讀《共產黨宣言》的時間等情況,都說是在1920年第二次到北京期間,即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這個記憶如此強烈,應該是不會有誤的。至於他第一次讀到的是什麼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可能記憶會有誤差。除了前面提到的1941年9月毛澤東說過“記得我在一九二○共產黨宣言》(刊載於當時的《國民》雜志)和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從德文本節譯過來的《共產黨宣言》油印本等版本。毛澤東后來多次回憶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在北京期間看到過《共產黨宣言》,這件事他印象極深。由於后來影響力最大的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所以毛澤東對讀到的版本的記憶可能有誤差,但對自己第一次在哪裡讀到的這個記憶,應該是准確的,因而他的印象才如此深刻並多次提及。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的《毛澤東年譜》記載,早在1920年1月4日,毛澤東在北京北長街99號平民通訊社接待過前來看望的老師黎錦熙。黎錦熙后來回憶這次見面時,特別提到了現場的兩堆材料:一是毛澤東用來“自編自刻自印的”“平民通訊社的油印機和通訊稿件”,二是“一大堆關於社會主義的新書刊,我在這裡第一次讀到《共產黨宣言》的全文”。

從毛澤東的回憶和談話看出,自他1920年開始接觸《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起,《共產黨宣言》就在他的思想深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影響了他的一生。據統計,毛澤東一生讀的次數最多的書,就是《共產黨宣言》,早在1939年底他就說過:《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1﹞后來他還說過,自己每年都把《共產黨宣言》讀幾遍。從1920年至1976年這57年間,毛澤東到底讀過多少遍《共產黨宣言》,已經無法統計。

對這本全世界無產者的入門書和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性文獻,毛澤東一生反復研讀。僅從這個線索梳理,就可見《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就對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

毛澤東為什麼會關注“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是從基層黨組織和干部群眾的日常工作中誕生的創新經驗,特別是基層群眾創造的鮮活經驗,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基層的生動體現。毛澤東特別看重的,也正是這一點。這個經驗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呢?毛澤東為什麼一下子就抓住了這個典型,並如此關注,要求不僅在全國人大代表范圍內知曉,還要向全社會推廣?搞清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當時毛澤東和黨中央在思考和關注哪些重大問題。

20世紀60年代初期,毛澤東特別重視下基層調查研究,重視基層創造的社會主義建設新鮮經驗。這一時期,他不斷走出辦公室,有時離開北京好幾個月,到各地搞調查研究。“跑了這麼多省”后,他反復強調這樣一個觀點:在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過程中,對基層出現的“歪風邪氣”“牛鬼蛇神”,一定要“打下去”,但是必須走群眾路線,“打的方法,也不能個個拿來槍斃,不能用那個生硬的方法”,“動不動就殺人,那不解決問題”。對於搞好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他提出了一些主要的方法:依靠群眾,依靠省、地、縣、社的廣大干部,把廣大干部群眾發動起來,這是最主要的方法,是自我教育的方法。

就在批示總結推廣“楓橋經驗”之前,他剛剛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地調研、視察回來。1963年11月12日,在回北京的途中,專列停靠天津時,他還請河北省委的負責同志來談話,了解河北當地的情況。談話中,他根據自己的一些體會強調,領導干部不能光坐在辦公室看文件,要下去搞調查研究,有些工作要學會搞試點,要接受各地創造的好經驗。在談到如何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時,他提出,必須走群眾路線,領導干部要下去蹲點,要善於抓住“典型材料”。在談到如何對待那些犯了錯甚至嚴重錯誤的人時,他還特別提出:人有錯是可以改的,對那些犯錯誤的人,隻要誠懇承認錯誤,堅持改正,群眾會原諒的﹔除了罪大惡極、血債嚴重,群眾不答應以外,貪污這一條能改就照常使用,嚴重的調離使用也是必要的,還可以勞動改造。

就在批示“楓橋經驗”前后,毛澤東不斷要求各地黨政負責同志,要善於把農村社教運動中的一些典型經驗總結出來,上報中央。這些說明,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堅持走群眾路線,提倡搞調查研究,善於發現和總結基層工作的創新經驗,同時,允許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通過說理的方法教育人、引導人、轉化人等,這是毛澤東發現和推廣“楓橋經驗”的邏輯前提和思想基礎。

有關資料表明,毛澤東最早對“楓橋經驗”感興趣,始於1963年11月21日晚上汪東興的匯報。汪東興當時任公安部副部長、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局長,受部長謝富治委托,他先向毛澤東口頭匯報了謝富治代表公安部准備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用作發言的稿子的主要內容,這篇發言稿題為《依靠廣大群眾,加強人民民主專政,把反動勢力中的絕大多數改造成為新人》,有六千字左右。毛澤東接過發言稿,一看題目,立即產生興趣,說:題目很新鮮,既然拿來了,我還是看看。沒想到,這一看,其中講到“諸暨縣的經驗”(即“楓橋經驗”)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關注。

“諸暨縣的經驗”,是在謝富治發言稿的結尾部分講的。這篇發言稿在最后講到“改造一切有破壞活動的地、富、反、壞分子和其他反動分子”的問題時,強調了貫徹中央有關“一個不殺,大部不捉”的方針,並介紹了“浙江諸暨縣楓橋區的七個公社”共同“創造”的“好經驗”,原文是:“浙江諸暨縣楓橋區的七個公社,共有地、富、反、壞分子九百多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人有比較嚴重的破壞活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的時候,干部和群眾要求逮捕四十五人,經過發動群眾,對地、富、反、壞分子進行了評審和說理斗爭,制服了敵人。現在,運動已經基本結束,群眾認為都可以留在生產隊裡,由群眾監督改造他們,不要求‘上交’了。諸暨縣的經驗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經驗,最基本的一條,就是發動群眾,通過說理斗爭,制服敵人。隻要發動和依靠群眾,就可以實現運動中‘一個不殺,大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不捉’的方針,就可以進一步加強對反動階級殘余勢力的專政,把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改造成新人。”

就是這個點題的例子,引起了毛澤東的極大興趣。第二天一早,他一口氣讀完后,在發言稿上做了重要批示:“富治、彭真同志:此件看過,很好。講過后,請你們考慮,是否可以發到縣一級黨委及縣公安局,中央在文件前面寫幾句介紹的話,作為教育干部的材料。其中應提到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  

來源:微信公眾號《三聯書店三聯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