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指南

——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作者:魏海生 李祥興    發布時間:2022-03-07    來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分享到 :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其生成的基本理論遵循、堅實理論支撐、深厚文化底蘊、有益理論鏡鑒、豐富實踐依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系完整、內涵豐富,核心要義包括生態價值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民生觀、生態系統觀、生態法治觀、生態共贏觀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價值意蘊深厚,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新飛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指南、美麗世界建設的新方案。

關鍵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 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 生態文明 美麗中國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系統梳理和深刻總結了新時代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總體部署、採取的重大舉措、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中共中央委員會,2021)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正確指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根本大計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系科學、內涵豐富、底蘊深厚,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全新高度,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新飛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指南、美麗世界建設的新方案。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淵源

任何思想理論的產生都有一定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是其形成的基本理論遵循,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是其形成的堅實理論支撐,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精華是其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蘊,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合理成分是其形成的有益理論鏡鑒,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教訓是其形成的豐富實踐依據。

(一)基本的理論遵循: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

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的核心。早在1844年,恩格斯在其第一部經濟學著作《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中就提出人類社會“兩大和解”的使命,其中之一即為“人類與自然的和解”。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部著作中,馬克思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圖景作出展望,認為隻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才有可能(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2009a)。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恩格斯的畢生精力都致力於實現“兩大和解”。晚年的恩格斯更加重視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在《自然辯証法》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的報復”思想,指出:“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積聚中心和貯藏庫。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當他們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護的樅樹林砍光用盡時,沒有預料到,這樣一來,他們把本地區的高山畜牧業的根基毀掉了﹔他們更沒有預料到,他們這樣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枯竭了,同時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傾瀉到平原上。”(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2009b)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並強調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思想的深入學習,明確提出了生態價值觀。2016年,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2017)曾專門引述了上面這段恩格斯在《自然辯証法》中的論述,並意味深長地總結道:“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隻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這個道理要銘記於心、落實於行。”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2018)更是強調:“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表明,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論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人靠自然界生活”和恩格斯“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麼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等基本觀點,同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緊密結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標志性、創新性、戰略性的重大理論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中國化的新境界。

(二)堅實的理論支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展開,毛澤東同志就要求以辯証的眼光看待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存在的矛盾運動,指出人口、資源、環境之間應相互協調,形成良性互動。為此,他提出了“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倡議,開展了以“預防水患,興修水利”為目標的江河整治和水利興修。毛澤東同志關於生態文明的初步論述,其核心思想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幾十年后,習近平總書記(2017)在談到推動協調發展時專門提及了這一思想,指出:“我們黨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許多關於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戰略。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革開放的大幕開啟后,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事業蒸蒸日上,發展勢頭強勁,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日益得到滿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顯得到改善。但與此同時,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各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呈高發態勢。對此,鄧小平同志(2014)告誡大家:“我們國家的污染問題沒有歐洲、日本和美國那麼嚴重,但也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現在進行建設就要考慮處理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問題必須解決”。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強調“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因為環境保護“是關系我國長遠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保護環境的實質就是保護生產力”(江澤民,2006)。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在提出“生態文明”這一科學概念的同時,還精准地闡釋了其基本內涵,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9)。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其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新道路。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綜上可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作為堅實的理論支撐的,並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進行了創新性發展。

(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精華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中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積澱了朴素的生態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的精華,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這一思想的精髓。《易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論語》中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也有類似的表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荀子則指出:“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呂氏春秋》中更是指出:“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中華傳統文化中積澱的這些朴素的關於人與自然的觀點,其中心思想無一例外地都是強調,要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人的生產、生活與自然界的發展統一起來,要尊重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活動,要取之有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對於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精華,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澱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朴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在此基礎上,他強調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b),並創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生態系統觀,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形象地講,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金木水火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環不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精辟論述昭示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努力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維持生態平衡,糾正和改變一段時間以來過於強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錯誤行為。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僅充分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生態文明思想的精華,而且賦予了其新的時代印記和人文內涵,使其得到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四)有益的理論鏡鑒: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合理成分

由於社會制度和體制機制等原因,西方國家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過程中,沒有遵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規律,沒有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曾一味盲目地向自然索取,而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一度出現過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物種消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甚至引發了系統性生態危機,制約了發展的可持續性。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出版為開端,西方學術界和思想界開始反思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弊病,積極探討新的發展方式。至20世紀80年代,加強環境保護,維護全球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以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發布為標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其內涵和要求被完整地揭示出來,並作為一種發展方式在全球得到倡導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處理好人口、資源和環境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關鍵在於實現人與自然間和諧發展。

在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將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並使之在實踐中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基於可持續發展戰略,黨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新理念,並將其納入“五位一體”發展的總體布局之中,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鮮明和日益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反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因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盡力補上生態文明建設這塊短板,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貫徹落實到各級各類規劃和各項工作中。”(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

(五)豐富的實踐依據: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教訓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大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汲取了國際國內生態文明的實踐智慧和經驗教訓,是時代的精華和集大成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中共中央委員會,2021),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這些歷史性成就一方面驗証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和人民性,另一方面又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之基、理論之源。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核心要義主要包括生態價值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民生觀、生態系統觀、生態法治觀、生態共贏觀等六個方面。

(一)生態價值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2021b)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 “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是規律,誰也無法抗拒。”(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充分証明了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斷的科學性。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生命共同體,是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有其自身運行、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一規律作為一種客觀存在,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和繁衍的始終,是無法抗拒的。當人類在合理的限度內開發自然、利用自然時,大自然將給予人類慷慨的饋贈和回報﹔當人類踐踏自然、破壞生態時,人類將遭到大自然無情的懲罰。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這一發展理念要求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秉持的首要態度,要求人類對自然常懷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報恩之意,以平等的態度善待自然,不凌駕於自然之上,將一切物種視為生命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順應自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遵循的基本准則,要求人類的活動要尊重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自然規律為人類謀幸福﹔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主動擔當的基本責任,要求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應有一個合理的限度,讓自然有一個自我修復、自我發展、修生養息的空間。

(二)生態發展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內在辯証關系,遵循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已經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指導方針和原則。早在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2021b),是這一發展理念的核心和主旨。這一發展理念告誡世人,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對立起來,更不能顧此失彼,而應統籌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良性循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表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因為綠水青山本身就是寶貴的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代替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這就是說,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不具有排他性的、最普惠的生態產品,而這是用金錢無法買到的。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維系人與自然之間的生態平衡,就能保証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就能給人類帶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本身就是一筆無價的寶貴財富。與此同時,“綠水青山”可以向“金山銀山”轉化。綠水青山本身就是一個品牌,借助這一品牌效應可以發展相關綠色產業,換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良性循環。為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a)。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還表明,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因為在同等條件下,如果一個地方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將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此地生活、工作、學習。從這個意義上說,改善生態環境就是改善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條件,必將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這“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d),“如果其他各方面條件都具備,誰不願意到綠水青山的地方來投資、來發展、來工作、來生活、來旅游?從這一意義上說,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

(三)生態民生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2017)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這表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是“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c)。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追求,就是認真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b)。這是生態民生觀的集中體現。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同樣也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需要已不再是以解決溫飽問題為中心的物質文化的需要,而是轉變為對更高質量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既包括高質量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也包括優美的生態環境、綠色健康的生態食品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回應了人民群眾的重大利益關切,是黨的性質與宗旨的集中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改善生態環境問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且是關系到黨的初心與使命的政治問題。

生態環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鑄就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性飛躍。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環保意識不強、相關制度執行不嚴等種種原因,我國也積累了大量的生態環境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短板和弱項,日益成為人民群眾高度關注和集中反映的民生問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下大力氣解決事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不僅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民生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好”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回應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利益關切,解決損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就等於找到了一個解決民生問題的著力點和杠杆,可以實現“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的協同增效”,“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習近平,2021b)。這無疑是 “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的生動體現。

(四)生態系統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是一個系統完整的有機整體,生態系統內各要素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必須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出發,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性治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決不能各自為政、九龍治水、多頭治理,種樹的隻管種樹,治水的隻管治水,護田的隻管護田,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

生態系統觀闡明了“用什麼樣的方法對待生態環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 “要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看問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這表明,我們在看待生態環境問題時,要將“系統觀念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e),統籌兼顧、整體謀劃、綜合施策。堅持系統性思維,要求將整個生態系統看作一個有機整體,要注重“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發揮有機體各部分要素的積極作用﹔堅持系統性思維,要求保証各系統及系統內各要素之間運轉協調,發揮整體性功能,要注重“統籌各地改革發展、各項區際政策、各領域建設、各種資源要素”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堅持系統性思維,要善於謀篇布局,發揮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的協同優勢,不斷推進生態空間結構的優化,促進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日趨優化,達到“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的目標。

生態系統觀回答了“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決生態環境”的問題。生態系統觀告訴我們,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深刻把握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有機聯系,統籌兼顧生態環境中系統各要素,從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等幾個方面著手。整體保護,就是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採取高效有力的舉措,在重點突破中推進整體生態文明建設﹔系統修復,就是要注重生態系統的修復,不是僅僅立足於具體的生態問題,而是更多地借助生態系統自身的力量,實現生態系統的修復,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循環和淨化功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綜合治理,就是要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協同發力,重點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等幾個方面攻關,發揮協同治理效能,確保生態環境得到全方位、立體化、全過程的保護。

(五)生態法治觀: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制度建設有助於解決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場革命性的變革和舉措,涉及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必須堅持依法依規、從嚴從實、動真碰硬,用制度約束和規范才能最終實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必須積極推動制度創新,持續增加制度供給。毋庸諱言,目前我國生態環境面臨的突出問題,很大程度上與生態環境保護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懲處不得力密切相關,生態環境建設在制度方面出現了短板和弱項。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搭建起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要制定系統完備的法規制度,夯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基礎,“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同時,還應看到建章立制,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不是一勞永逸的,要持續跟進,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持續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給。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環境保護法規的威嚴在於嚴格執行。沒有嚴格的執法,再好再完備的法律也會淪為廢紙一張,沒有任何生命力。事實上,一些地方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對於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百般阻撓破壞,存在著大量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亂象。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以事實為准繩,嚴格環境執法力度,對於不合環保標准的相關企業,該關的要關、該停的要停、該轉的要轉,對於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加大懲治力度,增加違法成本。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必須用制度約束權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件背后,都有領導干部不負責任、不作為的問題,都有一些地方環保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執行不嚴格的問題,都有環保有關部門執法監督作用發揮不到位、強制力不夠的問題。”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這些問題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權力沒有得到有效約束,致使少數領導干部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產生任性行為。因此,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嚴格落實崗位履職考核,加大追責問責力度,杜絕政策執行中打折扣、搞變通的種種不實行為,確保環保法律制度切實得到貫徹落實。“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隻有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制度才不會成為‘稻草人’、‘紙老虎’、‘橡皮筋’。”(習近平,2019)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最關鍵的是要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這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定海神針”。習近平總書記(2019)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要以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引領和帶動生態文明建設。

(六)生態共贏觀: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與人類的共同利益息息相關,面對生態環境挑戰,唯有全球共同努力,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才能實現共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胸懷天下,站在全人類利益發展的制高點上,多次呼吁國際社會在事關全球生態環境的重大問題上攜手共進、共同擔責,共同應對、共同呵護,努力實現各方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贏局面,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建設綠色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夢想。“人類隻有一個地球,人類也隻有一個共同的未來。”(習近平,2021a)在全球生態系統中,人類都處在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之中,相互間是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加強全球環境治理,改善生態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各國都應為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切實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應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的基礎上,“立足行動,抓好成果落實,根據本國國情,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自主貢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此外,各國還應調動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到全球的生態治理之中,尤其是要“調動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全社會資源參與國際合作進程”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增強公眾參與意識,形成合力。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建設綠色地球,需要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發揮了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作用,為全球生態環境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著力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中國,還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邊合作機制,互助合作開展造林綠化,共同改善環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生態挑戰,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在未來,中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責無旁貸地為全球環境治理搭建更多的交流互通平台,引導國際各方展開合作,積極引領全球生態秩序變革的新方向,為全球環境治理努力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意高遠、底蘊深厚,內涵豐富、邏輯嚴密,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新飛躍,是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指南,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一)理論新飛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繼承和創新性發展

生活在工業革命時代的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關注生態環境問題。對於工業化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他們發出了警告,指出人類不要陶醉於對自然破壞而換取的一時利益,破壞自然必會招致自然的報復,其后果最終將由人類買單。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生態文明的觀點,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十分重視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先后多次提出和實施植樹造林、治理風沙、興修水利等改善生態環境的舉措。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大力加強環境保護。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認識。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建設“兩型社會”的科學發展觀,拓展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范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經驗、汲取西方生態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緊扣經濟建設中心任務這一關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盡力補齊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和弱項。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關於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在當代中國的創新性發展,實現了理論上的新飛躍。

(二)實踐新指南: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

生態文明建設是事關中華民族能否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改革開放以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各方面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就整體而言,我國經濟發展還沒有擺脫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正如《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的那樣:這已“成為國土之傷、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必將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中共中央委員會,202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明確了生態文明的突出地位,將其納入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之中,將“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之中,系統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要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們在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方面持續發力,朝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方向邁進,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7),持之以恆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性、長遠性著眼,做了許多帶有開創性的工作,在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度出台的密度、監管執法的尺度、環境改善的速度方面成效卓著,美麗中國扎實有效推進。這些歷史性成就充分表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錨定了正確方向、描繪了宏偉藍圖,是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根本遵循。

(三)世界新方案: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於全球環境治理、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2020)指出:“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放眼世界,盡管全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生態環境治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全球生態環境依然面臨著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諸多困難和挑戰。這些關乎人類生存發展的重大問題,如果得不到根本解決,將引發全球生態環境的系統性風險。然而,世界各國對於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還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人類在全球環境治理議題上仍處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站在時代的前沿,洞悉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趨勢和規律,圍繞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建綠色美好家園,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見解獨到的新理念和新主張,為全球攜手應對生態環境問題,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建設繁榮、清潔、美麗的新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關於生態發展理念,這一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價值理念,將人與自然視為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強調生態環境不可能有替代品,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遵循生態發展的基本規律,努力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關於生態發展道路,這一思想主張人類要不斷地推進綠色革命,矢志不渝地推動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朝著綠色方向邁進,在持續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尋求發展的新機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謀求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的發展﹔關於生態治理方式,這一思想主張人類社會攜手共進,共同應對氣候環境領域的挑戰,加強生態文明領域的合作,搭建多邊合作平台,凝聚合作共識,形成治理合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新世界﹔關於生態環境治理的責任擔當,這一思想主張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擔當,各個國家應從歷史和現實國情出發,狠抓政策落實,切實擔負起各自應擔的責任,共建美好家園。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指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共創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鄧小平,2014:《鄧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人民日報編輯部,2021a:《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強調 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發揮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關鍵作用》,《人民日報》,2021-02-20。

——2021b:《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人民日報》,2021-03-26。

——2021c:《習近平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倡導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 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人民日報》,2021-04-03。

——2021d:《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10-13。

——2021e:《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 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人民日報》,2021-10-23。

(作者:魏海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李祥興,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