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史的敘事方式、問題把握與精神鑄就

作者:李捷    發布時間:2022-03-17   
分享到 :

摘 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新的歷史征程,中國共產黨走進“改天換地”的歷史階段,新中國史與百年黨史相連交織。新中國史的敘事原則、方式、內容,確立了正確把握新中國史焦點問題、准確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新中國史敘事的關鍵在於如何進行歷史分期、如何書寫“新時代”、如何堅持唯物史觀。理解新中國史的核心在於正確對待新中國發展進程中的曲折失誤、正確把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關系、正確應對新中國現實實踐中的風險挑戰。新中國史中鑄就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延展,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交織重構。新中國的歷史,是社會主義發展完善的歷史,是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的歷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成就了百年大黨的偉大事業。

關鍵詞: 新中國史﹔ 歷史分期﹔ 唯物史觀﹔ 偉大建黨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爭取歷史主動,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治國理政的歷史原則。《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科學總結了黨的百年輝煌壯闊的歷史,概括了黨的“四個歷史時期”的偉大成就、“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讓全黨同志能夠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決議》對新中國72年的歷史,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建國三十二年歷史的基本估計”的基礎上,以“歷史任務—奮斗歷程—偉大成就—重大意義”的邏輯進行了新的梳理和總結,重點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核心是“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定航指向。新中國史的基本定位、偉大成就、曲折探索、重大意義,以中央全會和歷史決議的方式,有了全新的書寫、全新的總結、全新的概括、全新的認知,為我們研究新中國史的敘事方式、核心問題、偉大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不竭動力。

一、新中國史的敘事方式

一部好的歷史書,重點在於如何書寫歷史,即採取何種敘事方式呈現歷史。一部好的新中國史,其書寫核心在於把握三個關鍵:一是如何對歷史進行分期﹔二是如何寫好當代史,尤其是如何書寫“新時代”;三是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史學觀書寫新中國史。

(一)新中國史分期原則與具體分期

新中國史的歷史分期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關涉如何准確把握新中國每個歷史發展階段的時代任務、發展特征、基本脈絡。新中國史的分期,應依據三個原則。第一,嚴格遵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決議1。因為這些鄭重的歷史結論,已經經受住了長期的歷史和實踐檢驗,成為黨和國家、民族的科學共識。第二,凸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主線。這個主線,不僅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也集中反映了新中國過去、現在與未來一脈貫通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第三,彰顯新中國史的學科特色。從嚴格意義上講,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時期的歷史與新中國史,不能截然分開。離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決策和部署,新中國的歷史就缺少了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內容。同時,新中國史也不能與黨史的寫法完全相同,而要力求在歷史階段劃分、標題、角度、內容等方面彰顯新中國史的特色。

依據上述原則,新中國7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著重闡述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站起來的艱辛歷程。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著重闡述在前一歷史階段奠定和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富起來的偉大歷程。第三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著重闡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是如何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性巨變,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

(二)著力書寫好新時代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的發展到了新時代,這就意味著新中國史的書寫必定要書寫新時代,也就是要書寫當代史。書寫當代史有相當的難度,但也有“處於當下”的在場優勢。其實,每個歷史學家都是在立足當代來還原歷史。當代人寫當代史,優勢在於有自己的親身感受與直接判斷,可以用這些感受與判斷來對照歷史文獻與歷史記載,甚至可以彌補某些文字記載的不足。

新中國史要濃墨重彩來寫新時代。這不是要刻意突出新時代,而是新時代的歷史地位所決定的,是客觀事實。新中國的發展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意氣風發、勇攀高峰的跨越式發展史,是一部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接續奮斗、接續探索,使物質成果與思想成果不斷積累、不斷疊加,不斷鑄就新奇跡、新輝煌的躍升史。這就決定了新中國的各個歷史階段都具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特點。這個特點,既是對前一階段物質成果與思想成果充分尊重、充分珍視、充分繼承的結果,也是在前一階段造就的物質成果與思想成果基礎上接續奮斗、迎接新挑戰、勇攀新高峰的結果。

新中國史要著力寫好新時代,就是要著力寫好新時代的突出特點與偉大成就。

一是寫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創新時代的思想偉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於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之中,同時又給予這一偉大實踐強有力的指導和推動。

二是寫好中國共產黨以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的獨特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但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就必須全面從嚴治黨,實現黨的革命性重塑和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是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規律,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均衡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集中體現了新時代治國理政方略,為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供了戰略抓手,體現著戰略目標與根本保障的高度統一、治國必先治黨的高度統一、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統一。

四是寫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集中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治黨治軍治國、內政外交國防、統戰民族宗教、科技教育醫療、國家安全、“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黨的建設等方面。新時代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集中體現在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1],使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五是寫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進一步彰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勝利,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

(三)堅持用唯物史觀書寫新中國史

唯物史觀奠基於人類的全部生產實踐,成就於整個世界歷史的規律性建構,衍生為人類觀察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2]92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中國共產黨人理解歷史的“金鑰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3]233“我們依然要推動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要推動全黨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4]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唯物史觀表征為“中國化”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即樹立正確黨史觀與大歷史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正確黨史觀。……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5]24正確黨史觀是辯証理解歷史的根本方法,是正確看待歷史上曲折失誤的不二法門。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5]14唯物史觀和大歷史觀是學習把握“四史”的立場與方法,也是書寫新中國史的原則與遵循。

新中國史的書寫,堅持唯物史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准確把握新中國史的主流和本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歷史,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5]4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不懈奮斗史,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史,是新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本質。

二是正確對待新中國探索的曲折失誤。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綜觀世界歷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都會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我們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

三是科學評價新中國史中的歷史人物。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隻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

二、新中國史的問題把握

在新中國史的演進過程中,主題主線是明晰的,曲折失誤是明顯的。新中國史的主題和主線,即: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把黨的初心使命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兩大歷史任務緊密結合起來,推動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偉大奮斗史和探索史。與偉大奮斗探索相伴的是曲折失誤,也是把握新中國史的重大問題。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前進道路上的失誤?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我們黨關於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准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要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5]24-25因此,要理解和把握新中國史,必須澄明新中國史上三個重要問題:一是新中國史上的曲折失誤﹔二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問題﹔三是新中國發展中的風險挑戰。

(一)正確對待新中國發展進程中的曲折失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向世界庄嚴宣告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不能否認,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曾經走過彎路,甚至犯過“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全局性錯誤。但絕不能因為有這些錯誤,就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根本上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從根本上否定新中國的歷史。如何看待這些曲折失誤?如何從中吸取歷史教訓?

正確對待這些失誤,要有三點基本的認識與判斷。第一,這些失誤是探索中的失誤。換句話說,是從良好的願望出發,結果卻事與願違。第二,這些失誤給黨和國家造成嚴重損失。不應該發生,發生了則必須徹底糾正。第三,從新中國的發展歷程看這些失誤,並不是主流和本質。決不能因為有這些失誤,就全盤否定新中國的歷史,根本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隻有講清楚這三點,才能站在歷史的正確方面、社會的進步方面。

對於“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其失誤及教訓、犯錯誤的原因等,做深入深刻的分析,以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些復雜的社會歷史現象。要看到,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事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應該全面、歷史、辯証地看待和分析。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持的態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真正履行對人民群眾所負責任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

同時,要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和危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5]25歷史虛無主義拿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二)正確把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關系

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不同,社會主義的制度安排不同,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不同。如果隻看到這兩個歷史時期的階段性與差異性,看不到兩個歷史時期的延繼性與發展性,那麼,我們就不能正確認識新中國史的整體性,不能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性,不能認識歷史進程的一貫性,就會犯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握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絕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3]5-6,“這個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后果”[3]4。隻有處理好了這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才能深刻把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歷史轉折的深遠意義,才能真正理解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在黨和國家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歷史証明,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三)正確應對新中國現實實踐中的風險挑戰

新中國72年的實踐証明,黨和國家的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取得一項項輝煌成就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包括: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帶來的社會主義事業空前低潮的考驗、改革開放跨世紀發展時期的“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歷史時期的“重大風險與自然災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2。當下,我們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還會出現來自多方面的風險挑戰。黨和國家在應對風險挑戰中,如何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証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6]隻有如此,才能保障國家和事業的基本發展,才能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順利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自然、經濟、科技等方面的風險,安全問題不斷出現,是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征程中的風險挑戰。高風險事件頻發,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顯著特點。“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都要防范,否則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出現“蝴蝶效應”。

正確應對重大風險挑戰,主要要做到:一是穩住基本面和底線,切實增強提高防控能力。二是主動防范,未雨綢繆,制訂好預案,防患於未然、防患於萌發之時,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三是充分估計最壞的可能性,同時通過工作確保不出現最壞的情形,堅決守住財政金融、社會民生、生態環境等底線。四是突出重點,防范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國家安全、外部環境、黨的建設等領域重大風險。總之,既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還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在新中國發展歷程中,黨和國家成功地化解了政治路線與道路選擇的挑戰,有效地防范了經濟領域的重大風險,抗擊“非典”、抗擊特大洪災、抗擊汶川大地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自然災害和風險,都充分說明黨和國家具有防范化解各種重大風險的強大能力和優勢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就告誡全黨,要時刻准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永遠立於不敗之地。”[7]風險挑戰是不可避免的,在國家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唯有積極應對,增強未雨綢繆的意識,增強防范化解的能力,才能保障黨和國家、人民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三、新中國史的精神鑄就

新中國史凝結的革命精神,有兩個重要的考察維度:一是新中國史革命精神的“源”,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延展,是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弘揚﹔二是新中國史革命精神的“流”,它是黨和人民砥礪奮斗生成的精神豐碑,是中國共產黨構筑的精神譜系。新中國史的核心精神是中國進入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的精神指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會創生新的中國精神。

(一)中華民族四個“偉大精神”在新中國史中的凝結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偉大實踐的凝結。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時,概括出四種偉大的精神: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些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進一步得以發揚光大。

像“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就是偉大創造精神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傳承和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中深情地說:“‘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在陝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干,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勛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8]他殷切希望廣大航天工作者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創造更多中國奇跡。

20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黨組織帶領人民群眾在陡峭的太行山上,用最簡陋的開鑿工具,以“愚公移山”的頑強毅力,興建起“人工天河”——紅旗渠,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類似的奮斗精神,在新中國史上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像鐵人精神、“兩路”精神、屯墾精神、老西藏精神等,都是偉大奮斗精神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傳承和弘揚。

偉大團結精神在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著無窮的力量,成為創造災后重建奇跡、抗擊疫情奇跡的無窮動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証明,中國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苦難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煉了中國人民。正是因為中國人民經千難而前仆后繼,歷萬險而鍥而不舍,我們才能在列強侵略時頑強抗爭,在山河破碎時浴血奮戰,在一窮二白時發憤圖強,在時代發展時與時俱進,中華民族才能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9]

偉大夢想精神,在新時代表現得尤為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總結概括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后,這一響亮的口號就成為新時代最強音,凝聚起國內各民族、各階層和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及海外華人的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奇跡正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涌現。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10]

(二)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11]。偉大建黨精神是中華民族現代精神,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求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勇氣表征,是中國老一輩革命家創立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凝結。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現代政治精神,是開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進程的思想指引,是構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不竭源泉。建黨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把中華民族精神推向了新的時代高峰。

理解偉大建黨精神時,需要關注兩個時間節點。第一個時間節點是“一百年前”。偉大建黨精神的32個字告訴我們,建黨精神是在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過程中就形成了的。中國共產黨有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優勢,即在矗立起一座座歷史豐碑的同時矗立起一座座精神豐碑。這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黨以弱勝強、從小到大,成為世界上最大政黨的精神之源。第二個時間節點是“一百年來”,即從100年前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且會延續到未來的動態進程。這個動態進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11]。這裡面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構建起精神譜系,一直貫穿到新時代,比如“七一勛章”的頒授,每一位獲得者背后都是一座歷史的精神豐碑,也是一座新時代的精神豐碑,從今天延續到未來。二是錘煉了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政治品格。這樣,我們的理解就能夠立體化,概括出我們的精神之源、精神譜系、精神傳統以及我們黨的政治品格和政治優勢。

(三)新中國史中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鑄就

中國共產黨不僅矗立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業績豐碑,還矗立起弘揚民族精神、鑄造革命文化的精神豐碑。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黨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百年黨史的四個歷史階段,形成了不同時代特征的偉大精神,主要包括46種精神:有偉大建黨精神,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張思德精神﹔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王杰精神﹔有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時期的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有新時代的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絲路精神[12]。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無數革命先烈鍛造了偉大的革命精神,構筑了中國共產黨人第一個歷史階段的精神譜系,極大地弘揚和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再創輝煌、再立新功。

新中國72年形成的偉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第一階段革命精神譜系的延伸和發展,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偉大飛躍的精神支柱。新中國成立之初,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揭開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新的篇章,打出了軍威、國威,為新中國建設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新中國成立后,大批海外學子義無反顧地踏上歸國之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終於打破美蘇等核大國的封鎖壟斷,研制成功“兩彈一星”,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有了大國地位、大國尊嚴。在這期間鑄就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中國航天精神。在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年代,涌現了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鐵人精神等,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向貧窮宣戰、向落后宣戰的英雄氣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新的一頁。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潮中,在創造發展奇跡的同時,鑄就了偉大的改革開放時代精神,形成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他們身后矗立起一個又一個的精神豐碑。

進入新時代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先后總結概括出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塞罕壩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新發展階段矗立起新的精神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我們要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中國共產黨精神血脈,始終保持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新中國72年的發展實踐,有寶貴的歷史經驗,有深刻的歷史教訓,給黨和國家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可以總結為三點:第一,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歷史中形成的核心領導地位。新中國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政治前提,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政治前提。第二,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中國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接力探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第三,正確認識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在治國理政中的關鍵作用。新中國史告訴我們,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不斷推動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堅持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國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N﹞.人民日報, 2017-07-28(01).

﹝2﹞馬克思.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3﹞習近平.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4﹞習近平.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J﹞. 求是,2020 (2): 4 -11.

﹝5﹞習近平.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1.

﹝6﹞習近平.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N﹞. 人民日報,2014 -04 -16 (01).

﹝7﹞ 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16 -07 -02 (02).

﹝8﹞ 新華社. 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 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強調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N﹞. 人民日報, 2020 -04 -25 (01).

﹝9﹞習近平.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0 -09 -09 (02).

﹝10﹞習近平.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18 -03 -21 (02).

﹝11﹞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1 -07 -02 (02).

﹝12﹞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正式發布﹝N﹞. 人民日報, 2021 -09 -30 (01) .

(作者系中國史學會會長、《求是》雜志社原社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研究。)

(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