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的學習品格

作者:李樹泉 謝文雄    發布時間:2022-04-25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革命干部的學校——外國語學社舊址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婦女干部的學校——上海平民女校舊址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央高級黨校——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舊址

重視學習、勤於學習和善於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自創建以來,中國共產黨就高度重視抓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學習,這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一條重要和成功的經驗。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
  (一)
  中國共產黨醞釀和創建的過程,就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學習、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過程。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的勇猛沖擊,形成一場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正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真理、對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制度感到失望而又茫然無措的中國先進分子。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分子開始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他們為了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為擔負起改造中國的歷史使命尋求和掌握革命的科學理論。經過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一批先進分子相繼從激進民主主義者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深入工人群眾,參加實際斗爭,在思想感情上發生深刻的變化,逐步鍛煉成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表明中國的先進分子經過長期的理論學習及實踐上的艱苦探索,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各種先進的專業知識,深入研究中國具體國情,指明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大革命時期,黨的中央和地方各級組織注意對干部和黨員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的教育和黨的政策的教育、無產階級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嚴守黨的紀律的教育、反對和防止貪污腐化的教育等。土地革命時期,蘇維埃政府注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工農群眾的文化水平。根據地普遍建立了各種夜校、半日制學校、補習學校或識字班。中央根據地還創辦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列寧師范學校、中央農業學校、高爾基戲劇學校等,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教育,著力培養各方面的干部和專門人才。1941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學習研究組,毛澤東任組長,組織在延安的高級干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同時決定在各地成立高級學習組,並頒發了高級學習組的組織條例。不久還規定馬克思生日5月5日為干部學習節,以此推動全黨學習活動的持續開展。1942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總學習委員會,毛澤東任主任,各地成立學習分委員會,組織黨員干部參加整風學習。通過發動全黨投身學習活動,大大提高了黨的戰斗力凝聚力,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全新的環境和任務,我們黨努力學習過去不熟悉的東西,艱苦探索,領導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面對建設新中國艱巨而復雜的任務,黨中央發布了一系列關於加強學習的指示、決定、通知和決議,強調黨員干部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補習文化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初步建立和形成了黨員干部常規化學習的體制機制。1958年前后,毛澤東號召黨員領導干部多讀書,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總結經驗教訓。在1960年1月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建議:中央各部黨組,各省、市、自治區黨委,要牽頭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第三版下冊)﹔以第一書記挂帥,組織個讀書小組,把它讀一遍﹔在這年的國慶節以前,把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本書讀完。從1959年底到1960年初,不僅在黨中央領導層,而且在全黨也掀起了一個理論學習運動。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加強學習建設,號召全黨努力學習一切有利於我國發展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積極借鑒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有益成果。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黨中央堅持把學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政治局帶頭堅持集體學習制度,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
  黨的十八大對新時代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是對黨的建設理論的新發展,表明我們黨對自身建設規律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刻。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開展一系列集中學習教育,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導全黨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二)
  1939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學校的領導者,就是中央。各地方黨部,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都是這個大學的分校。全黨同志以及非黨的戰士們,都須進這個學校。”其實,早在井岡山時期,根據地內外嚴酷的環境就使毛澤東深刻地意識到,革命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有沒有一支既有文化、政治素質過硬,又精通軍事的干部隊伍。蘇維埃政權處於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中,黨領導的紅軍是以農民為主體組織起來的,紅軍中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佔多數。在這種條件下,如何克服黨內和軍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把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把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成為亟待解決的根本性問題。1929年12月下旬,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初步回答了在黨員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情況下,如何從加強黨的思想建設著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問題﹔初步回答了在農村進行革命戰爭的環境中,如何將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非常重視全黨的學習,親自擔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委員會主席,他認為辦好抗大是“共產黨的大事,不是小事”。他和黨中央一些負責同志經常為抗大講課。毛澤東回憶:“那時我可講得多,三天一小講,五天一大講。”194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中央關於干部學習的指示》,規定全黨干部都應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具體應用,在全黨掀起學習馬列理論的熱潮,使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思想得到極大的解放,有力促進了邊區各項工作的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黨乃至全國成為一所大學校。黨確立的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領導干部在黨內和社會上處於重要位置,具有強大的行為導向和風氣引領作用。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廣大基層干部看中高級領導干部。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讀書、勤於讀書,必然會激發干部、黨員和群眾讀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領導干部既做讀書的自覺實踐者,又做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積極倡導者、精心組織者、大力推動者,以模范表率作用引導黨內和社會上形成崇尚知識、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全黨、全民族素質的提高。
  (三)
  優良學風是黨學習的關鍵,是不斷把偉大事業推向新階段的制勝法寶。毛澤東說:“學風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要求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使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我們黨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從我國的具體實際出發,以服務各個階段的中心工作和大局為依歸,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把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實事求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首先,理論學習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理論學習要勤奮努力、刻苦鑽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再次,理論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中‘眾裡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需要秉持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學風,即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這不僅是個思想方法的問題,也是工作態度和世界觀問題,更是思想路線問題。
  (四)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那麼人的正確思想到底從哪裡來,毛澤東的回答是:“人的正確思想,隻能從社會實踐中來,隻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本的和首要的觀點。毛澤東在革命年代為了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批判教條主義的錯誤,寫了《實踐論》等著作。新中國成立后,又寫了《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等著作。在這些著作中,毛澤東全面系統地闡明了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實踐和認識的辯証發展過程,把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轉化為黨的思想路線和一系列科學的工作方法、領導方法。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是認識的辯証發展過程。我們黨主張向實踐學習、向社會學習,毛澤東形象地稱之為讀“無字之書”。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期間,毛澤東不僅刻苦研讀書本知識,而且經常深入廣大農村和工廠進行調查研究。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吾人如果要在現今的世界稍為盡一點力,當然脫不開‘中國’這個地盤。關於這地盤內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實地的調查,及研究。”在中央蘇區時期,毛澤東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反對本本主義”。他在讀有字之書的同時花相當的精力去讀“無字之書”,即進行社會調查。正是在調查中,他對中國革命的道路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成功探索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堅持實踐觀點,經常開展調查研究,對領導干部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轉變工作作風,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現成的方案可以學,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而我們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摸索,找到了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五)
  1944年,毛澤東在接見英國記者斯坦因時說:“我們的黨員在中國人口中當然隻佔很小的一部分,隻有當這一小部分人反映大多數人的意見,並為他們的利益而工作時,黨和人民之間的關系才是健康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是實踐主體與認識主體的統一。人民群眾既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隻有真正調動起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真正地凝聚起人民最廣泛的智慧與最大的力量。毛澤東指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黨的正確主張不可能僅來源於某個人或少數人,而是群眾經驗的總結和智慧的結晶。實踐是最大的課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師。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最具有首創精神的,就是人民群眾。要在群眾中放下身段,老老實實做學生,甘拜群眾為師,學習真知識,增強真能力,練就真本領。毛澤東強調,要看到人民中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和豐富的經驗和知識,虛心向群眾學習,“要在人民群眾那裡學得知識,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眾。所以要當先生,就得先當學生”。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作修改黨章的報告中,特別強調最重要的學習,是向人民群眾學習。因為群眾的知識,群眾的經驗,是最豐富最實際的,群眾的創造能力,是最偉大的,隻有虛心地向人民群眾學習,把群眾的知識和經驗集中起來,化為系統的更高的知識,才能夠具體地去啟發群眾的自覺,指導群眾的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發現典型,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
  重視學習,善於學習,鍛造了中國共產黨獨特的品質,我們黨依靠學習不斷創造著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推動建設學習大國。讀書學習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也關系到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進步與發展。每一名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做學習的模范,自覺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歷練,不斷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確保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紅色江山永固。
  (作者分別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七部二級巡視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七部處長)

(來源:《學習時報》2022年4月2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