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

作者:賴永生 郭城    發布時間:2022-05-09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二十三年紅旗不倒”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譜寫於瓊崖大地的一段壯麗史詩。從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戰斗打響,掀起全瓊武裝總暴動序幕,到最終接應和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渡海登陸作戰,於1950年5月1日解放海南島,23年間不論順境逆境,無論千難萬險,瓊崖人民革命武裝始終在黨的領導下,克服艱難險阻,堅持武裝斗爭,創造了中國人民革命史上孤島奮戰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典范。

創建人民軍隊,高舉武裝斗爭旗幟

瓊崖黨組織在實踐中較早認識到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的重要性。大革命失敗后,瓊崖黨組織及時撤退到農村建立根椐地,在組織農民武裝起義的基礎上,建立起瓊崖人民武裝,並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瓊崖討逆革命軍發展成為瓊崖工農革命軍、工農紅軍,全民族抗戰時期的瓊崖抗日獨立隊、獨立總隊、獨立縱隊,解放戰爭時期的瓊崖獨立縱隊、瓊崖縱隊。瓊崖黨組織領導人民武裝在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打不垮、壓不倒,始終成為鞏固和發展瓊崖革命根椐地、支撐瓊崖革命紅旗不倒的堅強柱石。

1927年4月22日,國民黨瓊崖當局緊隨蔣介石的步伐,發動反革命事變(史稱“瓊崖四二二事變”),全島被捕的共產黨員、革命群眾2000余人,被殺害500余人,其中共產黨員200余人(當時全瓊有600余名共產黨員)。整個瓊崖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受重創。瓊崖共產黨人沒有被嚇倒,而是吸取血的教訓,及時撤離城市轉移到農村,創建人民軍隊,用武裝斗爭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7月,中共瓊崖特委決定將各縣的革命武裝統一改編為瓊崖討逆革命軍,共11路軍700余人。為貫徹黨中央八七會議確定的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中共瓊崖特委領導討逆革命軍於1927年9月23日在瓊東縣嘉積鎮外圍的椰子寨打響全瓊武裝總暴動的第一槍,揭開了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序幕。這一天成為瓊崖縱隊的誕生日。

歷經“兩起兩落”,土地革命戰爭艱苦卓絕

1927年底,隨著革命形勢迅猛發展,瓊崖革命根據地掀起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使國民黨當局惶恐不安。1928年初,國民黨軍4000余人抵瓊,分三路“圍剿”根據地紅軍。至1928年底,瓊崖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斗爭受挫,瓊崖革命轉入低潮。但中共廣東省委仍然指示瓊崖特委“以城市工作為中心”,對此,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持保留態度,為打開新局面,他頂住壓力,果斷率領瓊崖蘇維埃政府機關和紅軍指戰員向母瑞山轉移,開辟革命根據地,保留瓊崖革命火種。1929年8月,中共瓊崖特委召開的內洞山會議重新確立“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瓊崖革命開辟新局面。此后,根據中央要求瓊崖“高舉武裝斗爭的旗幟,堅持斗爭”的指示,瓊崖人民軍隊在堅持武裝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推動革命形勢蓬勃向前。到1931年底,瓊崖紅軍發展到2000多人,掀起了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1933年初,隨著瓊崖紅軍第二次反“圍剿”失利,幾塊主要根據地先后被敵人攻破,紅軍獨立師解體,各級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均遭到嚴重破壞,通訊聯絡和交通被打斷,瓊崖黨組織失去了與中央和省委的聯系,土地革命再次轉入低潮,斗爭進入空前艱苦時期。瓊崖黨政機關干部和紅軍指戰員100多人,在特委書記馮白駒的帶領下,轉戰母瑞山密林深處,在“大地為床、星月為燈、樹葉為被、野菜充飢”的極端惡劣環境中,經歷8個多月血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沒有一人叛變,沒有一人逃跑,最后僅剩25人成功突圍,返回瓊文地區,繼續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瓊崖革命終成燎原之勢。

堅持全面抗戰,成為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全民族抗戰爆發后,根據瓊崖國共兩黨達成的合作抗日協議,1938年12月5日,瓊崖紅軍游擊隊在瓊山縣雲龍墟舉行改編暨誓師抗日大會。改編后的部隊番號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簡稱瓊崖抗日獨立隊,后擴充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轄3個中隊和1個特務小隊,有300多人。黨中央關注瓊崖抗戰,指示:“馮白駒與瓊崖特委應以全島為對象廣泛發展黨,發展武裝……堅決組織全島人民的抗日戰爭。”據此,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在中共瓊崖特委的領導下,緊緊依靠群眾,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堅決打擊侵略者,成為瓊崖抗日先鋒。

面對瓊崖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不斷掀起破壞團結抗戰的反共逆流,中共瓊崖特委、獨立總隊遵照黨中央的“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政治主張,給予堅決的回擊。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在與日軍、偽軍和國民黨頑軍三股勢力的艱難斗爭中,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制定“堅持內線、挺出外線”方針,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取得反“蠶食”反“掃蕩”的勝利。抗戰中,瓊崖抗日獨立縱隊對日、偽軍作戰2200余次,斃、傷、俘敵5800余人,自身也發展到7700多人,解放了五分之三的地區,解放區人口達100萬以上,極大地發展了自己,紅旗越立越穩。

學會打大仗,奪取瓊崖革命最終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瓊崖獨立縱隊在頑強的斗爭中繼續發展壯大。依靠自衛戰爭,先后粉碎國民黨第46軍對白沙發起全面進攻、國民黨蔡勁軍部對瓊崖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和國民黨韓漢英部“三個月‘清剿’計劃”。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和中共瓊崖第五次代表大會決議,1947年10月,瓊崖獨立縱隊在白沙縣紅毛鄉召開首次代表大會。會議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將瓊崖獨立縱隊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簡稱“瓊崖縱隊”),決定加強部隊的正規化建設,提高戰斗力,“學會打大仗”,奪取瓊崖解放戰爭的勝利。

隨著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建成,瓊崖縱隊貫徹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的九月會議精神,為配合全國解放戰場,大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加速瓊崖解放進程,於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發起大規模的秋、春、夏季軍事攻勢,構成瓊崖革命戰爭史上一幅氣勢恢宏的壯麗畫卷。三大軍事攻勢的發動及其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將長期處於戰略防御地位的瓊崖革命武裝斗爭以及解放戰爭引向戰略進攻,瓊崖縱隊作戰水平空前提高,取得了進行較大規模運動戰尤其是攻堅戰的成功戰例和經驗,且大量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了以五指山為中心的瓊崖解放區,為奪取瓊崖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堅實基礎。1949年12月18日,毛澤東發出解放海南島的命令。遵照黨中央的指示,瓊崖縱隊積極接應和配合野戰軍渡海作戰,於1950年5月1日解放了海南全島。此時,瓊崖縱隊發展壯大到2.5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