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陝蘇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域”

作者:邱然 儲連偉    發布時間:2022-05-11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川陝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紅四方面軍帶領川陝邊人民創建的“全國第二大蘇區”。1932年,國民黨政府同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定》后,旋即調兵對鄂豫皖發起大規模的第四次“圍剿”,經過艱苦作戰后紅軍被迫撤離。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由陝南進入川東北的通江、南江、巴中地區,在地方黨組織的支持配合下,開始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為策應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后於1935年3月西渡嘉陵江開始長征。在存續的兩年多時間裡,川陝革命根據地得到快速發展,給蔣介石反動派及四川軍閥以沉重打擊。

第一,取得了一連串作戰的勝利,使革命根據地范圍擴大、紅軍隊伍壯大。1933年6月上旬,紅四方面軍取得反“三路圍攻”勝利后,開展了部隊擴編整訓和各項建設工作,根據地范圍不斷擴大。時值四川軍閥混戰之際,紅軍主動出擊,於8月中旬至10月底發動儀南、營渠、宣達三次進攻戰役並取得勝利,川陝革命根據地進入鼎盛時期,“版圖東到四川城口、萬源,西至嘉陵江,北抵陝西鎮巴、寧羌,南控達縣、渠縣,縱橫四五百裡,面積達4.2萬平方公裡,人口500多萬。”宣達之役之后,“僅數月部隊擴大了二倍以上,四、九、三十、三十一各軍由原來入川時之十二個團擴充到三十五個團。”從1933年10月底至1934年9月中旬,紅四方面軍進行了艱苦的反“六路圍攻”作戰,先后斃傷俘敵軍8萬余人,繳槍3萬余支、炮百余門,擊落敵機1架,取得了紅四方面軍戰史上最大的一次勝利。這一勝利,基本上恢復了宣達戰役后的根據地轄區,並擴大了部分新區。蔣介石和四川軍閥並不甘心失敗,於1934年10月著手布置“川陝會剿”。經過艱苦戰斗,紅四方面軍最終沖破敵人“川陝會剿”,保衛了根據地。

第二,黨政建設加強。紅四方面軍入川后,著手恢復、建立各級黨組織,發展黨員,進行蘇維埃政權建設,改進領導方法。鼎盛時期,建立了中共川陝省委,下設巴中、綏定2個道委,赤北、赤江、恩陽等23個縣委及區委,各鄉建立黨支部,到1933年12月,地方黨員已發展到3萬多人。同時,蘇維埃政權也隨之建立起來,黨領導紅軍和川陝兩地人民群眾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土改、嚴禁鴉片、治理匪亂、開辦學校、婦女解放、婚姻改革、訓練干部等運動,均取得顯著的成效。川陝省委成立后,統一了川陝省地方黨的領導﹔培養了一批與群眾有聯系的地方黨政干部﹔組織與領導了9萬多脫產的地方武裝參加了紅軍﹔動員了上百萬的運輸隊供給了軍隊的給養。總之,黨政建設的加強,在領導打土豪、分田地、干部培養、群眾動員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盡管川陝革命根據地有了較好的發展,但紅四方面軍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曠日持久的戰爭使農田荒廢,根據地物資短缺、補給困難,而戰敗的敵人並不甘心,企圖消滅紅軍。遵義會議后,中央要求派一個師南進以接應中央紅軍北上。為策應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准備西渡嘉陵江,彼時,黨中央和中革軍委根據中央紅軍作戰的實際情況,適時改變了原定立刻渡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計劃,擬在川滇黔邊建立根據地。但因紅四方面軍接到中央政治局和中革軍委的電報,“已若箭在弦上”,非進不可。因為當紅四方面軍主力在陝南作戰時,其他各線敵軍乘隙向川陝蘇區進攻,川陝蘇區的地盤越來越小。紅四方面軍領導人決定,仍按原定目標,於1935年3月底開始強渡嘉陵江。撤離川陝革命根據地后,仍留下300余人,在劉子才、趙明恩帶領下就地堅持斗爭,留下的巴山游擊隊處境極為困難,卻頑強不屈、堅忍不拔,同敵人展開了五年之久的艱苦斗爭。

毛澤東曾在“二蘇大”上評價到,“川陝蘇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域”,“是揚子江南北兩岸和中國南北兩部間蘇維埃革命發展的橋梁。川陝蘇區在爭取蘇維埃新中國偉大戰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義”。川陝革命根據地在策應中央紅軍長征、中國革命戰略轉移的實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促進了西北地區革命斗爭的發展。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建立之前,當地民眾受軍閥、地主等多重封建壓迫,民眾有革命的願望而無革命的條件,與東南各省相比,革命形勢較落后。川陝革命根據地建立之后,大大促進了西北地區革命的發展。這個大發展沉重打擊了西北軍閥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國革命發展不平衡狀況,並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向前發展。

第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對其他革命根據地的斗爭起到了戰略支援作用。川陝革命根據地牽制了川敵,支援了紅二軍團在川黔邊的革命活動,紅二、六軍團會師后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革命斗爭,並促使紅二、六軍團在紅一、四方面軍北上和西進后英勇奮戰,抗擊湘、鄂、川、黔軍閥大部和蔣介石“中央軍一部”,殲滅大量敵人,有力地配合、支援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為紅二十五軍西征及鄂豫陝游擊根據地的創建提供了良機。紅四方面軍西征入川陝時,做了大量群眾工作,沿途播下革命種子,群眾革命覺悟提高,積極支援紅軍。紅四方面軍走后,他們仍然堅持革命斗爭,這些對陝南及周邊地區人們革命熱情的激發作用巨大。

第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對全國紅軍長征的勝利起了橋梁、策應和掩護作用。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的紅四方面軍一直密切關注其他軍隊的動向。強渡嘉陵江,策應中央紅軍北渡金沙江,進入川西南並接應紅一方面軍到達川西北﹔派兵南下接應紅二、六軍團長征,到達川西北並為共同北上作了必要准備﹔在自己也很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為前來會合的軍團籌集糧食、牛羊,趕制衣物,張貼歡迎標語等。物質上支援、精神上鼓勵,為中國紅軍長征勝利,把革命大本營定在大西北創造了條件。

第四,川陝革命根據地培養了大批黨政軍干部,提高了百姓的文化水平,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川陝革命根據地興辦列寧學校、各種識字班、軍事訓練班等,造就了一大批黨政軍干部,提高了百姓的文化水平。他們為根據地的鞏固發展、長征勝利以至於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五,川陝革命根據地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為黨和紅軍落腳大西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了一定准備。紅四方面軍領導認識到建立統一戰線的必要性、重要性,對蘇區廣大群眾、白區的群眾、白軍士兵開展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並利用敵人營壘內部的矛盾,對楊虎城、孫蔚如部積極開展了較成功的統戰工作,對四川軍閥楊森部也開展了統戰工作,但因楊森部沒有誠意而未如願。較成功的統戰工作的開展不僅在當時團結了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打擊了敵人,而且推動了后來與西北軍、東北軍及西南地方軍閥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而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作者分別系四川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