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作者:汪鐵民   發布時間: 2022-06-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在總結新時代政治建設成就時指出:“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証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和保証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重大理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規律性認識和把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科學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形成的歷史必然、展現的特點優勢和巨大功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証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在我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全新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鞏固和發展,展現出顯著優勢和巨大功效,為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系統概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明確提出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則、思路舉措、重點任務。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六個必須堅持”,系統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即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堅持用制度體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增強我國制度優勢和制度競爭力的高度,從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用好憲法賦予人大的監督權、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六個方面,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

拓展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規律性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何把民主價值和理念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需要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找到正確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評判民主的“八個能否”“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標准,概括了我們黨始終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的“五個基本觀點”,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揭示了民主真諦,廓清了“民主迷思”,闡明了我們黨關於民主的立場、觀點、方法,增強了全黨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決心信心,也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這一重要論斷進一步拓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科學內涵、特征優勢和實踐要求,為發揮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

切實實現和保証人民當家作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盼,全面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通過完善制度體系保証人民有序參與治理實踐,充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推動人大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以系統科學的制度體系保証憲法實施,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在黨中央領導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完成了憲法修改的崇高任務,夯實了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擺在突出位置,依法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推動憲法精神深入人心。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証憲法確立的制度、原則、規則得到全面實施。提高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工作質量,堅決糾正違憲違法行為。採取創制性辦法及時妥善處理個別地方人大代表選舉中存在的問題。健全制度機制,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和法治秩序。

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與時俱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環保、防范風險、涉外法治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為各領域改革創新提供更完善的法治保障。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立法制度和體制。既注重“大塊頭”,推進民法典等條件成熟領域法典的編纂工作,也注重“小快靈”,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等。區域協同立法、流域立法、共同立法取得實質性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現行有效法律292件,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法律制度不斷健全。

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法定職責、圍繞重大改革發展任務推進監督工作。增強監督實效,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相關報告,切實解決不便監督、不好監督、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的問題。認真承擔黨中央賦予人大新的監督職責,包括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預算審查監督重點拓展改革和地方政府債務審查監督等。緊扣法律規定開展執法檢查,聚焦突出問題跟蹤監督,打出監督“組合拳”,連續5年開展環保領域法律執法檢查,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把為民用權、為民履職、為民服務落到實處。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關於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35條具體措施,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健全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常委會委員聯系全國人大代表制度,建立與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人大代表座談機制。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組織召開15次列席代表座談會,面對面聽取700多名代表的意見建議。地方人大建立了22萬多個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成為各級人大代表聯系群眾、依法履職的重要平台。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人大自身建設。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和機關黨組切實履行職責,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加強制度機制建設,不斷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制度、工作程序和議事規則,努力打造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機關、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擔負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

發揮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載體作用。保証人民依法行使選舉權利,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台和載體,確保黨和國家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有210多件次法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超過127萬人次提出380多萬條意見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建立22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帶動省、市兩級人大常委會建立立法聯系點5500余個。在執法檢查中,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和基層群眾座談會,擴大人民群眾對監督工作的參與度。

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新征程上,抵御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尤其需要發揮制度的效力和威力。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鞏固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為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始終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新時代人大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証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証。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以科學理論統攬和指導人大工作的理論自覺,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緊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依法履職,擔當盡責。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方向不能變、立場不能變、決心不能變、步伐不能變。必須堅持憲法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把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發揮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功效,把人民當家作主全面體現和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講清楚我國民主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講好中國民主故事。

高舉人民民主旗幟,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黨的領導下,完善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完善人民通過法定途徑、方式、程序參與國家治理各方面各環節工作的制度機制,推進人大協商、立法協商,最大限度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統一於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更加充分地保障人民享有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各項工作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