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隻此青綠,是最好的告慰

作者:鄭學富    發布時間:2022-06-21   
分享到 :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為實現綠化祖國的宏偉理想日夜操勞,通過誦讀董老創作的一首首植樹造林的詩詞,可見他關心、促進祖國綠化事業的赤子情懷。

1964年1月,79歲高齡的董必武在湖北考察,這期間他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林業,思考林業的發展問題。1月9日,董必武離鄂南下。在武昌到廣州途中,他心情很不平靜,不停地注視著列車兩旁的山山水水。當他看到武昌至岳陽段植樹很少的時候,思緒萬千,賦詩:“每農戶年植,十株檜柏鬆。鄂農六兆家,樹增千萬叢。積累至十年,將以億計終。此法最經濟,少費錢與工。”董必武在詩中開創性地提到了林權問題,堅持“誰種誰有”,以提高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在詩中,他還描繪了未來祖國的綠山美景:“為期三十年,滿眼青蔥蘢。樹木皆成材,資利用無窮。”

1月14日,董必武又作詩《鐵路公路旁植樹》,全詩56行,以詩代論,闡述了道路綠化利國利民的重要意義。“路樹美風景,宜有不宜無。若從經濟論,路須與樹俱。路兩邊留地,列樹數行敷。每裡植兩行,可增五百株。加密行加倍,千株裡有余。路裡五十萬,幾億本非虛。如栽速生林,十年成材儲。隨伐隨即栽,新栽補舊除。”其中,該詩對鐵道部也提出了植樹要求:“首先是布局,考慮周為貴。檢查路政時,莫將樹忘記。每年有收益,亦須入會計。……期以三五年,沿路有林帶。員工同認識,蔚成新風氣。”

1964年2月,董必武再次來到廣東省,視察林業先進地區湛江。湛江地區原是缺材少林地區,自然災害十分嚴重,但他們響應“綠化祖國”的號召,大搞群眾性的造林運動,經過七八年的努力,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起了變化。董必武在湛江海濱公園栽下白玉蘭后,又風塵仆仆來到海南視察。2月7日,他滿腔熱情贊美了海南椰子林的壯美和作用,寫下了《椰林》詩:“海畔椰林一片青,葉高撐蓋總亭亭。年年抵住台風襲,干偉花繁子實馨。”2月8日,董必武寫下《椰庄海邊黎民村》:“椰子林中住,幽村樂氣清。日升明向午,潮落靜無聲。蚌蛤尋非遠,雞豚散不爭。社員理生事,集體業心縈。”他通過視察途中的所見所聞,歌頌海南農村的新氣象。同一日,董必武還作《鹿回頭椰庄招待所》一詩:“海聞龍擺尾,山見鹿回頭。椰樹森森立,漁舟渺渺浮。”

“欽輦東行又北行,黃昏前已達昭盟。風沙曾使田廬沒,水草今為農牧生。遍植筆楊防護好,多開爪澮灌淤平。赤峰面貌初更變,萬象欣欣日向榮。”這是1964年6月30日,董必武寫下的《由承德到赤峰》一詩。

1964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董必武不顧年老體弱,同朱德等馬不停蹄地奔赴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等省區視察工作。視察期間,董必武高瞻遠矚,對林業工作,作了許多指示和談話。談到國營林場,董必武指出,固定工人不要太多,太多就成了包袱﹔多用臨時工,降低成本,林場造林用臨時工是一舉兩得的事。7日,前往吉林視察,沿途考察了林業情況,董必武賦詩一首:“吉林有通化,跨渾江為市。山含丘壑多,歲不愁雨水。黍稷甚茁壯,林木尤茂美。地下富蘊藏,開發尚有待。野生諸異物。欲取不勝採。參茸享盛名,葡萄釀芳醴。引人愛勞動,自力精其技。樂園不在遠,黽勉求之是。”

7月9日,視察鬆花湖,看到四周造林和封育起來的林子長勢很好,董必武極為贊賞,賦詩贊道:“出門一笑大江橫,冒雨驅車豐滿行。湖上蕩舟青入眼,四山鬆韻頌升平。”7月12日,在延吉市,對市周圍荒山禿嶺樹木稀少的狀況,董必武提出批評:“南望孤峰帽,東流一帶河。近人山樹少,隔岸野花多。”7月13日,當看到東沙溝林場長勢不錯,但聽聞全區共約18萬立方米木材蓄積量,每年計劃採6萬,3年就要採完。董必武深感不安,指示說,採伐辦法要很好研究,不能採取大面積剃光頭的辦法,必須考慮到森林后續資源,要做到永續永伐,他因此寫詩建議:“東沙遙接枕頭山,已入深深林海間。千百林工勤採伐,伐時應計復生年。”他還指出:“搞些農副業,亦林亦農,子子孫孫長期定居下去,這是國家的根本大計,要在這方面開辟一條路出來。”

“泛舟南北兩湖頭,到處青幽不用求。水碧山青宜入畫,游人欣賞願勾留。”1964年7月15日,董必武和朱德、王維舟一起視察鏡泊湖水電站,泛舟鏡泊湖上,處處碧波蕩漾,秀麗幽靜,美不勝收。於是,董必武賦詩贊之:“眾山環抱翠湖清,水溢泉流波自平。汽艇鼓輪微作浪,身無俯仰任縱橫。”

董必武指出,像鏡泊湖這樣好的條件就應該搞高質量高標准的人工林。但現在這種封育起來的次生林,對水土保持能起很大作用,沒有考慮將來的出材,產量低,質量差,林種不全,未完全達到地盡其利,是美中不足。“山木曾遭日寇焚,人民作主費經營。十年封閉始繁茂,撫育成林伐更生。”7月20日,董必武一行路過帶嶺,參觀了育苗和落葉鬆人工豐產林,表示造林都應該像這塊豐產林一樣高質量高標准地搞下去,為將來木材過關打下可靠的基礎,並寫下:“帶嶺營林已奠基,鬆榆楊柳幼苗培。跡地更新能跟上,逐年千垧樹能栽。”

董必武的詩句意味深遠。如今祖國大地的綠樹蔥蘢、山青水秀,是對他最好的告慰。

(來源:《黨史信息報》2022年3月3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