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從《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看習近平外交思想

作者:王真真    發布時間:2022-06-2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
分享到 :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第一卷、第二卷,在北京圖書大廈上架銷售。本報記者 趙林 攝

核心閱讀

《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第一卷、第二卷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鮮明體現,生動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風范、人格魅力、天下情懷。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我們要結合學習這兩卷外交演講集,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第一卷、第二卷近期在全國發行。這兩卷外交演講集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間在國際場合的演講、講話、致辭、發言等136篇,集中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外交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認真學習這兩卷外交演講集,對於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風范和歷史擔當,推動我國外交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緊扣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設計師,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牢牢把握中國和世界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積極推進重大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領導中國外交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逐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推動我國外交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輝煌成就。這兩卷外交演講集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層次,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和實踐創新。

增強戰略自信,牢牢掌握本國發展進步的前途命運。“四個自信”是我們的力量之源和信念之基,代表了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國際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視頻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堅定制度自信,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堅定支持各國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治理模式。絕不允許外部勢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地區國家內政,把本國發展進步的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確的,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致力於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聚焦重點、深耕細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准、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共同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促進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在這兩卷外交演講集中,“合作共贏”一詞頻頻出現。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鄭重宣布,無論中國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這對中國有利,對亞洲有利,對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中國和平發展的信念。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合作不要對抗,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合理關切。

推進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我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運籌大國關系,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穩定周邊戰略依托,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整體合作機制實現全覆蓋。黨同世界上五百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經常性聯系,深化政黨交流合作。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講話指出,我們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在和平安全、經濟社會、生態文明、氣候變化、文明交流等領域全面闡述中國理念和主張,建設性參與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決,在氣候變化、減貧、反恐、網絡安全和維護地區安全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國外交的神聖使命。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和決心不會變。中國不覬覦他國權益,不嫉妒他國發展,但決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自己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任何國家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中國將繼續妥善處理同有關國家的分歧和摩擦,在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努力維護同周邊國家關系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大局。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一方案,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和人類前途命運的深邃思考,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世界胸懷,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豐富,概括起來說就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重要場合的講話中,集中對這五個方面的內容作了全面系統的闡釋。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致辭指出,中國願繼續同各方攜手努力,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擔當,倡導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共同促進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寧,共同創造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和平是人類共同願望和崇高目標。國家之間要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各國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

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提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安全威脅,單打獨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別國的動蕩之上,他國的威脅也可能成為本國的挑戰。“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摒棄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反對以犧牲別國安全換取自身絕對安全的做法,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實現普遍安全。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世界各國人民應該同舟共濟,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零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共同推動世界各國發展繁榮,讓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就強調,我們要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攻堅克難,致力於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9年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等對文明交流互鑒問題作了集中闡述,強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為了共同的未來,我們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完善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

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喚大胸懷。習近平總書記科學把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崇高使命任務,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密集開展元首外交,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中國外交展現出與時俱進、擔當有為、開放包容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我國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影響力,主要體現在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彰顯我國外交獨特風范上。在外交場合,習近平總書記注重繼承和弘揚黨的對外工作和新中國外交傳統,從中國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類共同福祉出發,踐行大國擔當,有原則、重情誼、講道義、謀公正,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聲望。我國通過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等重大國際會議,發揮主導引領作用,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元首外交戰略引領下,中國提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眾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物資援助、醫療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為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作出中國貢獻,為實現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中國機遇,為維護國際公道正義注入中國力量,進一步彰顯負責任大國國際形象,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我國國際感召力顯著提升。感召力,主要體現在國際社會對中國倡議、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廣泛認同上。作為中國“首席外交官”,習近平總書記胸懷世界、心系人類進步事業,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義出發,在處理當代國際關系、完善全球治理、全球減貧事業等方面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順應時代潮流提出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等倡議和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世界謀和平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的集中體現,受到各方普遍歡迎和高度評價,被寫入聯合國決議,產生了深遠的世界意義和廣泛的世界影響。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下,習近平總書記推動“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在一系列外交場合提出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亞洲命運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和論壇,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應對全球挑戰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共同發展凝聚全球共識與合力,產生了日益強大的國際感召力。

我國國際塑造力顯著提升。塑造力,主要體現在中國對國際環境、國際格局、國際秩序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上。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上首次全面闡釋我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2021年初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多重危機疊加的全球局勢提出了系統方案。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在塑造國際環境、國際格局、國際秩序上獲得了空前威望。中國繼承並創新了國際合作機制,創造性打造“金磚+”機制、中國—中東歐合作平台等,積極推動全球治理。倡議成立亞投行,是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推動完善現有國際經濟體系、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建設性舉動,有利於促進各方實現互利共贏。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6月23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