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1888年美國之行新探

——基於調查研究的視角

作者:王浩    發布時間:2022-07-22   
分享到 :

摘 要:

恩格斯1888年美國之行,以旅行之名,行“調查研究”之實,在飽覽新大陸壯美的自然景觀的同時,堅持求真務實,見微知著,積極主動地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對美國的資本主義和工人群眾生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實際考察,以便更加准確、全面、深刻地了解美國社會主義運動情況。這些實踐活動,在無形中有力地彰顯了恩格斯跨越時空的革命理想、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縝密系統的思路方法和寬廣包容的人文情懷。

自19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馬克思、恩格斯送別了約·威德邁和弗·阿·左爾格等最早的一批共產主義者遠涉重洋,去北美大陸之后,他們與美國工人運動領導人的聯系,從未間斷過。馬克思在世時,恩格斯就希望能和馬克思一起到美國去走一走,親自考察一下這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但一直未能如願以償。幸運的是,經過周密安排和精心計劃,恩格斯終於在1888年順利成行。這次美國之旅歷時50多天,給恩格斯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倫敦,他給朋友寫信說:“我對美國很感興趣,這個國家的歷史並不比商品生產的歷史更悠久,它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樂土,應該親眼去實際看一看。我們通常對它的概念是不真實的,就象任何一個德國小學生對法國的概念一樣。”

毋庸置疑,恩格斯的美國之行,是極大地增進了其對美洲、對美國、對資本主義社會、對美國工人運動以及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與理解。其中,關於資本主義新變化的認識,或許正是恩格斯晚年一系列思想變化的基點。在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資本主義在當時相對和平的環境中,呈現新的動向。也正是在這一期間,恩格斯通過考察和游歷歐美各國,整理和出版《資本論》,深入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境況和主要矛盾,從組織形式、技術條件、階級關系、資本邏輯和危機形態等多方面,對資本主義新情況和新特征作出一系列針對性的論述。更值得關注的是,后來在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還在法國巴黎親自組織召開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共有包括美國在內的22個國家39名代表出席,正式宣布第二國際誕生,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使社會主義運動由北美、西歐擴展到東亞、東歐和拉美等地。從上述意義來看,對恩格斯的美國之行,進行更加深入的系統性研究,無疑是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一百多年來,恩格斯這一段經歷,似乎還未曾獲得足夠的重視。筆者在廣泛閱讀多個版本《恩格斯傳》,以及研究收錄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札記片段、相關文章與信件的基礎上,利用文本分析法進行深度解析,力求勾勒出此行全貌,並從調查研究的視角嘗試給出新的解讀。

一、1888年恩格斯美國之行基本情況

1888年8月8日下午5點鐘,68歲的恩格斯乘坐“柏林號”輪船從英國的利物浦港啟程,開始了橫渡大西洋的美國之行。為了避開報刊記者和其他人的來訪,這次旅行是化名進行的。

1888年8月17日,恩格斯一行順利抵達紐約。在紐約這個全美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住了幾天,然后又在霍布根(左爾格那裡)住了一星期,在那裡會見了老戰友左爾格和英國工人運動活動家哈尼的夫人,還會見了威士涅威茨基夫人。

1888年8月27日,恩格斯一行乘火車前往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的最大城市波士頓。波士頓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的城市之一,恩格斯在那裡住了一星期左右,順便參觀了附近幾個城市,其中包括劍橋和康克德。

恩格斯非常關注美國的政治和社會文化治理。8月31日,恩格斯給左爾格寫信,“昨天在康克德,參觀了感化院和市容。二者我們都非常喜歡。在監獄裡,犯人看小說和科學書籍,成立了俱樂部,開會沒有獄吏參加,每天吃兩次肉和魚,而且面包隨便吃。那兒每個工作場所有冰水,每間牢房有自來水,牢房還挂圖片等東西,犯人穿的和普通工人一樣,能夠正眼看人,沒有一般罪犯那種有罪的模樣。這是在全歐洲看不到的,歐洲人正象我對院長說的,沒有足夠的勇氣這樣做”。

1888年9月2日,恩格斯一行從波士頓乘火車去位於五大湖地區有水牛城之稱的布法羅,在那裡休息了五天。期間,他們游覽了聞名遐邇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那裡的自然美景使恩格斯陶醉。

恩格斯一行游覽得很開心。美麗的山脈、湖泊、激流、險灘,他們都不放過,爬山、涉湖、在河裡流淌,在新鮮的空氣清新的微風裡一洗都市的塵埃,多麼愜意多麼自在啊!9月4日,恩格斯在紐約州斯賓塞大廈,致信左爾格:“我們星期日早晨到這裡以后玩得很痛快。這裡的大自然美極了,空氣十分新鮮,吃的東西極好,黑人侍者很有風趣,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還會想要什麼呢?雖然水很多,現在還沒有蚊子。我們放棄了去石油區的旅行。是不是去芝加哥,大概今天可以決定。”

接著,恩格斯一行乘輪船沿著安大略湖駛往聖勞倫斯河,順流而下,參觀了加拿大的多倫多、侯普港和金茲頓等城市,並於9月9日到達加拿大的蒙特利爾。

1888年9月11日,恩格斯一行從蒙特利爾乘火車回到美國的普拉茨堡,立即在下午一時出發去阿德朗達克山脈,他們乘坐一輛舊式馬車,游覽了海拔2000英尺的阿德朗達克山脈。那裡懸崖接天,意境超然,仿佛神游萬仞,別有一番情趣。恩格斯在《美國旅行印象記》中寫道:“凡是想嘗一嘗三十年戰爭時期在歐洲旅行的滋味的人,都應該到美國隨便哪個山區去一趟,旅行到鐵路線的終點,再從這裡坐鄉間馬車到野外去。我們四個人就這樣到阿德朗達克山脈去游覽了一次,我們從來也沒有像坐在這輛馬車的頂上那樣哈哈大笑過。一輛樣式無法形容的舊的破馬車,有名的古代普魯士拖車跟它比起來,就像是豪華的轎式馬車了,車頂上和車廂裡有六個或九個那樣的坐位,這就是所謂馬車。還有那公路,對不起,那簡直不是公路﹔我們也很難管它叫路:上山和下山,有兩道車輪走過的痕跡深深陷在沙質的粘土裡……”

1888年9月15日,恩格斯一行乘輪船經香普冷湖和喬治湖到沃耳巴尼,再乘輪船沿哈德遜河回到紐約。

恩格斯給《芝加哥工人報》寫信致歉:“很遺憾,我在美國短期旅行期間,沒有能夠去芝加哥親自拜訪貴報編輯部。為此,請允許我向你們表示歉意”。恩格斯還給《紐約人民報》編輯部寫信致歉:“我本來打算在美國短期旅行結束的時候親自拜訪貴報編輯部。但是,遺憾的是,在乘“紐約號”離開之前,我在紐約逗留的時間太短,我的這個打算不能實現了,因此請你們多多原諒。”901888年9月19日,恩格斯還同《紐約人民報》代表進行了一次談話。原本,恩格斯並不願意同在美國的德國社會主義者組織的許多代表會晤(他對這些組織持否定態度),並且竭力避免同新聞界代表的任何接觸。但是,《紐約人民報》的編輯約納斯獲悉恩格斯留在紐約之后,就派第一國際過去的活動家泰·庫諾作為他的代表往訪恩格斯,結果就有了這一次的談話。談話是在該報發表的,談話全文預先沒有同恩格斯商量過。這篇看來恩格斯沒有異議的談話,后來在10月13日曾轉載於《社會民主黨人報》685-686。

1888年9月19日,恩格斯一行乘坐當時最大的遠洋客輪“紐約號”離開美國。在輪船上,恩格斯給海爾曼·恩格斯寫信,“我們的旅行是非常愉快、有趣和有益的”91。9月28日清早,恩格斯一行在愛爾蘭靠岸,十二時到達昆茲敦,9月29日早上到利物浦,晚上回到倫敦。這次旅行給恩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在給左爾格的信中,恩格斯指出:“從美國到加拿大的變化是令人驚奇的。起先覺得又到了歐洲,然后又以為到了一個顯然在退步和衰敗的國家。在這裡可以看到:為了迅速發展新興國家,多麼需要有美國人那種狂熱的事業心(在資本主義生產為基礎的前提下)﹔在十年以內,這個沉睡的加拿大被兼並的條件將會成熟,那時曼尼托巴等地的農場主自己就會要求這樣做。這個國家在社會生活方面本來就已經被兼並了一半:旅館、報紙、廣告等等全是美國式的。盡管會有抵抗,會有阻擋,但是灌注美國佬精神的經濟必要性將會表現出來,並將消除這條可笑的邊界線,一旦這樣的時候到來,連約翰牛也會表示贊同。”

二、1888年恩格斯美國之行具有鮮明的調查研究特點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進行了長期的革命實踐、社會調查和理論研究,深入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規律。也正是因為馬克思恩格斯深入調研、深入思考、上下求索、主動出擊,才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來面目,才真正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1888年恩格斯美國之行,事實上也是深深地打上了調查研究色彩,恩格斯似乎是在“不經意”之中對美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與生活方式,進行了多形式多類型的實証考察,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准備充分,計劃周密

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准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或許德國的一貫嚴謹風格使然,恩格斯的美國之行,也是提前進行周密策劃,而不是一時沖動、率性而行的。

作為《紐約論壇報》一系列封面文章的作者,馬克思和恩格斯長期以來對美國奴隸制、南北戰爭、1857年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和美國股份制公司興起等進行了細致的觀察,他們對美國的快速工業化,以及美國在世界經濟、政治和軍事領域中的力量崛起印象深刻。但是,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凡事都應當經過調查研究,仔細辨別,才能弄清楚真相。為更好地推動世界工人運動發展,晚年的恩格斯雖然已經做到了足跡遍及歐洲,但他還是希望到美洲考察一番。恩格斯美國之行可謂准備充分,在地點選擇和住宿安排上,也都事先約定好。參觀的城市非常有代表性,紐約、波士頓、布法羅還有加拿大的多倫多、侯普港和金茲頓等。

(二)敏銳觀察,多聽多看

調查研究,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1888年之行中,恩格斯深入考察了美國的風土人情,他幾乎是利用一切機會開展調研,留意方方面面信息,哪怕一句話都能引起他的關注。需要指出的是,恩格斯是杰出的語言大師,具有顯著的語言優勢:他通曉歐洲各國語言,能用12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能閱讀20種文字。在“柏林號”輪船上,他到處都很活躍,無論在一小伙人中或在一大群人中都是中心人物。旅行途中,恩格斯第一次遇到一大群美國人,他后來寫信指出,“他們大多數是很可愛的人,有男有女,比英國人容易接近,有時談吐過於直率一些,而在其他方面,就跟任何地方穿著較好的人們差不多”。“年輕一些的女人尤其給人一種天真的印象,這在歐洲隻有在小一些的城市裡才可以看到。……我的美國旅伴們也繼承了一點日耳曼種族所固有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笨拙,還完全沒有克服掉。總之,我對美國人的第一個印象無論如何說明不了他們對歐洲人的民族優越性,也無論如何說明不了他們是一個嶄新的、年輕的民族典型。相反地,我倒有這樣的看法:他們是仍然頑固地堅持著繼承下來的、在歐洲被認為是過時了的小資產階級習慣的人﹔在這方面,我們歐洲人同美國人相比,就跟巴黎人同外省人相比一樣。與加拿大不同。”

恩格斯深度觀察了新大陸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習俗,他指出,“房屋連接在一起,但是內部有地毯和鋼琴﹔甚至資產階級的美國佬同封建的加拿大人相鄰而居﹔紐約附近田園畫似的霍布根和昆虫。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生活和英國相反。隻有臥室是私人的,而且也不完全是這樣。———大廳、賬房、辦公室、女客廳,暖氣裝置使得冬天也沒有必要關閉房間,因而這件事也就不用做了。旅館裡到處有人走來走去。室內設備甚至是超時代的”。恩格斯還指出,“原籍法國的加拿大人確實是由於革命而離開法國的,他們保留了在征服時得到保証的封建主義———他們走向衰落,———尼亞加拉對面的衰敗景象,無人居住的房屋、橋梁,等等,———遷往新英格蘭,他們在那裡佔去中國人的位置———原籍英國的加拿大人也是落后的,在多倫多也有許多陳舊房屋”。

旅行途中,恩格斯重點考察了維系著工業社會命脈的交通運輸等重點基礎設施,他關注了早期的洲際運輸工具———遠洋輪船,他指出:“紐約號”完全是騙人的,海面平靜的時候當然很平穩,但是它一搖晃起來,就不能很快恢復原狀。而且那些機器糟糕透了,有一部機器恐怕連一半的功率都沒有發揮,另一部由於超載,時刻出毛病。我們航行沒有一天超過三百七十浬,有一次隻有三百十三浬。對於新大陸的內河航運,恩格斯也有切身體驗。當然,恩格斯更關心陸路交通運輸,他認為美國是對照鮮明的國家:鐵路多於公路,而后者卻很糟糕。上面是良好的空中鐵道架於天橋上,下面則是很壞的馬路。“鐵路不好,旅客列車慢,在布法羅晚點和候車,在車站停車時間長得不可思議﹔白天列車少﹔大轉彎,所以車廂長﹔由於枕木的彈力和振動,車廂搖擺,暈車。”“馬的情況也不比人的情況好:有良種的成分,但還沒有完全形成良種。多數馬比英國的輕快———在加拿大還全是英國種。”

旅行途中,恩格斯還深入考察了新大陸壯美的自然與生態景觀,他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是掠奪性的經營。阿德朗達克山脈那裡在濫泛林木———而其他地方又沒有明材林木(也許山羊島是例外)。恩格斯還指出,美國體現了純粹資本主義方式,嚴格地實事求是地簽訂業務合同。沒有“任何小費。那些在我們看來沒有小費就不行的地方,給小費的人馬上會被看作沒有經驗的年輕人而被敲竹杠”。此外,恩格斯還關注了和意識形態領域緊密相關的報刊活動與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情況,他指出,“在這兒,我們很少聽到關於歐洲的情況,僅僅從《紐約世界報》和《先驅報》上看到一些”。

(三)求真務實,深度思考

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與辯証法是不可分開的。生產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分析資本主義實質的理論基石,美國之行中,恩格斯勤於思考,精於思辨,帶有鮮明的問題導向,能夠抓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相關的前沿性、全局性、長遠性的大問題。他以進步的時代精神和銳利的歷史眼光,清晰地洞察19世紀末的自然科學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由於資本主義在生產領域取得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突破,資本主義現階段的擴展,甚至比革命的反抗更有力量。新技術和新工業不僅是物理學史乃至人類文明進步的裡程碑,更影響到以重工業崛起為標志的產業組織形式、資本積累方式、階級矛盾樣態等資本主義階段性特征的變化。與此同時,恩格斯還善於吸收信息,對所看所感,及時進行認真的匯總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比如在1888年10月15日,恩格斯致信尼古拉·弗蘭策維奇·丹尼爾遜,“因為我在八、九月份去美國旅行,現在剛回來……而且,根據我聽到的全部情況,美國細紗工和織布工的工資名義上較高,實際上和英國的細紗工和織布工的工資完全一樣﹔可見他們的工資應該是每星期大約五、六美元,相當於英國的十二到十六先令”。在對美國資本主義生產生活的實際觀察中,恩格斯以科學的態度,省思了他與馬克思在1848年前后所作的“資本主義即將崩潰”的判斷。1888年赴美國旅行之前,恩格斯側重於論述美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進性,他曾指出,“在美國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上,沒有中世紀的廢墟擋路,有史以來就已經有了17世紀孕育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因素,在這10個月中工人階級就經歷了本身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但是,這一切還只是一個開始。工人群眾感到他們有共同的苦難和共同的利益,必須作為一個與其他階級對立的階級團結起來﹔為了表達和實現這種感覺,要把每個自由國家為此目的而預備的政治機器開動起來,———這僅僅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尋找醫治這些共同苦難的共同藥物,並把它體現在新的工人政黨的綱領中。運動中最重要、最困難的這一步,在美國尚待完成”,“一個局外觀察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原料必定鍛造出美國工人運動的未來,從而鍛造出整個美國社會的未來”﹔旅行之后,他更側重於論述美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性。1891年3月,恩格斯在為馬克思的《法蘭西內戰》所寫的導言中說“正是在美國,我們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本來隻應為社會充當工具的國家政權怎樣脫離社會而獨立化……而國民卻無力對付這兩大政客集團,這些人表面上是替國民服務,實際上卻是對國民進行統治和掠奪”。在1891年10月24日的信中,恩格斯又提到,“我的確相信美國的運動又在衰退著。在美國,一切都是起伏不定地前進的。可是每起來一次,結果總是取得一些勝利,所以畢竟還是前進的,當時機成熟的時候,美國的運動會非常迅速而有力地向前發展,不過還得一些時候才有可能。哪兒也不會發生奇跡”。在1892年1月6日的信中,恩格斯不再認為美國的工人運動能夠趕超歐洲,“在美國你們的運動是起伏不定地前進的,不斷地引起失望,因而很容易產生悲觀主義”。在1893年3月14日寫給弗·維森的信中,恩格斯認識到美國工人階級取得政權是很遙遠的事情,他明確指出“工人運動的最近目標就是由工人階級為工人階級爭取政權”,“但正是美國距離這一目標還很遙遠”。

(四)系統歸納,撰寫文章

調查研究,包括調查與研究兩個環節。把考察的結果寫成文字,這標志著考察的結束,但又是整個考察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恩格斯顯然是打算寫一篇專門敘述他這次旅行的文章,想在這篇文章中較詳細地評述美國的社會政治生活,指出其特點,即這個年輕的資本主義國家所特有的、明顯的社會差異和矛盾。只是由於恩格斯在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等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時間精力有限,他最終並未能實現這一意圖。盡管如此,旅行期間恩格斯仍然盡可能地有意識地收集相關資料,並記寫札記片段、撰寫相關文章與信件,比如后來被收錄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美國旅行印象》《美國和加拿大旅行札記》和《致勞拉·拉法格的信》等著作。在這些珍貴的手稿中,恩格斯圍繞生產動力、經營方式、資本邏輯、階級關系和危機形態,全面、客觀、批判地闡釋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圖景,從而為作為理論形態、思想形態和實踐形態的馬克思主義的守正創新開辟了廣闊空間。在文章中,恩格斯是這樣評介美國的,“我們通常都認為,美國是一個新世界,新不僅是就發現它的時間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這個新世界由於藐視一切繼承的和傳統的東西而遠遠超過了我們這些舊式的、沉睡的歐洲人﹔這個新世界是由現代的人們根據現代的、實際的、合理的原則在處女地上重新建立起來的”。恩格斯指出,“美國人———這不是民族,而是內戰時期由於共同行動的需要而聯合起來的五六種不同的人和這樣一種感情,即在他們當中蘊藏著二十世紀偉大民族的天賦”。同時,恩格斯也明確指出,“美國人不善於享受。美國人不善於走路,他們要麼快速奔跑,要麼無事閑逛。外省人土生土長的穩健的小資產者、小城市的居民和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的小農形成支柱。這種小資產者到處都表現出自己的遲鈍性,而同時又形成瘋狂投機的堅實基礎,完全像瑞士人,同瑞士人有明顯的相似之處。美國人的作風令人討厭。暴發戶———民族特性。有教養人的共同特點是保持自信的姿態,其他人的特點———至少是自負,或達到固執程度的剛愎自用。恩格斯還指出,紐約———港灣———美景———由於得天獨厚而預定成為資本主義生產的中心”。紐約對資本主義生產的首府來說佔據著少見的最優越地理位置。總的看來,恩格斯在文章中給了美洲新大陸有關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社會文化以准確客觀的評價,而這些都是當時美國的社會情景、民間心態與自然風貌的寫真,是后人研究美國近代歷史的寶貴資料。

三、結語

調查研究是共產黨人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在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如今,恩格斯逝世已經一個多世紀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恩格斯的名字依然在世界上受到人們的尊敬。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歷史情境中,重溫恩格斯等歷史偉人的調研實踐和認識理路,對深化當代資本主義運動規律的研究,對於繼續推動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應當說仍然是有重要時代價值的。當然,受制於文本與史料的有限性,本文還不能說已充分展現了1888年恩格斯美國之行的全貌,但即便如此,既有的材料,已經能夠從多個側面,反映出這次奇特的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以及一代偉人恩格斯在社會實踐中所表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情懷與風范。就此而言,對於當代人、后來者而言,至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是要學習恩格斯嚴謹細致的調查態度、縝密系統的研究方法。恩格斯博學、強辯,善於考察,勤於實踐,在行事中細致入微,考慮周到。美國之行,以旅行之名,行調查研究之實,恩格斯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十分周全,把每個過程都設計得十分精密,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對美國的資本主義和工人群眾生活進行實際考察,又在客觀上實現了宣傳推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效果,這些感人的、真實的經驗和方法,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我們學習恩格斯,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入實際、了解實際,掌握好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是要學習恩格斯不畏艱難、意志堅定、勇於並善於調查研究的精神品格。恩格斯的美國之行其實是相當艱巨的,有過兩次強烈的風暴,除最初兩天以外,海上風浪一直很大。船上的蚊子也很多,恩格斯在輪船上曾點數被蚊子叮咬的傷痕竟有68處之多,他開玩笑說,“8月23日那一天我在紐約和蚊子干了一仗,這些蚊子是比德國所有的經濟學教授還危險得多的敵人”﹔水土不服也是一種考驗,恩格斯身體日漸衰弱,視力減退有慢性結膜炎,恩格斯后來寫信指出,“我在紐約時確實感到身體很不舒服,哪兒都沒法去。您知道,我到那裡時患了重感冒,威士涅威茨基醫生還發現我得了支氣管炎。我的病情不但沒好,反而壞了,此外,我的胃又開始鬧病,因此好象是把海上沒有犯的暈船病,帶到陸上來犯了。……甚至也許會在某個遙遠的地方倒下起不了床”。誠然,一路上困難有很多,但恩格斯仍然毫不動搖、不畏艱難,順利完成了這次奇妙的“調查研究”。事后,他甚至還想隔年再來美國進行旅行。恩格斯的這些社會實踐,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者不畏艱難、勇於戰勝困難的精神。為此,我們學習恩格斯,就要認真學習他勇於擔當作為、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的品格。

三是要學習恩格斯在探究新大陸過程中所體現的開放包容、兼容並蓄的人文情懷。恩格斯信仰堅定,大愛無疆。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恩格斯事實上是對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有著深刻的認識的。他始終是懷著極為誠摯的熱情,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探究新大陸真實的生活實際。作為深諳歷史辯証法的思想家,恩格斯的思想是具有強烈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他以馬克思主義原理深刻剖析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存在,以人的解放的最高追求來審視不斷發展變化中的資本主義,又根據對資本主義的新理解,在歷史進步的邏輯中指明作為人類“新的歷史紀元”的共產主義運動的時代方位。我們學習恩格斯,探索真正的解放路徑,就要繼續胸懷天下、擔當盡責,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一道,合力謀發展,一起向未來。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研究員)

(來源:《古田干部學院學報》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