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碧華:甘當“燃燈者”

作者:孫迪    發布時間:2022-08-02    來源:《黨建》雜志
分享到 :

1988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鄒碧華來到上海,開啟了他26年的司法職業生涯。當鄒碧華第一次把當上法官的消息告訴遠在江西老家的母親時,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母親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做一個有良心的法官。母親的這句話,成了他一輩子的堅守。

鄒碧華,1967年1月生,199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依法公正審理了上海社保基金追索案、北方証券破產案等一大批全國矚目的重大疑難案件。在司法改革中,他更是一馬當先,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

鄒碧華的微信名叫“庭前獨角獸”。獨角獸是一種能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的神獸,是中國傳統法律與公正的象征。專業是公正的前提,而鄒碧華所追求的並不止於個案的公正。“一個案子的處理不僅要公平,還要讓當事人能從中感受到司法的溫暖。”這是鄒碧華對公正新的詮釋。

2009年,一個5歲的小孩身患白血病,卻被親生父母狠心拋棄。無錢為孫子看病,走投無路的爺爺奶奶來到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要以孩子的名義起訴他的親生父母。當時,全國還沒有未成年孩子告親生父母的案例,所以長寧區法院遲遲無法立案。得知情況后,時任長寧區法院院長的鄒碧華帶著立案庭法官開了兩天會,研究法條,最終決定立案。“法律的精神是保障孩子的權益,不要被僵硬的法條所束縛。”鄒碧華說。最終,案件迅速開庭,法院判決孩子的父親將名下房產劃歸孩子作醫藥費,孩子得到及時救治。

2014年6月,上海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地區,身處司法改革一線的鄒碧華勇當司法體制改革探路先鋒,力求最佳實施方案,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鄒碧華參與主持起草《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先后召開15次座談會,歷經34稿。為了落實司法責任制,解決長期以來責任難落實、責任難追究的問題,鄒碧華提出:一定要進行可視化管理,把審判權力的運行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看得見﹔一定要制定法官的權力清單,堅決糾正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現象。為了落實人員分類管理制度,他堅持擇優遴選法官,一定要把優秀的人才遴選到法官隊伍中來,絕不搞論資排輩、絕不搞一刀切、絕不網開一面。有人善意提醒他,司法改革涉及很多人的利益調整,還是悠著點。但他直言:做改革,怎麼可能不觸及利益,怎麼可能沒有爭議呢?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們要學會擔當。在黨的航船上,我們要做“水手”,而不是“乘客”。作為一個共產黨人,除了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沒有個人利益。

2014年12月10日,積勞成疾的鄒碧華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47歲。

習近平總書記評價鄒碧華是“燃燈者”。 “燃燈者”就是點亮信仰之光,堅守共產黨人的追求﹔就是發揚奉獻精神,時時刻刻為人民利益著想﹔就是敢於擔當、勤政敬業,用鐵的肩膀扛起應該肩負的擔子。我們要學習鄒碧華甘當“燃燈者”的精神,樂於奉獻、銳意進取,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