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馮俊    發布時間:2022-08-11   
分享到 :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圖為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風貌。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實現途徑,是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現代化理論的創新發展。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鴉片戰爭以后,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成為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落后就要挨打,從那時起,救亡圖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從洋務運動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都是想使中國實現現代化。但是,無論封建買辦的現代化還是新興資產階級的現代化,都成為鏡花水月,化為泡影。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后,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不斷進取,成功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在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之后,又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盡快地使我國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從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到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搞“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我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程中曾經走過彎路,有過曲折和教訓。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必須要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應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地改,不應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相反還需要堅定地堅持下去。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等方面必須毫不動搖。我們要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更加注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科技創新方面更加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繼續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

我們的現代化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例如實現現代化必須要依靠科技創新、必須跟上工業革命的潮流等,但是中國式現代化又有適合中國國情的鮮明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從世界范圍來看,到目前為止,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國家總人口也隻有大約10億。而中國共產黨帶領14億多中國人民擺脫了貧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准計算,我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准,我國減貧人口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特別是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中國式現代化是要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不要窮的越窮、富的越富、兩極分化的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要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不是要成為物質富足、精神貧乏的暴發戶,而是在物質和精神上共同富裕,在科技和文化上共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西方有些國家曾經走過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也有過這方面的教訓,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不是靠當海盜或去海外殖民地掠奪別國財產來搞本國的現代化,而是靠中國人自己的勤勞智慧和汗水拼出來、干出來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既沒有照搬西方現代化的老路,也沒有重復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現代化的道路,而是結合中國國情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這讓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找到了一條可學習可借鑒的道路。這充分說明,搞現代化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

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明確階段性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956年,毛澤東就提出,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我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連續幾十年持續不斷地制訂中長期計劃和發展規劃,逐步形成了“黨中央提出規劃建議、政府編制規劃綱要、全國人大審議批准”的國家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機制。

1987年春天,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時提出了中國未來發展“三步走”的想法。1987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三大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提出了新“三步走”發展戰略,即: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並闡述了“中國夢”的概念,“中國夢”生動形象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2013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將這兩個時間段奮斗目標的表述進行科學概括,明確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提出分兩個階段安排的戰略目標: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安排將“基本實現現代化”提前了15年,並且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加進了“美麗”二字,增加了生態文明的內涵。

新發展階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的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進入新發展階段之后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別是在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之后,承擔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勇毅前行、開創新局的歷史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是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將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時,我們必須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大勢,科學把握我們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時,我們要把握和運用好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提升我們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解決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偉大自我革命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制度體系中的根本領導制度,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為重要的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是因為我們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科學分析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隻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行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才能變成美好現實。

打鐵必須自身硬,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先就要把黨自身建設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我們黨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歷史這麼長、規模這麼大、執政這麼久,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裡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經過百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我們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也是能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總結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深入推進管黨治黨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

(作者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8月1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