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歷史決議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者:張神根  唐莉    發布時間:2022-08-19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黨的歷史上關於歷史問題的三個決議,都是在黨的歷史重要關鍵節點,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科學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基礎上,開創並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文獻,在黨的理論創新、理論創造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基礎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新的概括和評價,在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理論創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提出“兩個確立”這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政治論斷

第三個歷史決議提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第三個歷史決議作出這樣的政治論斷,具有深厚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的治國理政實踐中,習近平同志作為黨、國家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他提出的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斗目標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偉大斗爭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事實上已經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

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看,確立黨的領導核心並維護核心的權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黨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克敵制勝的寶貴經驗。從2016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並鄭重寫入全會文件《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到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庄嚴寫入黨章﹔再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看,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始終堅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的重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個基本觀點。“兩個確立”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自覺實踐,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發展。

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看,“兩個確立”是順應歷史趨勢、把握時代大勢、反映人民心聲,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明確“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第三個歷史決議的突出歷史貢獻。

二、豐富和發展了對重大時代課題的回答

第三個歷史決議提出,習近平同志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這就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個重大時代課題,發展成3個重大時代課題。

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對以上3個重大時代課題都進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此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進行新的偉大實踐偉大探索,取得新的成就、實現新的突破。

在回答堅持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創造性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科學判斷﹔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等,實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躍升。

在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方面,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提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等,深化拓展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科學內涵,進一步明確了回答這一重大問題的路徑選擇、重要原則、戰略安排。

在回答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方面,針對黨內存在的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和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等問題,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針對一度出現的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明確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等等,指引開辟了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新境界。

第三個歷史決議將我們黨回答的重大時代課題由黨的十九大概括的1個發展成3個,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性貢獻和歷史性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三、科學闡明理論內涵和重要地位

第三個歷史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這一論斷,科學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和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大大深化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規律的認識。這一思想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結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一系列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創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應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植根於中國大地和中華民族歷史,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它以中華文明為源頭活水,從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繼人文精神、道德價值、歷史智慧的精華養分,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起來,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典范。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都提出了許多標志性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它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為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我們黨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歷史性飛躍,來高度評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1997年黨的十五大首開先河,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它的主要創立者是毛澤東,我們黨稱之為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它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我們黨稱之為鄧小平理論。在這之后,我們黨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又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對此進行了新的理論概括,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胡錦濤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總體上屬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進一步進行概括和評價,在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基礎上,明確肯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高度評價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

四、用“十個明確”對核心內容作出新概括

第三個歷史決議科學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由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八個明確”概括為“十個明確”,並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

第一個明確,由原第八個明確的部分內容調整而來,並增加: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第二個明確,增加: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三個明確,增加: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第四個明確,將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五位一體”具體化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布局“四個全面”具體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第七個明確,新增的具體內容為: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第九個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增加: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第十個明確,由原第八個明確發展而來,增加: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由上可見,無論是新增的條目還是原條目新增的內容,反映的都是近些年黨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進行理論探索、實踐探索取得的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全黨指導思想的深邃思考和不懈探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五、從實踐層面13個方面分領域揭示原創性理念和思想

第三個歷史決議通過“十個明確”的概括、總結,豐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此外,又從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成就,並重點概括了其中的原創性理念和思想。由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了從理論核心的“十個明確”,到方法層面的“十四個堅持”,再到實踐層面的13個方面,由內到外層層推進的完整結構。這13個方面分領域的概括,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其原創性理念和思想比比皆是,以下僅從幾個方面對代表性理念予以分析。

第一,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提出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這是黨中央第一次提出這樣的理念。維護黨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始終堅持、不能含糊和動搖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黨奪取勝利的光榮傳統和寶貴經驗。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面對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環境,鄧小平多次強調要加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他指出,“黨中央的權威必須加強”,“隻有全黨嚴格服從中央,黨才能夠領導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為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任務而戰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加復雜、不穩定不確定性也更加突出,這就要求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和制度優勢,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此進行了不懈探索。2016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提出,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2018年7月,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2020年1月,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兩個維護”是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2020年10月頒布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強調,必須牢牢把握的第一條原則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確保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

第二,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這是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作風建設成功經驗作出的重要論述。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革命戰爭年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新時代的八項規定一脈相承,體現的是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場。然而,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黨員干部將根本宗旨、根本立場、紀律規矩拋到腦后,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日益突出。面對這些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作為解決黨的作風問題的切入口、動員令。黨中央還連續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制定一系列制度規定,等等。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作風建設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一張亮麗名片。從作風問題切入,解決了“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有力推動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開好局、向縱深發展。“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也是總結經驗得出的重要共識和結論。

第三,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環顧世界,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隻有十幾個成為高收入經濟體。那些取得成功的國家,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后實現了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沒有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進行了不懈探索。20世紀90年代,當人民生活實現總體小康、市場商品短缺狀況基本結束后,黨中央相繼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進入新世紀后,進一步提出科學發展觀。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再次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重大判斷。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在政治建設方面,提出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第三個歷史決議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納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進行總結,從面向未來的戰略高度作出部署。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本質上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1939年1月,陝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通過《陝甘寧邊區選舉條例》規定,凡居住邊區境內之人民,年滿十八歲者,經選舉委員會登記,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實際投票中,群眾創造投豆、畫圈、畫杆、燃香在紙上燒眼等選舉辦法。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建立起一系列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普遍真正的民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避免了多黨制的政治惡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國家保持團結統一。改革開放以來的體制改革使我國政治制度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中國共產黨人還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建立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使各項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強調制度自信不是固步自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豐富和完善,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4年,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65周年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主政治進行了深邃思考,強調通過選舉和選舉以外的制度、方式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隻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的權利,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從而提出了“民主政治全過程”的概念。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他都強調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集中概括了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為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

第五,在推進祖國統一方面,提出必須全面准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這是黨中央深入總結香港、澳門回歸祖國20多年來的歷史經驗得出的重大結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港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要求全面准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需要重點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堅決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一國”是根,“一國”是本,“一國”是“兩制”的前提。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別行政區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二是堅決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不能把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與中央的全面管治權相割裂、相對立,高度自治絕不是完全自治。對特別行政區行使高度自治權,中央也應當依法行使好監督權。三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央人民政府對特別行政區有關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特別行政區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第三個歷史決議准確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就港澳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的精神。

第六,在外交工作方面,提出緊扣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論述。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100多年來,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進入新時代,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威脅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黨中央強調,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風險挑戰,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時代我國外交工作,胸中要裝著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國內大局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際大局就是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爭取良好外部條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2018年6月22日,他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我國對外工作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黨將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確定為我國對外工作的主線,展現出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擔當,展現出在宏闊時空維度中思考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重大使命的國際視野和世界胸懷。

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新時代13個方面具體領域的成就和原創性理念思想,實際涵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重大工作、重大舉措、重大成就,是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具體發展領域的體現。它們既是發展成就,也是寶貴經驗,更是面向未來需要堅持和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這些重要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針對問題而提出,奔著解決問題而去,和“十個明確”一起,以全新視野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

恩格斯指出:“隻要進一步發揮我們的唯物主義論點,並且把它應用於現時代,一個強大的、一切時代中最強大的革命遠景就會立即展現在我們面前。”2021年,在黨成立100周年重要歷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明確提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刻闡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高度評價其重大意義,必將對推動全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張神根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唐莉系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學院教授)

來源:《上海黨史與黨建》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