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青年團的創立與重建

作者:李朋飛    發布時間:2022-08-29    來源:百年潮
分享到 :

毛澤東作為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為青年團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在毛澤東領導青年團工作的偉大歷程中,有三件大事特別值得銘記:1921年組織創建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籌備指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49年領導重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這是青年團發展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三件大事,也是彰顯毛澤東青年團建設思想的生動范例。

重視思想教育,領導創建湖南青年團組織

俄國十月革命后,先進的中國青年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紛紛組建革命團體,推動青年運動邁上新的台階。1918年4月,毛澤東與蔡和森、蕭子升等人組織新民學會,在青年學生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成為這一時期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進步青年團體,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加入,為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1920年10月,毛澤東接到陳獨秀等人寄來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后,開始醞釀以新民學會、俄羅斯研究會、文化書社等青年團體為基礎,成立長沙青年團組織。隨即,他便著手在第一師范、湖南自修大學、商業專門學校、第一中學物色發展對象。他特別重視團員的政治質量,對團員發展工作持積極而又謹慎的態度,長沙青年團重要骨干、時為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學生的張文亮在日記中記載:“十一月二十一日。會見毛澤東(在通俗館),雲不日將赴醴陵考察教育,並囑此時青年團宜注意找真同志﹔隻宜從緩,不可急進。”在毛澤東等人卓有成效的努力下,1920年底,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毛澤東親任書記,並於1921年1月召開了庄嚴的成立大會。新民學會等進步團體的骨干成員,以及經歷了五四運動等革命斗爭洗禮的青年學生和青年工人中的先進分子,如彭璜、陳子博、彭平之、郭亮、何叔衡、劉少奇、張文亮等悉數加入,長沙青年團迅速成為湖南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核心組織。

由於團員來自多個團體和不同階層,全國各地早期團組織普遍存在思想信仰分歧、組織成分混雜、缺乏統一領導等問題,1921年前后的長沙青年團組織亦受到無政府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嚴重沖擊。為此,毛澤東高度重視團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著力清除無政府主義在湖南青年中的不利影響。當時,湖南勞工會是一個典型的無政府主義團體。毛澤東力排眾議,堅持對其領導人黃愛、龐人銓等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並在實際斗爭中引導他們走向馬克思主義革命道路。經過不懈的努力,黃、龐等人最終與我黨站在了一起,連同他們影響下的工人群眾都爭取過來了。1921年底,黃愛、龐人銓加入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帶領工人群眾積極參加反對軍閥趙恆惕的革命斗爭,不幸於次年1月被反動派殺害。毛澤東親自主持,為他們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並通電全國,發行紀念特刊。團中央機關報發表專論,稱黃、龐是“我們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好團員”“中國無產階級最能奮斗的指導者”。

在保持思想先進性的同時,毛澤東還特別注重團組織的群眾性,積極引導青年團員到工農群眾中開展工作,踐行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他以身作則,經常到紡織廠、造紙廠等長沙多座工廠開展調查研究,深入鐵路工人、搬運工人中去了解情況,同他們交朋友,教給青年團員做群眾工作的方法。1922—1923年間,毛澤東選派李立三、劉少奇、郭亮、毛澤民、毛澤覃等人前往安源和粵漢鐵路工人中開展工作,籌劃建立黨團組織。隨后,安源、水口山、岳州等工礦區都建立起強大的團支部,青年團的革命旗幟遍及湖南各地。

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各地青年精英代表齊聚廣州,共同見証了青年團的正式成立。毛澤東因故不能參加,組織決定指派陳子博和易禮容代表湖南團組織出席青年團一大。陳、易兩人與毛澤東相識較早,在追隨毛澤東從事革命活動中進步很快,在“驅張”反帝等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毛澤東吸納進入湖南團組織的核心成員。他們在大會上介紹了湖南團組織的發展情況。毛澤東重視思想教育的建團理念和舉措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到1923年,湖南的青年團發展至700多人,成為全國團員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全國發揮了模范作用。重視思想質量、擴大群眾基礎等建團思想也逐步成為團中央及各地團組織的共識,中國青年運動開始走上光明的發展道路。

堅持黨的領導,籌辦出席社會主義青年團二大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經成立,就緊密配合黨的各項工作,團結帶領進步青年投身革命洪流、發揮先鋒作用,推動團組織的鞏固和發展。青年團二大前夕,全國共有16個省建立起30余個地方團組織,團員總數超過2000名。其中,湘區最值得贊美的“就是在一年中擴充地方團至十一處之多,幾乎無縣無同志”,故團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擬在湖南召開。團中央書記施存統為此專門致信毛澤東,征求團湖南區委意見,商討相關事宜。

毛澤東欣然同意,立即召集團湖南區委開會討論。1923年3月,毛澤東在給施存統的回信中寫道:“全國大會在湘舉行,此間區委會議議決照辦。惟日期主張在黨的大會之后,此點重要,請斟酌為盼。”

毛澤東為何建議青年團二大在黨的三大之后召開呢?這主要是因為,青年團自成立以來,雖然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始終面臨著如何正確處理與黨的關系的問題,“黨團不分”已經成為制約團組織發展的突出矛盾。1922年12月,團中央發出的第28號通告指出:“中央現在因欲急速解決本團種種困難問題,很感著有提前召集第二次全國大會的必要,所以決議於1923年3月間召開第二次全國大會”,通告明確將“討論黨團關系”列為會議的中心議題之一。青年團是“中共的后備軍”,理應接受黨的領導,而黨對團的領導集中於政治領導,關鍵是為青年團指明革命斗爭的方向。二七大罷工失敗后,黨開始考慮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將集中討論這一問題,以明確新的政治路線。因此,隻有在黨的三大之后召開青年團二大,才能有效處理黨團關系,發揮黨的領導作用。

毛澤東的建議獲得採納,5月10日,團中央執委會會議決定,青年團二大於7月10日在長沙舉行。后來,長沙爆發“六一慘案”,局勢急劇惡化,會議被迫改在南京召開。

1923年盛夏8月,毛澤東來到國立東南大學梅庵,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出席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8月21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致辭,他指出“S.Y.(社會主義青年團)去年最好的現象是在各地方能彼此諒解”,沒有“發生彼此的誤會與隔閡”“希望以后仍保持這樣的精神”。同時,他又強調青年團存在著“不與群眾接近”“運動太空洞,不合實際生活的要求”等缺點,要求“今后應訓練團員到群眾間去”“由空想進於實際,注意民眾痛苦症結之所在,而從事於腳踏實地的工作”。

在8月23日召開的第四次會議上,毛澤東根據黨的三大通過的《青年運動決議案》精神作大會報告。他首先傳達了黨中央關於國共合作的決議,解釋說明了相關政策,提出當以“宣傳和組織國民運動為目前的第一要務”。接著,他著重“說明C.P.(共產黨)與S.Y.的關系”“在政策上,S.Y.須完全服從C.P.的指導,與C.P.的主張一致﹔在組織上S.Y.可完全獨立”。他的報告為大會找准了方向,經過與會代表的深入討論,大會認為“C.P.代表報告關於C.P.與S.Y.的關系在原則上完全與少年國際第二次大會的決議相符合,故一致通過”,並推舉毛澤東起草致關於C.P.代表報告的決議。會議同時決定,擁護黨的三大所確定的國共合作方針,青年團員仿照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從事國民運動。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青年團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作用的一次重要大會,會議第一次以團中央決議的形式明確了黨團關系,堅持黨的領導成為青年團走上健康發展道路的根本保証。大革命期間,團的組織發展迅猛,1927年5月團四大召開時,全國團員數量已從團三大前的2400名增至近3.8萬名,全國各地普遍建立起團的基層組織,並逐步形成了“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

圍繞中心工作,重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更好地凝聚革命隊伍裡的青春力量,實現青年運動的統一和團結,黨中央決定恢復重建青年團組織。

1946年八九月間,中共中央兩次召開會議,專門討論重新建團問題。任弼時代表中共中央在講話中指出:“青救會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它的消沉是青年工作發展的結果。現在是到了決定建立青年團的時候了”“關於團的基本性質和名稱,按實質,黨的基本任務就是團的基本任務。目前就是為新民主主義而奮斗。因此,名稱可以叫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如再擴大一點,防止其成為狹隘組織,也可以叫民主青年團。”毛澤東贊同會議的意見,並指示“搞青年團是好的,可以征求一下各解放區的意見”。

會后,中央青委在綜合各地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台《在陝甘寧試辦青年團的計劃》,選派干部前往延安、綏德、米脂三縣開展試點工作。很快,第一個農村團支部、工廠團支部、中學團支部、醫院團支部相繼成立。同年冬天,山東、晉綏、晉察冀等解放區也開始試建青年團,解放區的青年工作重新出現蓬勃向上的全新局面。廣大青年在團組織的帶領下,積極參加自衛戰爭、文化宣傳、生產互助,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在試建過程中,各解放區青年團的名稱並不統一,而其中又以“毛澤東青年團”居多。為此,毛澤東專門致信劉少奇、朱德、周恩來和任弼時:“不用‘毛澤東青年團’名稱,一律稱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要求各解放區團的建設緊緊圍繞現階段的革命任務,爭取中國革命的徹底勝利。

隨著團組織的發展壯大,急需培養大批團干部,為此,中共中央青委在華北黨校內開辦青年班,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中央團校。1948年9月,中央團校正式開學,首批488名學員除了來自陝甘寧、華中、華北、晉綏、山東等解放區以外,還包括國民黨統治區學生運動的領導與骨干。毛澤東出席第一期學員畢業典禮並作報告。他在講話中回顧了黨的發展歷程,告誡大家要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增強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心。他強調了黨對團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指出保証黨的領導是關系到青年團是否變質、能否堅持共產主義的大問題。同年秋,《中國青年》復刊,毛澤東題寫了刊名,還為創刊號題詞:“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這就進一步為青年團指明了現階段的工作方向。

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召開全國青年代表大會,成立全國青年聯合會,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為明確兩個團體的設立及隸屬關系,周恩來致信毛澤東,提議“在開全國青年代表大會同時,即可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代表大會。因此,兩個團體,恐仍須分別成立。但全國青年聯合會可成為青年團體的聯合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隻以團體資格參加,並起領導作用,解放區的青年群眾組織,有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即夠”。毛澤東批示:“同意這樣做。”這樣,全國進步青年就有了團結統一的領導核心。1949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北平召開。毛澤東出席大會,接見了全體代表,還為大會題詞:“同各界青年一起。領導他們,加強學習,發展生產”,規定了青年團在即將開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特別突出的任務”。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青年團適應黨的工作中心轉移,照顧青年特點,改進工作方式、培養青年才干,激勵青年在各條戰線上爭當生力軍。團的工作進入激情燃燒的火紅年代,青年英雄成為時代的精神象征。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發展階段,許多團的建設原則都在這一時期確定。毛澤東領導青年團工作的三件大事,分別在重要歷史關頭為團的建設指引了方向,確保了團的工作始終走在正確的發展軌道上,為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團事業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智慧。

(作者: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來源:《百年潮》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