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不輟、敢打必勝的秦基偉

作者:楊世伏  高潔    發布時間:2022-08-29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秦基偉是新中國首次授銜的中將之一。他13歲加入赤衛隊,參加黃麻起義,15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將領,他堅毅果敢、英勇善戰,治軍有方、開拓進取,襟懷坦蕩、勤學不輟,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建立了卓越功勛和不朽業績。
  打仗——舍生忘死,敢打必勝
  秦基偉戎馬一生,向來以敢打硬仗惡仗著稱。1932年,他在作戰中身負重傷,組織上兩次安排他就地養傷,但他“死也不離開紅軍”,既不要擔架抬,也不要牲口馱,以驚人的毅力翻山越嶺,追隨部隊三千裡進入四川,由於缺醫少藥,右小臂都爛掉了半邊。長征勝利后,他隨部西渡黃河作戰,參與組織領導總供給部工作。1937年1月,在高台失守、臨澤孤危的情況下,受命擔任臨澤城防總指揮。當時臨澤縣城僅有一個警衛連,一個婦女獨立團和一些機關干部和勤雜人員,面對的是5個多團、十倍於己的馬家軍騎兵部隊的圍攻。在敵我力量懸殊、武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秦基偉臨危不亂,認真研究地形,確定防御重點,將警務連兩個排部署在城牆幾個要點上,並留一個排作機動,自己親自掌握使用。戰斗打響后,他集中部隊火力,擊敵主力。自己抱著輕機槍打一陣換一個地方,既方便機動指揮,又能迷惑敵人,給敵人造成城內有多挺輕機槍的假象。戰斗中,敵人的子彈削傷了他四根手指仍渾然不覺。堅守臨澤城三天三夜后,他按照上級部署,帶領部隊趁雪夜成功突圍。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拉開序幕。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眼見徐州守城無望,潰逃至宿縣(今宿州)西南的雙堆集附近,以周圍二十幾個小村子為依托構筑集團工事,組織環形防御,企圖以密集火力控制住每一寸土地。敵人將這一戰術稱之為“硬核桃戰術”,並揚言“要讓共軍啃掉牙脹破肚子”。秦基偉指揮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奉命攻打敵第十二兵團防御圈東北角的小張庄。九縱二十七旅在戰斗實踐基礎上,創造性提出開展“近迫作業”的戰術破解“硬核桃戰術”。這一戰術關鍵在於縮短敵火力下運動距離,用交通溝抵近敵人,提高我生存能力。秦基偉研究作戰方案,檢查作戰部署,提出作戰要求。他提出,交通溝要最大限度地抵近敵人,使突擊隊能迅速躍入敵人外壕﹔發揮炮火和炸藥威力,集中全旅炮火突擊﹔軍事攻堅與政治攻心雙管齊下,等等。縱隊工兵主任還發明了一種利用廢舊汽油桶加TNT炸藥的“土飛機”,通過拋射裝置投入敵陣,威力頗大。經過充分的戰前部署,在“迫近作業”和“土飛機”的突擊下,小張庄戰斗取得了勝利,創造了對平原野戰筑壘之敵攻堅的基本戰術經驗,並得到廣泛推廣。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裡特發動“金化攻勢”,企圖以密集火力攻奪主要由秦基偉率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據守的戰略要地上甘嶺。敵我雙方“在小山頭打大仗”,在3.7平方公裡的狹小區域內,雙方投入兵力超過10萬人。面對強大而凶狠的作戰對手,秦基偉指揮第十五軍構筑堅固的坑道防御體系,貫徹執行正確的防御指導思想,敢打敢拼,寸土必爭,經過43天慘烈戰斗,擊潰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這一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投入6萬多兵力、付出2.5萬余人傷亡的代價,仍然寸土未得。在同敵人的殊死戰斗中,第十五軍也付出巨大犧牲。對此,秦基偉曾飽含深情地對戰友們說道:“十五軍的人流血不流淚,傷亡再大,也要打下去,為了全局,十五軍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正是憑借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英勇的志願軍贏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將敵人打回到談判桌前,加速了朝鮮停戰談判的進程,也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治軍——關心部屬,心系國防
  抗美援朝歸來,秦基偉先后擔任雲南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和北京軍區的重要領導職務。1953年,他任雲南軍區副司令,上任之初便定下四項工作目標:一是鞏固邊境線,對付蔣軍殘部﹔二是清匪反霸,協助地方發動群眾,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三是架電話線,確保指揮到位﹔四是建房修橋筑路,從根本上改善住房和交通狀況。他組織部隊戰士成立民族工作隊,幫助地方政權開展民族工作,宣傳民族政策,維護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他愛護邊疆群眾,派遣部隊醫療隊看診送藥,治病救人﹔幫助各民族興辦教育,修路架橋﹔指導邊疆群眾發展生產,鞏固千裡邊防。秦基偉還強調愛兵始於基層,他到部隊調研,要求一不提前通知,二不要求領導陪同,三不層層聽取匯報,直接接觸連隊戰士,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解決實際問題。北京軍區守備一師奉命駐守塞外北疆,那裡荒無人煙,飛沙走石,氣候惡劣。秦基偉多次前往守備一師調研,詳細了解掌握部隊訓練、營房建設和官兵伙食等具體情況。在他的關心下,守備一師在荒土地上建成了遍地花開的解放軍新村。
  從1959年國慶閱兵后的24年,我軍一直未進行閱兵,亟待一場大閱兵鼓舞干勁、凝聚信心。中央任命秦基偉為閱兵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閱兵總指揮,具體負責組織國慶35周年閱兵盛典。接到任務后,秦基偉立即召集有關同志認真擬定閱兵方案,反復斟酌后報中央審定。他主持修建閱兵村,採取集中駐訓方式,讓受閱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這一舉措是閱兵史上的首創,極大提升了訓練效果。1984年10月1日,大閱兵如期舉行,共有40個地面方隊、4個空中梯隊、15731人參加受閱。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閱兵,獲得了圓滿成功。1988年,秦基偉擔任新中國第七任國防部長,同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上將軍銜。在波譎雲詭的國際環境中,他從大局出發,加強同亞非歐地區的軍事交流合作,並促成了中俄軍事技術合作。他重視國防基礎教育,先后組織編纂了《公民國防義務手冊》,組織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正像他自己所說的:“我活著干,死了算,革命到底的初衷始終沒有變。”
  學習——畢生進取,勤學不輟
  秦基偉十分注重學習,曾說:隻有學習才能不斷擁有豐富的知識,不斷開拓新的意識,不斷產生新的思維,學習使人成熟,也能使人年輕。他參軍前識字不多,剛參加革命時,上級來電文都需要文書念。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和知識青年的接觸中,認識到文化學習的重要性,便從學寫字開始,邊查字典邊寫日記,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也不曾中斷。在行軍打仗中,他養成了利用戰斗間隙讀書看報和記日記的習慣。他說,通過讀報,一能掌握戰爭變化,二能把握工作方針。在淮海戰役中,他曾繳獲一本《孫子兵法》,便在野戰工事裡讀了三遍,並寫了三篇日記記錄學習心得,“體會到毛主席和劉伯承司令員是如何運用和發揮孫子軍事學的原理與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相結合的”。他的警衛員每次調整時,老警衛員總是把“帶好日記本”當作頭等大事向新警衛員交代。正因為筆耕不輟地寫日記,秦基偉的文字水平和思想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他說寫日記既是一個記錄的過程,也是一個分析研究和總結的過程。他一共寫下了78萬字的《秦基偉戰爭日記》,給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還曾抓住兩次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的機會,惡補軍事理論,努力把實踐經驗向理性認知升華。至此,他完成了由一名軍事指揮員向軍事家的轉變。

(來源:《學習時報》2022年08月2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