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你獻上一束玫瑰花

作者:班永吉    發布時間:2022-08-31   
分享到 :

北京東城區張自忠路上的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張自忠路3號),大門口東側豎立著一塊三一八慘案發生地紀念碑。這是我上下班的必經之地,我常常會看見紀念碑前有祭奠烈士的鮮艷花束,有時是一支玫瑰、一支菊花﹔我也常常看到身著校服、戴著紅領巾的學生在直播講述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

這裡曾是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1906年,清政府拆除和親王府和貝勒菲蘇府,興建了兩組西洋式磚木結構的建筑群,1907年7月竣工。該建筑群東為海軍部,西為陸軍部,兩部共用一座大門。主樓建筑主體為西洋古典式,木結構、三角桁架,鐵皮屋頂,外立面大量採用磚雕裝飾,圖案精美。1912年袁世凱總統府曾設於此,1924年為段祺瑞執政府。1926年三一八慘案在此發生。

這裡還是中國人民大學老校區。學校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根據中央政治局建議,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在鐵獅子胡同1號即現在的張自忠路3號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這裡就是命名組建中國人民大學的最初校址。

學生時代的我,曾在語文教科書裡,學習過魯迅寫的一篇散文《記念劉和珍君》。從此,我記住了魯迅、記住了劉和珍君……北京還有一座范士融、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它位於3位烈士的母校——今北京師范大學校內。這座紀念碑是1985年建成的漢白玉碑,呈方錐形,紀念碑正面鐫刻著——三一八3位殉難烈士范士融、劉和珍、楊德群的紀念碑語,其余3個碑面分別刻有范士融、劉和珍和楊德群的生平簡介。碑座正面刻有“碧血丹心”4個字﹔碑文簡述了三一八慘案的發生背景、過程與建碑緣起,揭示了上世紀20年代帝國主義與反動軍閥勾結下的民族危亡境地,同時也體現了各界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驅除韃虜的愛國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三一八慘案發生后,輿論沸騰、群情激昂,強烈譴責當局的反動行徑。3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段祺瑞屠殺人民告全國民眾》,聲討槍殺愛國學生和市民的段祺瑞執政府,揭露賣國軍閥的真面目,提出民眾必須團結起來,並號召愛國民眾支持廣州國民政府進行北伐。與此同時,各文化界知名人士紛紛撰文表達憤慨。魯迅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后,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歌頌“雖殞身不恤”的“中國女子的勇毅”,堅信“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聞一多寫下《唁詞——紀念三月十八日的慘劇》,表示慘案帶來的哀痛不會停止,也唯有如此,“哀痛是我們的啟示,我們的光明。”

鮮血教育了中國人民,自此中國民眾不再對北洋軍閥心存幻想,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的決心進一步增強。4月,在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下,段祺瑞於20日被迫通電辭職,其執政府宣告瓦解。

讓我們記住那些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為了富強、為了自由和幸福而逝去的青春芳華——“……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於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証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於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2022年清明節這天,我來到花店表明來意,店主細心挑選出幾支黃色玫瑰。我手捧著用乳白色油布扎成的還帶著水珠的花束,來到這個紀念碑前,敬獻給犧牲在這裡的烈士們。這束鮮活的玫瑰花與紀念碑前所有花束都是敬獻給劉和珍的,都是獻給與失去鮮活生命的她一樣擁有青春花季的同學們的。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清醒劑、營養劑。以史為鑒,方能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烈士們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英名萬古流芳!今天的我們,更應該思考烈士們獻出寶貴生命為的是什麼。

教科書同樣也是歷史,讓我們從中發現穿透歷史的巨變滄桑,讓我們從對歷史的比較中更好地觀照今天、更好地走向明天,更好地贏得未來。

(來源:2022年8月31日第1563期《黨史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