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創辦英文刊物向世界介紹新中國

作者: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發布時間:2022-09-16   
分享到 :

新中國誕生后不久,周恩來向宋慶齡建議,由她辦一份對外宣傳的英文刊物,向全世界更多地介紹新中國的情況。為此,宋慶齡委托陳翰笙與金仲華一起,依靠中國福利會的力量籌辦這份雜志。宋慶齡還通過在美國的朋友,邀請愛潑斯坦及夫人邱茉莉回到中國,參與辦刊工作。1952年1月,《中國建設》第1期正式出版,為英文雙月刊。創刊號上發表了宋慶齡的文章《福利事業與世界和平》。

《中國建設》第1期出版后,宋慶齡馬上寄給了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她在信裡寫道:“我想用另外一個同樣也很可愛的東西代替鮮花送給你——我們第一期的《中國建設》雜志。我希望你會喜歡並提出你的意見。”同樣,自《中國建設》創刊,直到她1981年逝世,宋慶齡每期都要親自寄給她在世界各地的好友,並征求意見。就在雜志創刊10周年之際,宋慶齡特別以《真實報道的傳統》為題,撰寫了一篇具有指導意義的文章。她說:“當《中國建設》出版第11年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自豪地回顧過去的10年。在這段時期裡,我們保持了真實報道的傳統。我們把這一點看成是全體中國人民對於爭取和平與人類進步的偉大斗爭所作的貢獻的一部分。當第二個10年開始的時候,讀者們無疑可以期望:我們將同過去一樣,忠誠地為真理效勞。”

路易·艾黎是《中國建設》的忠實讀者和撰稿者。創刊不久,艾黎就在1952年第4期上發表了《戈壁塵埃》一文。此后,直到1982年,艾黎一共在《中國建設》雜志發表詩文23篇。艾黎有個習慣,每次參觀考察或游歷某一個地方之后,都會寫一篇蘊含著自己切身感受的札記。除詩歌以外,這些散文體的旅途札記構成了艾黎寫作的主體。在《中國建設》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一類的札記。

1972年9月,何香凝病逝,路易·艾黎寫了一首“很美的詩”,分送給廖夢醒和廖承志。經宋慶齡推薦,這首悼念何香凝的詩發表在《中國建設》1973年第1期上。1976年3月,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的華僑、抗戰期間曾經為保衛中國同盟和工合國際委員會服務的陳乙明,因患肝癌在香港病逝。路易·艾黎馬上寫了一篇紀念文章。宋慶齡致函愛潑斯坦和邱茉莉夫婦,寫道:“如果可能,請在《中國建設》上刊登這篇文章,因為我想海外許多友人都知道陳乙明。如果不便刊用,也許我們可以把它轉寄給香港的《東方地平線》上去發表。”

宋慶齡作為《中國建設》的創辦者和領導人,自雜志創刊以后,先后為其撰寫了30多篇文章,大多涉及重大題材。《中國建設》堅持“用事實說話”的創刊宗旨,致力於描述新中國建設的成就,並通過具體事實和形象化的報道來闡明中國的政策和主張。可以說,《中國建設》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來源:《黨史信息報》2022年8月24日第8版,文章摘編自《路易·艾黎與宋慶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