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作者:楊丹    發布時間:2022-09-07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強調:“我們黨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趕考”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執政實踐形象生動的闡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特有的精神品格,蘊含了濃厚的憂患意識、進取精神和為民情懷。越是取得偉大成就的時候,越能認識到還面臨著各種現實問題,這就是清醒﹔越是面對各種挑戰,越有充足的信心去攻堅克難,這就是堅定。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在新的征程上,隻有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中國共產黨才能不斷強化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覺,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中國共產黨是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趕考”意識已融入共產黨人的血液和基因,成為一代代共產黨人銘記的信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們在一個個勝利面前戒驕戒躁,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如今我們已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奪取了中國共產黨奮斗史、新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文明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勝利,更應充分預見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復雜局勢,時刻保持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

底線思維源自防范風險的憂患意識,是客觀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維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基於對底線思維的深刻洞察,強調:“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這是我一直強調底線思維的根本含義。”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凸顯,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持續,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和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不斷取得成功和擴大影響力的同時,外部敵對勢力的遏制和打壓一刻也不會停止,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們必須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看到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未雨綢繆、處盛慮衰,做好應對任何風險挑戰的准備,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科學統籌內外局勢,努力推動“兩個大局”的歷史交匯向著有利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發展,確保黨和國家事業的巍巍巨輪行穩致遠。隻有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樹牢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必須發揚斗爭精神,練就斗爭本領。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是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出生就銘刻著斗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正是依靠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我們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容不得我們安於現狀、故步自封,也容不得我們精神懈怠、無所作為。黨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遠,“趕考”遠未結束,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發揚斗爭精神,就要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斗爭,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頑強的奮斗姿態投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業。“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增強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斗爭本領,就要善斗爭、會斗爭,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能力,洞察先機、趨利避害的能力。既有防范風險的先手,又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隻有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才能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必須堅定歷史自信,矢志團結奮斗。面對不同時代的不同考題,我們依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交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績單”。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於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

堅定的歷史自信是勇毅前行的精神底蘊,也是團結奮斗的價值內核。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是對百年成就的自信,是基於黨的初心使命、經驗教訓、精神譜系的自信,是對黨的歷史信念、歷史認知、歷史自覺的全面把握,是對黨“何以自信、因何自信、自信為何”的深刻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隻有樹立歷史自信,才能激發起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因此,以堅定的歷史自信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必須進一步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以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堅定斗志和信心,以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人心和力量,不斷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獲得啟迪,進而影響群眾、帶動群眾,形成開拓進取的合力。在新的偉大征程上,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必須以堅定的歷史自信錨定奮斗方向、凝聚前行動力,實現“自信圖強、自強增信”的正向循環,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隻要14億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一起向未來,隻要96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心連著心一起向未來,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

奮斗永無止境,“趕考”未有窮期。“趕考”的征程從歷史走向未來,“趕考”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永恆接力。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就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直面各種矛盾風險和挑戰﹔就是要保持革命意志,發揚斗爭精神,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就是要矢志團結奮斗,凝聚各方力量,使“中國號”這艘巨輪繼續破浪前進、揚帆遠航。讓我們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書寫好新時代的答卷,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姿態,攜手擘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精彩華章。

(作者:楊丹,系湖南省委黨校副教授、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省委黨校基地特約研究員)

(《光明日報》2022年09月07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