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作者:班永吉    發布時間:2022-09-16   
分享到 :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每當聽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時,我總是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以來,已走過95年光輝歷程。9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軍隊與全國人民一起,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績。

從1924年1月國共合作始,中國共產黨積極參與國民革命軍的組建,進行北伐戰爭,開始早期軍事活動,取得了創建軍隊、開展革命戰爭和組織民眾革命斗爭的初步經驗,培養了一批能帶兵打仗、會做政治工作、懂得發動和組織領導群眾的骨干,並且掌握了一部分軍隊。這些骨干和部隊,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基礎和種子。

在大革命失敗情勢下,中國共產黨於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史稱八七會議),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會議確立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方針。

1927年8月,中共中央頒布《關於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並派毛澤東為中央特派員,負責組織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9月底,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三灣村。毛澤東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對部隊進行整頓。改編的關鍵是加強黨對部隊的領導,在部隊各級建立黨組織。“三灣改編”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轉進井岡山,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創建革命根據地。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發動領導秋收起義時,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秋收起義是第一次打出共產黨旗幟的起義,提出並回答了挽救中國革命和奪取革命勝利的關鍵問題——革命領導權問題﹔這次起義組建了第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的被命名為“工農革命軍”的軍隊。

“黨指揮槍”,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原則的形象表述。它來源於對中國革命斗爭特點的深刻認識和血的教訓。中國共產黨能不能掌握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關系到共產黨自己組建的軍隊能否服從和完成黨所制定的政治任務的問題,關系到共產黨能否領導中國革命並取得勝利的問題。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秋收起義以及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轉折點。

“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重溫秋收起義、“三灣改編”等重大事件的光輝歷史,我們更加體會到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來源:《湘潮》2022年第9期 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