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作者:李朋飛    發布時間:2022-10-03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並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毛澤東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先行探索者,他深邃的理論思考和高超的領導藝術為中國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圖、奠定了基礎。

中國現代化的前進方向是社會主義

中國的現代化是與帝國主義侵略相伴而生的,有識之士正是在“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逐步認識到,“現代化”是救亡圖存的根本所在。現代化起源於西方,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什麼是符合我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無數志士仁人前仆后繼、不懈探索,卻在很長時間內都抱憾而終,農民起義、君主立憲、資產階級共和制等種種方案都相繼失敗了。

向西方學習,追趕世界現代化潮流的道路曲折迂回且充滿悲情,“老師”為何總是打學生?對此,毛澤東一針見血的指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就是中國的近代史。歷來中國革命的失敗,都是被帝國主義絞殺的”。在紛然雜陳的外來思潮中,經過反復比較和鑒別,毛澤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堅定的指出“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唯一的出路”。在深刻分析農民佔人口的絕大多數,落后分散的小農經濟、小生產及其社會影響根深蒂固,又遭受著西方列強侵略和壓迫,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特殊國情后,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必須分為兩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義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會主義的革命,這是性質不同的兩個革命過程”。經過革命斗爭的實踐和系統深入的思考,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系統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的歷史之問,為延續百年的現代化“道路之爭”劃上了圓滿句號。

1940年1月,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

經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檢驗,我們黨的綱領不僅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而且曾經真誠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為“中間路線”或“第三條道路”奮斗過的大多數人,也同樣轉變了立場,走人民民主專政的道路,成為全國人民、各民族黨派、民主人士的共同主張。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一起破了產。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讓位給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讓位給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開始在社會主義旗幟下為“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而繼續奮斗。

為現代化建設夯實制度和物質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了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的勝利完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中國人民業已有了自己的人民政府,“它將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中國怎樣走向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現代化?早在1949年3月,在全國革命即將勝利之際,毛澤東便發出“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對付國外的帝國主義,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號召。但是,由於多年的戰爭破壞和帝國主義壓榨摧殘,與一般的發展中國家相比,建國初期我國的經濟基礎、技術基礎和人才力量都是非常薄弱的,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必須加快完成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第二個歷史任務的步伐。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1952年,我國工農業生產超過歷史最高水平,財政收入更是在1953年達到222.86億元,佔整個國家收入的30.1%,不僅大大超過新中國成立以前的任何歷史時期,而且遠高於同期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我國已經具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國營經濟,公私合營、農業互助合作運動也顯現出不可比擬的優越性。物質財富的豐裕、財政實力的增加和生產形式的成熟,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為建立有力政府、有效動員社會資源建設現代化創造了前提條件。

1956年1月,上海市在中蘇友好大廈舉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申請公私合營大會。

1953年6月,毛澤東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並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隻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成功將馬克思、列寧都曾設想過的“在一定條件下對資產階級實行贖買”的政策變為現實。這不僅避免了生產力遭到破壞、推動社會生產持續發展,而且調動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積極性,使之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我們黨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現代化事業大踏步前進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適合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隨即開始。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是個全新的命題,毛澤東曾號召全黨注意“學習蘇聯”的經驗。這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並且取得了積極成效。

隨著“蘇聯模式”弊端的顯現,毛澤東又及時提出“以蘇為鑒”,開始帶領全黨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他要求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1956年起,毛澤東相繼發表《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重要文章,系統闡述了關於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初步構想。

毛澤東創造性的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並據此強調:“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針對蘇聯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他指出,“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必須處理好”“以重工業為中心,這一點必須肯定。但是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又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毛澤東認為“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比隻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還指出“中央部門管的和地方各級管的企業,都在統一領導和統一計劃下,具有一定的自主權”,要通過“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不斷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工農群眾是最根本的力量,同時也要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盡可能多的知識分子為它服務,他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方針,並要求在較短的時間裡造就大批的高級知識分子和更多的普通知識分子,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必須解決的問題,使他們得以積極地發揮他們的才能。

1956年8月,毛澤東在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指出,“我們團結黨內外、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目的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將完全改變過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種情況,而且會趕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就是美國。他說,“這是一種責任”,並對此充滿信心,領導制定了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規劃。1964年12月,根據毛澤東的建議,周恩來在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1956年5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的講話。

在毛澤東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投身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在不長的時間裡,我國社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積累起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經驗。

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反映了黨和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願望。但由於違背了經濟建設所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導致黨的工作在指導方針上出現嚴重失誤,造成“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這樣嚴重的錯誤,留下了沉痛的教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毛澤東為這條道路的開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付出了智慧和心血。盡管在探索中經歷了彎路挫折,但“歷史和實踐已經並將進一步証明,這條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