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作者:何赟超    發布時間:2022-10-10   
分享到 :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就提出了在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概念。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往開來,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決策,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容與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明確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任務

1987年,鄧小平通過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和步驟的深入思考,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要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不斷深入,江澤民在“三步走”的基礎上,圍繞如何實現第三步發展目標,提出了“新三步走”戰略。

1997年,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新“三步走”戰略的主要內容。2002年,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對十五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進一步細化,更加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階段任務。

為逐步實現“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戰略目標,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對發展較快的東部地區,江澤民指示“要繼續充分利用有利條件,進一步增強經濟活力,在深化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素質和效益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對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黨中央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994年4月,國務院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提出用七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當時全國農村八千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2001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宣布:“十二億多中國人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新三步走”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使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更為具體細致的藍圖,有了更為明確清晰的方向,為全黨全國人民接續奮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奠定中國式現代化的體制基礎

江澤民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而“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發達生產力的基礎之上”。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要“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大力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改革開放以后,伴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先后使用“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體制”等說法來表述我國的經濟體制,但始終回避“市場經濟”這一概念。當時有不少人認為,“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對市場經濟持懷疑態度。直到1992年春,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了“三個有利於”判斷標准,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同年6月,根據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精神,江澤民在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上首次使用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法,得到了廣泛的支持。隨后,在當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上,江澤民正式宣布:“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9月,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起來,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在推進對內改革的同時,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也不斷提高,其中標志性的事件就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江澤民指出:“從政治上看,從二十一世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看,我們搞現代化建設,必須到國際市場的大海中去游泳。”從1986年開始,我國一邊推進多項經貿體制改革,一邊推動“復關”與“入世”工作。“入世”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幾度中斷又幾度重啟。在江澤民親自協調指揮下,中國經過艱苦談判,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此外,江澤民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推動作用。他強調:“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惟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將祖國的發展與安全的命運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1995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如今,科技創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顯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完善,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體制基礎,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物質保障。

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柱

江澤民強調:“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各種關系,特別是若干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他一共列舉了12個重大關系,要求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找出解決辦法,從而“把我國現代化建設更好地推向前進”。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1994年,江澤民在上海明確提出:“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沒有改革,我們就不可能走出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我們的事業就不可能順利前進﹔沒有發展,我們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沒有穩定,改革和發展都無從進行。”他形象地指出:“改革、發展、穩定,好比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棋盤上的三著緊密關聯的戰略性棋子。”因此,必須深化改革,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必須抓住機遇,珍惜機遇,用好機遇,加快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必須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保持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秩序。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實現社會政治穩定。”1999年,江澤民在武漢進一步指出:“各項改革和發展,都要分清輕重緩急,統籌安排,不要一下子都鋪開。要先務當務之急,不搞不急之務。”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社會穩定,黨中央嚴厲打擊了暴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各種破壞活動,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嚴厲打擊各種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各項實踐產生的重要歷史經驗。

江澤民在大力推動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他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大力支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他強調:“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隻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為一個有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在這一時期,宣傳輿論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文藝領域百花齊放,體育事業成果斐然,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江澤民強調:“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大國,要把十二億多人的力量凝聚起來,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1994年9月,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提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000年2月,江澤民在廣東講話時明確提出了“三個代表”要求,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要繼續保持先進性,贏得廣大人民的擁護。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正式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其他重大關系,江澤民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些科學論斷,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資源。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