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

作者:戴焰軍    發布時間:2022-11-28   
分享到 :

在我們黨10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延安時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時期,從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作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和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后方,它不但以特殊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永載史冊,而且作為延安精神的發源地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增添了不朽的篇章。產生於這一時期的延安精神,在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偉大事業而不懈奮斗中彰顯了自己永放光芒的時代價值。

延安精神之所以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時代價值,是因為它所代表的政治方向、體現的思想方法、堅持的根本立場和包含的創業精神,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展現的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大道。

首先,延安精神代表的正確政治方向,是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方向,是中國人民擺脫貧窮實現富強的方向,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並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方向。在中國人民遭受三座大山的沉重壓迫,特別是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處於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偉大的歷史擔當,向全中國人民發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並積極推進和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高舉抗日救國大旗,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以堅決的態度與各種反對和破壞統一戰線的行為進行斗爭。在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從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為爭取國內和平作出不懈努力。面對蔣介石集團撕毀和平協議、悍然發動全國內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國內一切進步力量,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爭取人民解放的艱苦斗爭。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處理這些關乎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重大問題的鮮明態度,代表的就是中國共產黨所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而對這樣的政治方向,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等一系列著作中,都作出了深刻的論述。今天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的就是這一方向,時代發展了,但我們的方向始終沒有改變。

其次,延安精神所體現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方法。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尋求和把握客觀事物內部的變化和發展規律,再根據這樣的規律去從事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科學研究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把這樣的思想方法運用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項社會活動之中,提倡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提倡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堅持中國的問題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種思想方法不管在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中,還是在它所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都成為我們作出科學決策、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思想前提。新時代,在實現新的歷史使命和任務中,毫無疑問,延安精神所體現的思想路線,依然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科學思想方法。

再次,延安精神所貫穿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價值取向。為中國人民謀利益,是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之日起就確立的根本宗旨,隨著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不斷發展,這一根本宗旨的內涵也不斷深化。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政治上日臻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理論和實踐中的高度升華。黨在這一時期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人民至上的歷史觀高度統一,形成了群眾路線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路線﹔把一切為了人民的根本價值取向和黨的自身建設相統一,明確提出“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這一基本原則﹔把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及其領導下的一切組織、一切工作人員從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黨的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作風要求,賦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更為深刻而全面的內涵。而這一切,對於中國共產黨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領導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推進革命事業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繼承這一優良傳統,是我們今天推進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最大底氣和根本保証。

最后,延安精神所包含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始終秉持的自強不息奮斗精神的忠實傳承,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中必須具備的重要精神要素。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事業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歷史。而這種精神在延安時期的13年中,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和艱巨任務而得到了最為充分的展現並在實踐中進一步系統化,成為中國共產黨一個鮮明的政治品格。經過100多年的不懈奮斗,我們今天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並不是鋪滿鮮花的坦途,前進途中還會有各種困難和挑戰,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偉大事業,它必然也會存在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巨大考驗。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仍然是我們戰勝前進途中各種驚濤駭浪、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取得偉大事業勝利的必要條件。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戴焰軍

來源:《學習時報》2022年11月2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