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紅旗渠精神傳承者

作者: 劉建勇    發布時間:2022-12-05   
分享到 :

紅旗渠精神是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可觸可感、可思可悟的永恆歷史豐碑,弘揚好、利用好這一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當之無愧的責任與使命。

心懷“國之大者”,用紅旗渠精神淬煉靈魂,做黨和人民事業的堅定捍衛者。“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國家最困難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發揚光大,在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中融匯升華,是我們黨帶領群眾篳路藍縷、玉汝於成的壯闊歷史記憶。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林縣人民樹立起堅持和堅守的信心,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激發艱苦創業的強大動力。正是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財力,最終修成紅旗渠。紅旗渠精神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一系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証。應進一步做好紅旗渠精神資源發掘、理論研究和傳承弘揚,提高干部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扎實推進紅旗渠精神進課程、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高質量教育培訓干部、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強化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

站穩人民立場,用紅旗渠精神砥礪初心,做新時代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群眾路線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家寶。紅旗渠是一個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的典范。辦大多數群眾迫切要求的事情,就一定能得到他們的擁護﹔充分依靠群眾的力量來辦這些事情,就一定能辦成,這是當時林縣縣委始終堅持的理念。修建紅旗渠就是要解決林縣人民世代期盼解決的吃水問題,是為人民而修渠。當黨的決策和群眾需求一致時,群眾就會煥發出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愚公移山的神話變成現實。紅旗渠精神深刻揭示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應深入挖掘紅旗渠精神中蘊含的人民立場、群眾觀點和群眾工作方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強化宗旨意識,掌握新時代群眾工作方法,不斷結合新的實際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把人民群眾最廣泛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始終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汗水留在一線,把形象立在基層,形成黨群一心、同甘共苦的生動局面。要和群眾“心貼心”,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和群眾“肩並肩”,同坐一條板凳,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始終與群眾血脈相通、風雨同舟﹔和群眾“實打實”,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多辦事,將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根本標准,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扛起時代重托,用紅旗渠精神錘煉作風,做新征程團結奮斗的接力奔跑者。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紅旗渠的成功修建,是黨帶領人民群眾團結奮斗的杰出成果。紅旗渠精神構建出一幅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體現的是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團結協作中,林縣與山西省平順縣相隔巍巍太行,當年修建紅旗渠這項跨省跨縣跨流域引水工程,沒有河南、山西兩省的團結協作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精神體現在艱苦奮斗中,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廣大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干”字當頭,在工地與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始終與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這種精神體現在奮勇拼搏中,修渠工地上,段與段、營與營、連與連之間互相比賽,涌現出一大批標兵連、標兵班、突擊隊,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奮勇爭先的奮斗場景。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仍要銘記過去、傳承歷史,扛起時代重托,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始終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經濟社會發展一線,在急難險重考驗中鍛造過硬能力、在攻堅克難任務中錘煉過硬作風,以新的團結奮斗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激揚青春力量,用紅旗渠精神點燃斗志,做現代化建設勇立潮頭的奮勇搏擊者。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是紅旗渠施工建設難度最艱巨的地段,300名青年組成鑿洞突擊隊,經過17個月的英勇奮戰,征服了這一天險。它的開鑿,見証了青年建設者豪情壯志的奮斗青春。新時代新征程,青年一代應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強精神壯筋骨,摒棄驕嬌二氣,強化擔當激發干事熱情,提振奮發有為的干勁和迎難而上的斗志。面對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始終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躬身入局,挺膺擔責,多經“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堅決做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勢必取勝,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鑿隧道”“設渡槽”,征服“婁山關”“臘子口”,展現青年一代的新作為新擔當,真正成為擔得起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重任的骨干棟梁,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作者:河南省安陽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紅旗渠干部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劉建勇)

(來源:《學習時報》2022年1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