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藝守正道

——中國共產黨百年文藝工作

作者:成靚    發布時間:2022-12-14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高度,作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戰略部署,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為進一步做好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回望百年歷程,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文藝事業發展,在不同歷史時期科學引領文藝工作的正確方向,積極推動文化建設和文藝發展,不斷展現文藝新風貌、鑄就文化新輝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用豐富的文藝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激勵廣大群眾振奮精神,以飽滿熱情投入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之中。

文藝工作者在延安為群眾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

時代號角發先聲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早在新文化運動之時,陳獨秀等人就以《新青年》等為陣地,積極提倡新文化、傳播新思想,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也紛紛注重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通過創辦通俗刊物等形式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8年,黨中央向各級黨部發出《中央通告第四號——關於宣傳鼓動工作》,明確要求建立文化機關“以指導和批判全國的思想和文藝”。次年,中央宣傳部之下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以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在國民黨統治區內,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逐漸興起,以刊物、小說、電影、音樂等方式積極開展革命文藝創作活動。在長征途中,紅軍以寫標語、畫壁畫、編報刊、組建演劇隊等形式開展宣傳工作,對組織動員群眾、提振戰士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黨積極推動無產階級文藝大眾化,從思想上武裝群眾、傳播進步思想。毛澤東在中國文藝協會成立大會上指出,要發揚蘇維埃的工農大眾文藝,發揚民族革命戰爭的抗日文藝。1941年,中央宣傳部發出指示,強調可辦在黨指導下的綜合的文化文藝性質的雜志等報刊讀物。在黨的領導下,許多報刊書籍在宣傳動員群眾、對外宣傳邊區抗戰情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演劇隊、放映隊、抗戰畫展等多種形式的文藝活動也進一步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整風運動時,針對延安文藝界暴露出的問題,黨中央決定於1942年5月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會上,毛澤東深刻總結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的基本經驗,結合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藝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則問題。隨后,黨中央出台一系列文件以學習貫徹該座談會精神,如中央宣傳部發出《關於執行黨的文藝政策的決定》,要求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習研究宣傳貫徹,使文藝更好地服務於民族與人民的解放事業。座談會后,廣大文藝工作者紛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秧歌劇《兄妹開荒》、歌曲《東方紅》《南泥灣》《團結就是力量》等文藝作品相繼問世,推動了解放區新文藝運動的蓬勃開展。

解放戰爭時期,黨結合國際國內形勢,領導文藝戰線以報紙、雜志、廣播、劇團等形式開展宣傳工作,增強了黨內外積極斗爭、克敵制勝的勇氣和信心,也在對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上收到了良好效果。各解放區文藝事業不斷發展,涌現出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等長篇小說,馬思聰的《祖國大合唱》、鄭律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等歌曲,生動表現了人民群眾激烈的斗爭生活,深情描述了解放區的偉大變化。新中國成立前夕,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為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力量。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的文藝工作具有藝術性和革命性相統一的特征,確立了文藝工作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基本方向。黨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注重加強文藝隊伍建設,圍繞不同時期革命的中心任務開展文藝創作,啟發階級覺悟、動員人民群眾、激發斗爭信心,是革命勝利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百花齊放競爭艷

新中國成立后,為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需要,黨穩步推進文藝工作向前發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黨中央領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宣傳教育運動。老舍、田漢、王昆、梅蘭芳等大批文藝工作者赴朝慰問,在戰斗前線、坑道工事中為志願軍戰士演出。相聲藝術家常寶堃、琴師程樹棠在演出時遭到敵機轟炸,不幸光榮犧牲。中國文聯成立文藝界抗美援朝宣傳委員會,廣泛發起動員,以詩歌、雜文、戲劇、電影、報告、小說、繪畫等形式開展抗美援朝宣傳工作,極大凝聚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和保衛和平的信心,為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黨不斷調整文藝政策,改善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1956年,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引起強烈反響。黨的八大《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指出,“為了保証科學和藝術的繁榮,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並確認以此作為繁榮科學和文化藝術工作的指導方針。1961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分別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和電影故事片創作會議,周恩來在聯席會議上批評了文藝工作中“左”的思想,闡釋了正確的文藝工作方針,倡導要“造成一種民主風氣”。文藝政策的調整極大調動了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小兵張嘎》《冰山上的來客》《霓虹燈下的哨兵》《我們走在大路上》《江姐》《紅岩》等反映革命歷史、現實生活、時代和人民精神風貌的精品電影、舞台劇、音樂、小說等紛紛涌現,成為宣揚黨的光榮傳統、引導人民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生動教材。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的文藝工作與時俱進,尊重文藝工作的內在規律,並提倡保障文藝工作者的創作自由,呈現出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服務的鮮明導向,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涵育良好社會風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凝聚了磅礡力量。

影視劇《阿詩瑪》《廬山戀》《渴望》等深受人們喜愛

文藝創作又一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思想文化領域的撥亂反正,“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沖擊的文藝工作得以恢復,並不斷發展。黨廣泛利用多種文藝形式進行政策宣傳,促進文藝繁榮發展,推動文藝界思想解放。

1979年10月,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鄧小平在會上高度評價新中國成立以來文藝戰線取得的成就,指出文藝工作者要為建設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四個現代化的實現,作出積極的貢獻。1980年,黨中央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口號,為新時期文藝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也成為這一時期黨領導文藝工作的基本遵循。隨著黨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文藝工作的發展,各藝術門類也空前繁榮起來,小說《喬廠長上任記》《平凡的世界》、歌曲《鄉戀》《在希望的田野上》、電影《阿詩瑪》《小花》《廬山戀》等,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影華表獎等一系列藝術獎項的評選頒授,也集中展現了文藝發展的最新成果。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黨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組織實施文藝創作精品戰略。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印發《關於當前繁榮文藝創作的意見》,強調繁榮文藝創作,不斷提供質量優良、數量充足、多姿多彩的文藝作品,是文藝部門的中心工作。1996年12月,江澤民在中國文聯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決定著我國文藝的性質和方向,始終是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黨領導的文藝工作以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目標,關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先后涌現出電影《孔繁森》、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歷史的天空》等一批經久不衰的文藝佳作。

黨的十六大以后,黨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這為深入發展文藝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2006年,胡錦濤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是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庄嚴使命。此后,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通知》等文件,則有力推動了文藝體制改革的步伐。這一時期,文藝創作融入偉大實踐,奏響時代主旋律,在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領導文藝工作的寶貴經驗,推動文藝事業不斷走向繁榮。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藝隊伍建設,組織茅盾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的評選,集中展現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精神養分。

攀登文藝新高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新時代十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與時代同向同行,創作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這些優秀作品是新時代的歷史見証,也鑄就了新的藝術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出發,系統擘畫新時代文藝工作的美好藍圖,推動我國文藝工作向縱深發展。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這次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是指導新形勢下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與指針。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等多個場合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系統闡明了新時代文藝的前進方向,為新征程上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為了推動文藝工作發展,《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於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等相繼出台,進一步明確了文藝工作的指導方針,對深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作出了政策安排﹔中央宣傳部等有關部門舉行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等會議,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文藝界創作推出的《戰狼Ⅱ》《十八洞村》等優秀影視劇作品,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媳婦的美好時代》《父母愛情》等影視劇則走出國門,在境外熱播,提高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奮斗吧 中華兒女》鋪展壯麗畫卷、演繹壯闊史詩,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新時代新征程,文藝戰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為完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文中圖片選自《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人民出版社出版)

(來源:《黨建》202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