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董振華    發布時間:2023-02-10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2月7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概括提出並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們黨推進和拓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是現代化道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既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既不照抄照搬已有教條,又在實踐中活學活用真理。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和本質,對於我們在當前和今后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進程,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証。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歷史充分証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辟與成就的取得,全部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能確立科學性、戰略性、可行性的現代化建設步驟安排,進而在接續奮斗中不斷實現一個又一個的階段性目標。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有了領導核心與主心骨,使得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能夠統籌兼顧與協調推進,不斷取得全方位、歷史性的進步。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礡力量,不斷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克服各種驚濤駭浪,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始終保証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

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深刻體現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和中國特色。從現代化道路的生成規律來看,雖然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在探索現代化的征程中存在著共性的一面,但由於各個民族和國家存在著諸多差異,從而在道路選擇上也必定存在諸多差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體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一條康庄大道。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實踐証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從價值立場和實現路徑上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現代化是18世紀以來的世界潮流,體現了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深刻變化。該現代化是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主導的現代化,據此西方流行的現代性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是唯一的現代化模式,經由資本現代化所塑造的現代性狀態是歷史的終結狀態,西歐社會之外的所有民族和國家隻能遵循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實踐証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由於歷史文化傳統不同,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形勢和問題不同,人民群眾的需要和要求不同,實現現代化的具體道路當然可以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為其提供了全新選擇。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

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等根本問題,關系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等方方面面,各個方面的關系紛繁復雜、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進行頂層設計,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制定的規劃和政策體系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容協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既要通過頂層設計進行系統謀劃、戰略布局和整體推進,又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而群策群力、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使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形成歷史合力。

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的關系。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正確的戰略方向,在根本問題上絕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准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要增強戰略的全局性,謀劃戰略目標、制定戰略舉措、作出戰略部署,都要著眼於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要增強戰略的穩定性,戰略一經形成,就要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隨意改變。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的具體的歷史實踐,必須在策略問題上落到實處,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要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

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守正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創新就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著眼於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所決定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讓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我們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秩序代表著社會的有序、和諧與穩定,而活力則蘊含社會生活的豐富多樣性,是社會各群體創造力的競相迸發和個人潛力的充分發揮,體現了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與人類文明的可持續性。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與完善社會公平的激勵機制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同時,我們要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重點領域安全,確保發展的穩定環境。

處理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以參考,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始終堅持自信自強,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找到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自己的路,並不意味著封閉僵化和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不能排斥其他道路,正所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我們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行偉大斗爭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斗爭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通過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現代社會是一個風險社會,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樹立憂患意識,時刻保持高度的風險警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我們要保持戰略自信,增強斗爭的底氣,同時又要保持戰略主動,增強斗爭本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准備。

加強斗爭本領養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面對矛盾問題和激烈斗爭,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敢於斗爭、勇於勝利,而且要在攻堅克難中磨礪斗爭智慧,在實踐中增長斗爭才干。唯有多經歷幾次“風吹浪打”,多捧幾個“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經受摔打磨煉,才能豐富人生閱歷,在斗爭過程中砥礪斗爭精神、積累斗爭經驗、增強斗爭本領。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持之以恆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自覺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

確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激勵各級領導干部勇於擔當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是干出來的,黨的干部是干事創業的骨干、沖鋒在前的中堅。國內外形勢越嚴峻復雜,風險挑戰越復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艱巨繁重,就越需要一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組織上要為改革者撐腰,要為擔當者擔當,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注重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的激勵保護,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注重在嚴峻復雜斗爭中考察識別干部,為敢於善於斗爭、敢於擔當作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撐腰鼓勁,看准的就要大膽使用。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最大限度激發擔當作為、攻堅克難正能量,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有利氛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合力。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來源:《學習時報》2023年2月1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