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沉思》

作者:張神根    發布時間:2023-02-13   
分享到 :

近日,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的又一力作《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沉思》(作者:余京華、唐莉)已由中央編譯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聚焦“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沉思”,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切入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維度”為理論研究主旨,潛心回歸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文本、《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等歷史唯物主義經典文本的本源理論語境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原創話語體系,系統梳理了歷史唯物主義創立前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道德運思理路,自覺秉持“問題意識”與“解決問題的意識”內在契合的“視界融合法”,著力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維度被遮蔽的主要原因、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維度的深層內涵及當代西方學界關於歷史唯物主義與道德的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深刻闡釋。

著作對歷史唯物主義內蘊的深厚而深刻的道德維度(具有辯証性、科學性與革命性的道德批判范式,超越道德烏托邦的道德實踐精神,具有“合道德性”與“科學性”的終極關懷訴求,“唯物”亦“辯証”的歷史唯物主義道德觀)進行了深度開掘,不僅揭示出道德維度自歷史唯物主義創立之際即“理性出場”,並在歷史唯物主義發展過程中“始終在場”,而且論証了歷史唯物主義本質上是“至真”與“至善”之生成性統一的歷史觀和哲學學說,揭示了科學維度與道德維度的生成性統一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本真理論精神。如果說《資本論》是“大寫”的邏輯學,歷史唯物主義則是“大寫”的倫理學。本著作能夠引導讀者深刻感悟到:歷史唯物主義既是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合規律性”的“真”理論,也是訴求無產階級解放、人類解放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合道德性”的“善”理論﹔既是一種“顯性”的歷史發展規律體系和社會發展理論,也是一種“隱性”的道德哲學和精神科學。

就理論層面而言,本著作無論對於拓展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研究抑或對於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皆具重要的理論意義:彌補了歷史唯物主義傳統解讀模式的理論缺憾,拓展和深化了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視閾﹔深刻把握到歷史唯物主義的本真理論精神,理性回歸到歷史唯物主義的本真理論樣態﹔為“解悖”馬克思主義道德悖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論証﹔拓展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研究成果。

就現實層面而言,本著作在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即當代觀照意義:有助於強化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道德信仰”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道德自信”,為馬克思主義“始終在場”夯實道德基礎﹔有助於開啟歷史唯物主義與道德文明建設的有效“對話”,發揮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功能和價值,拓展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意義空間,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文明建設提供根本性道德資源﹔有助於為實現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之真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辯証統一提供重要的道德啟示,引導青年學生深刻領悟歷史唯物主義的本真理論精神——科學維度與道德維度的生成性統一,從而強化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信和情感共鳴﹔有助於為重建公正和諧的國際新秩序、構建全球倫理奠定重要的倫理道德基礎,提升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世界的“道德話語權”。

本著作得到了同行專家和相關學者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將會引發學界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維度”更為廣泛而持久、深入而深刻的理論探賾和實踐探討!

(來源:2023年2月8日《黨史信息報》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