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圍繞“中心任務”展開——二十大報告蘊含邁向“現代化”的完整邏輯

作者:楊明偉    發布時間:2023-02-14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科學謀劃並系統部署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入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精髓要義可以看出,其中提出的一系列戰略性謀劃和系統性部署,是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展開的﹔特別是所提出的未來五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更是聚焦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和奮斗目標展開的。整個報告,貫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一、邏輯起點:確定“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如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怎樣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這是一個大國大黨必須全面審慎回答的重大問題。黨的二十大的主題,就清晰地作了高度概括性回答:“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對進一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詳細部署。

這些回答和部署,都是基於這樣一個中心任務:“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值得注意的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表達的“中心任務”中,兩次出現“現代化”這一核心概念﹔在報告中表述現代化目標時,還多次使用了“邁上”“邁向”“邁進”這樣的堅定語氣。這些恰恰反映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強調的中心任務內涵的重要性。提出中心任務,也就確定了邏輯起點。

在“中心任務”中,核心內容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本質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並重申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實現“兩步走”戰略安排,未來五年是“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報告對這一關鍵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全過程人民民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以及在民生領域、美麗中國建設、國防軍隊建設、對外關系等方面,都作了清晰的謀劃。

對於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一項極其偉大而艱巨的事業。盡管前途光明,但卻任重道遠。我們還會經受許許多多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為此,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了我們在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大原則,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考驗,防范化解風險,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從一定意義上說,黨的二十大報告的15個部分,都與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所要承擔的中心任務相關聯。報告在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后,圍繞這個“中心任務”系統性地在各方面漸次展開,呈現了如何才能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完整邏輯。

二、全面布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部署安排

“中心任務”確定以后,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每一部分,都圍繞著如何實現這個“中心任務”全面進行安排布局,“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是在經濟建設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以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強調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因此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在未來發展中,必須進一步建立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二十大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側重在解決我們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問題,補齊我們存在的短板、增強我們存在的弱項。特別是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措施,針對的都是我們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

二是在政治建設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報告強調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之所以如此強調人民民主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中國人民在政治生活中選擇的民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中國人民在政治生活中選擇的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道路。這樣的民主政治,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能夠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因此,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証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黨的二十大在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等方面都作出了詳細部署。

三是在文化建設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要增強文化自信,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根本上講必須建立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基礎上。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自強才是最根本的強。這就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更重要的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特別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黨的二十大對如何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其中特別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四是在社會建設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闡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的是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報告重申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民造福,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別要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並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黨的二十大在完善分配制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方面都作了詳細的部署。

五是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這樣的內在要求,就決定了必須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此,黨的二十大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

上述五個方面的全面部署和重點安排,充分反映了黨的二十大圍繞“中心任務”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全方位考慮。不僅如此,對“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黨的二十大也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心任務”作出全面部署和系統性安排。

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既要樹立大黨應有的“樣子”,又要清醒地看到黨面臨的“獨有難題”﹔既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又要面臨長期存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這四大考驗,面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這四大危險。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自我革命就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鬆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隻有馳而不息地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恆地解決好黨的自我革命問題,才能更好地引領社會革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根本的是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二十大對如何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部署。

再以全面依法治國為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求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中,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切納入法治軌道。在這個問題上,既要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又要注意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有關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也多角度反映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在講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必須牢牢把握一些重大原則時,報告明確提出:“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在講到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時,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在講到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以及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任務。在講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時,提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講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時,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講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時,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在講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時,提出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在講到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時,提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還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等幾十項深化改革措施。可見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依然極為繁重。黨的二十大對新征程中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啃下那些阻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體制機制“硬骨頭”,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由此可以看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理論認識,全面系統地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謀劃和戰略安排。

三、戰略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堅強保障

錨定中心任務、實現確定目標,離不開戰略支撐、戰略保障。黨的二十大在全面謀劃和周密部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思路、新舉措時,也充分考慮到了實現這些新思路、新舉措所需要提供的堅強保障。毫無疑問,帶根本性的制度性保障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與此相配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還需要一些關鍵性、基礎性的戰略支撐、戰略保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個方面:人才強國戰略保障、國家安全戰略保障、國防和軍隊建設戰略支撐保障。這些方面,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都有專門章節作出闡述。

(一)人才強國戰略保障。人才強國戰略,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極端重要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以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報告強調要堅持三個導向,即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要加快建設三個“強國”,即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還著重表達了“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觀點。為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有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方面,提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在有關“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方面,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有關“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提出了“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在有關“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方面,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還用極為真誠的語氣,特別深情地表達了這樣的願望:“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這充分反映了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作用。

(二)國家安全戰略保障。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強調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和走向強盛的前提。因此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黨的二十大報告重申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基本內容和體系結構,特別指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對如何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等問題,黨的二十大都作出了詳細部署,彰顯了國家安全戰略保障的極端重要性。

(三)國防和軍隊建設戰略支撐保障。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戰略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的戰略支撐,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為此,黨的二十大提出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要加快四個方面的“現代化”: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目的是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講到“全面加強人民軍隊黨的建設,確保槍杆子永遠聽黨指揮”時,特別強調要健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體制機制,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等問題﹔在講到“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人民軍隊打贏能力”時,提出要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特點規律,創新軍事戰略指導,發展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等問題﹔在講到“全面加強軍事治理,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成果,完善軍事力量結構編成,體系優化軍事政策制度”時,強調要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任務戰建備統籌,加快建設現代化后勤,實施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戰斗力轉化﹔在講到“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時,強調要加強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在講到“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時,特別指出,人民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隻有建立起這樣的強大戰略支撐,我國才能獲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

以上三大戰略支撐,統攬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根本保障前提下,構筑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性、關鍵性保障,為新征程上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局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體系。

四、獨立自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內政外交上的方針原則

中國開辟的發展道路(包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出來的﹔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貫穿著獨立自主的鮮明特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清晰地表達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深刻內涵,並作為我們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以及貫穿在黨的創新理論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這就更加明確地告訴世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運用過程中得出的實踐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依靠自身力量獨立自主探索出來的﹔當今中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問題,都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報告多處突出強調了“獨立自主”“自立立強”的原則態度和自主精神。

自主,是中國內外政策的基點和根本原則。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的特性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體現得尤為突出,特別在兩個問題上表達得更為明顯,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問題上,強調這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許任何國家和外部勢力干涉﹔二是在對外關系問題上,強調中國歷來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處理國際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表達了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的自主性。

(一)體現在內政上的自主性:“中國人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

這種自主性,全方位地反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和各方面工作中。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我們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問題上的自主性原則立場,特別指出要防范外部勢力“干預”“干涉”中國內政。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澳門是中國的澳門。香港和澳門回歸后能不能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香港和澳門問題上,我們的根本方針是“全面准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要堅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增強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堅決打擊反中亂港亂澳勢力,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決不允許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搞分裂活動。祖國完全統一,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沒有完整統一的“一個中國”,就談不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祖國統一問題上,我們的根本方針是爭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因為這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但是我們的底線也是明確的,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這就是中國黨和政府給國際社會劃定的底線,尤其對中美關系而言,這就是雙方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因此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方向。這一歷史大勢不可逆轉,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二)體現在外交政策和外交工作上的自主性: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基本立場。在這一原則、立場下,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表達“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時,也點明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內涵﹔同時規定了其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本質要求。這樣的現代化內涵和本質要求,就決定了我們不是關起門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的獨立自主與開放包容歷來是相輔相成、辯証統一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包含著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包容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中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同時,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因此,中國在追求現代化和發展自身的過程中,始終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准。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始終堅定地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清晰地表明了中國對外政策的明確態度,充分顯示了中國內外政策的公開透明和戰略意圖的光明磊落。

值得一提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詳細闡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戰略支撐和方針原則后,還特別強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兩大力量源泉:一是團結的力量,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二是青春的力量,提出“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工作是黨和國家的戰略性工作,要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導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青春的絢麗之花。

總之,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黨和國家在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務,完整系統地作出全方位多角度的部署安排,體現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這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綱領性文獻,是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特別是全國代表大會史上,第一個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主題展開的黨代會報告,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楊明偉(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局長、研究員,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

(原載《中共黨史研究》2022年第6期,注釋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