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樹下的思念

作者:楊勤良    發布時間:2023-02-17   
分享到 :

那年,憑祥市南山腳下,矮小的木棉樹旁新土堆積起無數座墳塋。

那個下午,山坡上風靜悄悄的,樹林裡也聽不到小鳥的鳴叫。我們全連官兵神情凝重,帶著尚未散去的硝煙全副武裝地站在犧牲戰友墓前宣誓。黃生龍連長站在隊前,操著一口濃重的蘇北鹽城口音大聲說道:“同志們,我們活著的人,要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戰斗,要對得起躺在這裡的戰友!”他的手朝著那些沒有墓碑的墳塋指去。這一席話,久久回蕩在山谷間,那一刻,也深深刻進我的腦海。

那一堆堆黃土壘起來的墳塋錯落排開著,裸露的新土透著一絲淒涼和哀傷。躺在這裡的戰友,個個都是英勇無畏的英雄,都有著可歌可泣的壯舉。我記憶最深的是模范指導員何錫祥和英雄排長陳啟海。何錫祥沖鋒時被敵人的高射機槍子彈擊中頸部而犧牲,陳啟海在炸掉敵人大橋返回時中彈犧牲。戰后何錫祥所在的一連被中央軍委授予“阻擊英雄連”,他本人被追記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陳啟海被所在部隊黨委追記一等功,全軍學習他的英雄事跡。

起風了,細雨蒙蒙的天,涼風徐徐吹來,有些寒意。我雙手緊緊握著沖鋒槍。這一仗下來,盡管自己表現得也很英勇,卻沒有立功。原本思想上有些疙瘩,但想到躺在這裡的戰友,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八九歲,而自己毫發未損,應該知足。

從戰場下來后,我和戰友們都陸陸續續退出了現役。時光沉澱了情懷,歲月練就了剛強。老連長的話一直激勵著我,越是思念,就越奮發進取。風雨人生路,不管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想一想躺在南山下的戰友,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南昌上大學。學校組織去革命烈士紀念館瞻仰先烈時,發現有陳啟海的事跡展出,我十分激動。我當即向同學們介紹了他機智靈活炸掉敵人的大橋,在任務完成返回時不幸犧牲的英雄事跡。我動情的描述感染了同學們,許多人都和我一樣流下了熱淚。

離開南山的日子,我常常夢回南山。夢中的木棉樹還是那樣矮小,指頭粗的樹干、指甲大小的葉子,一如當年。每每從夢中醒來,我便陷入深深的思念,我知道我的心已經永遠留在了那片紅土地上。

清明節前,我終於來到了南山烈士陵園。正值木棉花盛開的季節,老遠就看到昔日的那些小小木棉樹,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足足有十米高。鮮艷的木棉花開得那麼燦爛,紅彤彤的花瓣映紅山巒,仿佛犧牲戰友的青春在燃燒。那一幕讓我那顆久久懸著的心放下了,昔日的小樹不僅陪伴著長眠在這裡的戰友,還能給他們遮風擋雨。我拾級而上,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當年全連官兵宣誓的情景,浮現在眼前。我淚流滿面,30多年積蓄的淚水一瀉千裡。

那天坐在指導員和排長的墓前,我跟他們說了很多話。我告訴他們,三年后,連隊被原福州軍區記集體三等功,成為名副其實的“功臣”連隊。百萬大裁軍,我們師整編為旅,連隊最后剩下的30多人編入新的戰斗序列,至此結束了8年的光輝歷史。我還告訴他們,這些年,我把對老部隊、老戰友的思念凝注筆端,寫了很多文章,記錄下那段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

一位50多歲的漢子走過來,輕聲地寬慰我。他是陵園的守護者,也是老軍人的后代,他的父親犧牲在朝鮮戰場上。他告訴我,現在這裡已經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年常有像我一樣的老兵回來掃墓,也經常有孩子們來到這裡,緬懷和紀念英雄。

金烏西垂,滿山的木棉花在夕陽的輝映下如火如霞,流淌在我血液裡的情感也仿佛沸騰了。站在南山烈士墓前,耳邊回響起了連長多年前那鏗鏘有力的話語,我在心中默默地對長眠在這裡的戰友們說:連長要求的,戰友們做到了,我也做到了。

來源:《解放軍報》2019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