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馮仕政    發布時間:2023-02-17   
分享到 :

概括提出並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其中,人的現代化是一個至關重要、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人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社會主義作為一種主義,與其他各種主義特別是資本主義的一個根本區別,就是自覺把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根本追求,並提供了科學的理論闡釋和實現路徑。它深刻地批判資本主義體制的商品拜物教本性,致力於解決資本主義體制對人的異化。在這個意義上,促進人的現代化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構建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的一個關鍵著力點。

近代以來,中國仁人志士在追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現代化過程中已經不同程度地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了改造國民性和“作新民”等主張,但隻有中國共產黨正確地認識、科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明確要求同時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易言之,必須在推進物的現代化的同時促進人的現代化,著力提高全體國民的各個方面素養。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隻有依靠基數龐大而又高素質的國民,才能更好地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源源不斷地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從連結到團結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人的現代化涉及復雜的、隱秘的內心世界和心靈過程,比物質世界和物理過程更難於發現、更不好把握。在這個問題上,破除各種困惑、解決各種問題、實現各種目標的根本遵循和法寶,還是黨的群眾路線。在當前,迫切需要我們根據新的歷史條件,按照從連結到團結的思路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人在社會中生活,必然與他人發生各種物質或精神上的連結。然而,光有連結是不夠的。如果失去團結這個理想,人與人的連結就可能變成相互構設陷阱,與他人的交往隨時可能成為一場劫難,以致連結變成“連劫”。而另一方面,團結雖然是我們的理想,但離開群眾自發的、朴素的而又充滿活力的連結,勉強撮合的團結也是抽象、空洞而沒有生機的,必然推而不行、行而不遠,因此必須立足連結去追求團結。暢通連結才有活力,鞏固團結才有秩序。隻有統籌連結與團結,合理調節連結與團結之間的張力,促使連結與團結在相反中相成、在相克中相生,才能有效地兼顧活力與秩序、發展與安全。

黨的群眾路線的一個基本思想是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幫助、引導和教育群眾自己發現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要站在群眾之中去領導群眾,而不是站在群眾之上去領導群眾。落實到工作上,這就意味著,首先要關心群眾、熱愛群眾、接近群眾,放下身段,主動與群眾建立連結,即使是群眾中的落后分子,也不應鄙視和放棄。隻有建立起實實在在的連結,后續的團結才有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尊重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中自發形成的各種連結,善於發現群眾自發的社會連結中蘊含的價值和意願、活力和創造、苗頭和趨勢,如此方能有效地集中群眾智慧、獲得群眾信任,避免命令主義和關門主義。再次是克服尾巴主義和自流主義思想,因勢制宜、見機而作,用群眾可感可學的案例不斷引導和教育群眾向上向善,通過先進帶后進、后進趕先進,最終形成既有原則又有包容、既有目標也有動能的團結。從這個角度來說,促進從連結到團結的反復迭代和良性循環,正是群眾路線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真諦所在。

這樣一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進行自我發現、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過程,既有分頭探索又有集中統一,既有領導意志又有群眾參與,有目標不強迫,有尊重不放任,既嚴肅又活潑,既團結又緊張,接地氣、有人氣,是一個促進人的現代化的切實可行的辦法。這需要我們更加深入地領會和發揚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進一步完善相關體制機制,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做好新時代人的現代化工作。

立足新征程新階段構建新社會格局

人都是社會中的人。隻有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相互觀摩、相互參照、相互激發、相互學習,人的革新才有切實、持久的動力和壓力。因此,在當前,促進人的現代化,核心任務之一是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在新征程和新階段的內在要求,通過創新社會建設,著力構建新社會格局。所謂創新社會建設,可以概括為三個“新”:新定位、新內容、新手法。

首先是新定位,即要把社會治理放在新的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盡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社會建設也是五個方面之一,但相對於其他四個建設來說,社會建設常常讓人感覺比較茫然,在實際工作中不知道怎樣落實落細,以致“講起來很重要,忙起來就忘掉”。所謂“社會”,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自發自願、自由自在的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的連結。這樣一種連結,既是活力所在,也是亂力所在,而社會建設,正是要通過從連結到團結的互動循環和反復迭代,達到不斷激發活力、有效抑制亂力的目的。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發展不平衡的諸多表現中,一個非常關鍵而又常常被忽視的不平衡就是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即相對於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發展嚴重滯后、很不充分。“經濟”腿長、“社會”腿短的結果,是社會總體環境即“社會關系的總和”欠佳,長此以往,不僅影響人的現代化,而且物的現代化也可能后繼乏力,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可望而不可及。

其次是新內容,即社會建設的重心要從面向“小社會”的“小建設”轉向面向“大社會”的“大建設”,從連結轉向團結。以前,社會建設主要面向“小社會”,基本任務針對社會短板拾遺補缺,主要功能是連結,即保証社會弱勢群體不流淚、不掉隊,能夠跟上整個社會的節奏。下一步,社會建設在做好“小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擴展到“大建設”,即把社會的各個板塊、人群、階層等,更好地銜接和耦合起來,形成一個更流暢、更完整的社會系統。“大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在板塊之間、人群之間、階層之間穿針引線,著力消除互懟和內卷,增進整合和團結,能夠更好地協同創新。隻有在這樣的大循環和大團結中,人的現代化,包括弱勢群體的現代化才是可能和可持續的。

最后是新手法,即社會建設要從“為社會”逐漸轉向“靠社會”。在以往的社會建設中,大包大攬的現象比較突出,“社會”常常只是一個等待被服務的對象,是一個個孤立的、靜止的點,群眾的參與度嚴重不足。這就是“為社會”。而所謂“靠社會”,就是要讓群眾更多地參與社會建設,從而把“社會”從一個個靜止的對象和點變成一個動態的、活躍的、縱橫交錯的過程。關於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我們最早隻講“共建”和“共享”,后來又加了一個“共治”,目的就是要促進群眾參與。對人的現代化來說,社會參與非常重要:一是豐富的社會參與意味著豐富的社會連結和團結,可以增進一個人的社會生活,充實一個人的社會屬性和本質﹔二是可以實際地了解社會各色人等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加准確、冷靜、平和地追求權利、承擔義務,增進與他人合作的意願和能力﹔三是社會參與也是相互激發和相互學習的過程,有助於鍛煉意志、培養能力、完善人格,促進人的發展。

總之,人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要按照中央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闡述和要求,創造性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不斷創新社會建設、著力構建新社會格局,在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不斷促進人的現代化,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月1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