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蘇區首任組織部部長郭述申

作者:谷昌豪    發布時間:2023-03-17   
分享到 :

郭述申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創始人,曾任鄂豫皖邊首任特委書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務委員,鄂豫皖省委常務委員、組織部部長,紅二十七軍、紅二十八軍政治委員,皖西北道委書記等職,是我黨我軍杰出的政治工作者。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共遼寧省委常委、旅大市委書記,中紀委副書記等職。

白色恐怖異常嚴重的形勢下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

郭述申,原名郭樹勛,號耀珊,1904年12月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市城關鎮的一個貧農家庭。1922年5月,他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投身於民主革命運動。

1924年,在董必武的領導下,從事國民革命活動。1927年初,郭述申當選湖北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常委、教育部部長,開始從事農運工作。同年4月,根據董必武的決定,郭述申趕赴麻城,代表省農協參加處理麻城慘案。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郭述申調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和湖北省警衛團1個營支援麻城,取得了平叛斗爭的勝利。

從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的血雨腥風中,郭述申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才真正代表工農利益。在白色恐怖籠罩之中,在中國革命走向低潮之際,郭述申毅然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張太雷、陳潭秋的領導下,開始了新的革命生涯。正如他后來所回憶的:“盡管這條路是曲折的,但我一直沿著中國共產黨所指引的正確道路前進。”

推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和發展

1930年2月中旬,郭述申赴上海向黨中央作第三次巡視匯報,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軍委書記的周恩來親自聽取了郭述申關於大別山革命斗爭情況的匯報。

2月下旬,周恩來代表黨中央主持召開會議,分析了鄂豫皖邊區的政治形勢,強調了鄂豫皖三省邊界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傳達了中央的指示:決定統一鄂豫皖三省邊界黨的領導,建立鄂豫皖邊區特別委員會,由郭述申任書記﹔同時成立紅一軍軍部,統一紅軍的軍事指揮。6月下旬,鄂豫皖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光山召開,民主選舉產生了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

中共鄂豫皖邊特委、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的相繼成立,標志著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從而使鄂豫皖三省黨組織創建整個大別山區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計劃得以實現。

通過黨、蘇維埃政權組織領導系統的統一,把分散於大別山區的三塊革命根據地結成一個有機整體,能夠更好地發揮整體優勢,並充分利用大別山區域的重要戰略地位和有利條件,進一步發揮其“一面可以控制平漢鐵路,一面可以截據長江交通,有直接威逼武漢,進而與全國紅色區域打成一片”的重大作用。

在鄂豫皖邊特委書記郭述申等人的領導下,蘇區軍民貫徹執行黨中央關於開展土地革命、擴大紅軍等各項重要指示,根據地在黨組織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以及軍事斗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鄂豫皖蘇區發展鞏固起來。同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決定將鄂豫皖蘇區列為全國6大根據地之一。

鄂豫皖蘇區黨的組織工作的卓越開拓者

1930年12月,中央特派員曾中生在七裡坪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成立鄂豫皖臨時特委、軍委和臨時特區蘇維埃政府,曾中生任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郭述申任組織部部長。1931年6月,中共鄂豫皖臨時省委成立,沈澤民任書記,郭述申任組織部部長。從1930年12月到1932年1月,郭述申主要從事黨的組織工作。這一時期正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的時期,也正是干部隊伍迅速壯大的時期,黨的組織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大力發展黨員。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成前夕的1930年1月,鄂豫邊區黃安、麻城、光山、羅山4個縣有黨員1862人﹔皖西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壽縣、合肥6個縣有黨員約1500人。到1931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黨員人數發展到2.3萬人以上。

強化黨支部工作。支部是黨的基本組織,是群眾中的核心。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成以后,對支部建設常抓不懈,不僅繼續在各鄉、各大村落、各級機關、各類學校和革命武裝中發展支部,而且在各群眾團體中建立支部,並在每個區建立一個模范支部。鄂豫皖邊區黨組織把建立和健全支部生活,作為黨在組織建設上的中心任務之一。實行“一切工作歸支部”,各級黨委成員都要參加支部生活。規定半月一次支部會,每周一次小組會。隨著支部生活的健全,使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得到充分發揮。

培育造就大批干部人才。除了在實際斗爭中去培養干部外,鄂豫皖邊區黨組織舉辦各類訓練班訓練干部。到1931年6月,僅皖西分特臨委、皖西北特委所辦的6期訓練班的學員中,可以參加區委工作的30人,擔任支部書記的57人、支部干事的43人,擔任小組長的24人。鄂豫皖邊區黨組織還創辦干部學校培養干部人才。1931年2月,中共鄂豫皖特委在河南省光山縣郭家河(今屬河南省新縣)創辦列寧高級學校。學校共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蘇維埃政府和紅軍部隊培養了600多名優秀干部。同時,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在湖北省黃安縣聶氏宗祠成立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四分校,這是鄂豫皖蘇區第一所正規的軍事學校,曾中生兼任校長。學校共辦6期,共培養紅軍干部1000余人。1931年8月,中共皖西北特委於金家寨創辦皖西北黨員干部學校,校長由中共皖西北特委書記方英兼任,培訓在職黨員干部100余人。

經常開展黨內批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黨組織和黨員經常開展自我批評,檢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在檢討中推廣民主,歡迎人民群眾的批評。在創建和統一根據地之中,按期舉行各種會議,堅決發展黨內討論和批評。在鞏固和發展根據地之中,用“布爾什維克的精神”和“自我批評的精神來同黨內一切不良傾向做斗爭,肅清欺騙蒙蔽、外交手腕、家長制度、命令處罰主義、包辦等等國民黨的組織方式,糾正脫離群眾、感情作用、地方觀念、保守觀念及不積極工作的錯誤傾向,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與‘左’傾盲動主義”。

郭述申在工作實踐中認真貫徹黨的組織路線和干部政策,大力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培養鍛造了大批干部人才,基本滿足了蘇區發展對干部人才的需求。

(作者系河南省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大別山干部學院院長)

來源:《學習時報》2023年3月1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