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幫助烈士后人“尋親”慰英魂

作者:雲南省玉溪市委史志辦    發布時間:2023-03-29   
分享到 :

2022年4月的一天,雲南省玉溪市委史志辦黨史征研一科的同志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操作濃厚的河南地方口音。接電話的同志是多年的黨史工作者,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雖然聽不大明白對方的意思,但經耐心詢問,終於弄清楚了情況:來電話的人叫白留芳,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人,60多歲,要尋找73年前隨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十三旅三十八團特務連到雲南的爺爺白玉楹的下落。

白留芳從中華英烈網上查到叫“白玉楹”的有兩人。一人犧牲在河南漯河城梁庄,一人犧牲在玉溪市江川縣(現江川區)前衛鎮業家山。幾經輾轉,才有了這個遠方的電話,白留芳希望能夠得到幫助。

在弄清楚對方意圖后,接電話的同志立即向領導作了匯報。領導當即要求要認真對待這件事情,要積極發揮史志部門作用,全力以赴查找資料,幫助白玉楹后人尋找親人。

通過對玉溪黨史資料查閱,終於從原玉溪地委黨史征研室1992年編纂出版的《滇中烈士黨史人物選編》中找到了線索:白玉楹,性別:男﹔籍貫:河南省興安縣﹔政治面貌:黨員﹔犧牲時間:1950.5.28﹔犧牲地點:江川縣業家山后﹔犧牲時所在單位:暫編34團軍代表﹔職務:連代表﹔民族:漢族。

但在仔細核對后,玉溪市委史志辦的同志發現,烈士的籍貫是“河南省興安縣”而非“河南省新安縣”,於是再次與玉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對接、查証。經過查証,河南省的所有縣中並無“興安縣”,隻有“新安縣”。考慮到烈士檔案登記時的歷史因素,分析認為大概率是把“新”誤寫為“興”。當把這一信息反饋給白留芳老人時,老人十分激動,幾十年的苦苦尋找終於有了些眉目。

隨著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一個被歷史湮沒的故事逐漸清晰:當年,原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十三旅三十八團歷經多次整編重組,白玉楹所在的特務連整編入陳賡部隊二野四兵團十三軍三十七師,轉戰至雲南。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起義后,白玉楹被派暫編十三軍三十四團任軍事代表,並隨部隊被派駐江川剿匪。在江川剿匪期間,暫編十三軍三十四團團長王耀雲卻暗中與匪首金紹雲勾結,圖謀叛亂。1950年5月28日,王耀雲率部公開叛變,抓捕了縣委副書記黃河清,當場殺害了南下干部董俊鬆和黃河清的通信員陳秉旺,抓捕了在江川縣前衛、小街的征糧隊員,並以“商量剿匪事宜”為由誘捕了派駐三十四團的軍代表以及南下干部70余人,全部殺害於江川縣業家山村后。白玉楹就是在那場叛變中被殺害犧牲的。1950年,雲南方面向河南發出的1950雲烈字第005509號烈士証書,因地址原因未能送達家屬手中。

1986年,河南省新安縣民政局認定白玉楹在1948年1月漯河城梁庄作戰中失蹤,並申報為烈士。但白留芳的父親在一次偶然機會中,遇到了一位白玉楹的戰友,並告訴他,白玉楹並沒有犧牲,而是隨部隊南下了。

“爺爺是否還活著,要找到爺爺的下落。”成了白留芳一家放不下的事情。幾十年的尋找,一直都沒有得到准確信息。終於在玉溪市委史志辦同志的幫助下,經過江川區、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核查,白玉楹烈士的信息最終得到確認。

2023年3月初,河南省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同志到玉溪市江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工作對接,並祭奠了這位長眠於星雲湖畔的英烈。

近日,白留芳老人專門電話告訴玉溪市委史志辦的同志,感謝幫助找到了他的爺爺白玉楹下落,了卻了家人的心願。他們將會擇時到雲南江川祭拜與白玉楹同志一起犧牲的英烈。

(雲南省玉溪市委史志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