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英魂楊靖宇
2023年3月,時隔16年,我又來到吉林省通化市祭拜你——鐵血英魂。你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楊靖宇。
你原名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你的一生,傳奇而偉大。你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你擔任過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中共滿洲省委代理軍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和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等職。1940年2月23日,你在濛江縣與日偽軍的戰斗中犧牲,年僅35歲。你殉國的前一天晚上,是農歷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卻成了你人生中的最后一個夜晚。你五六天米粒未進,隻身一人在遠離中原故土的冰天雪地裡等待黎明。
站在你的塑像前,我深深地三鞠躬,表達敬仰與緬懷。你塑像上方是朱德同志在1957年7月15日題寫的“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匾額,塑像兩側是1958年2月23日公祭大會上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同志送你的花圈,陵園廣場中間是你高高站立的全身塑像,塑像基座上是彭真同志1986年為你寫下的題詞——“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
1929年,你奉命赴東北從事革命斗爭,從此,遼寧、黑龍江、吉林都留下了你的光輝足跡。你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黨的七大准備委員會委員、延安東方反法西斯大會名譽主席團委員。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的締造者、指揮者之一,東北抗日的領袖人物。在日本侵略者鐵蹄蹂躪下的東北土地,你率領部隊,縱橫馳騁,勇猛戰斗於白山黑水之間,給日寇以沉重打擊,創造了許多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你是抗日的一面旗幟,被日偽當局視為偽滿洲國心腹大患。1939年冬,日軍對東北抗日聯軍進行大規模瘋狂圍攻。1940年2月,由於叛徒出賣,你被敵人重重包圍。2月23日下午,你與日偽軍在濛江縣三道崴子激戰,不幸中彈,英勇犧牲。
我想,你心臟停止跳動的那一刻,一定是遺憾和痛心的。你曾經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程斌,於1938年7月率隊叛國投敵,又將你苦心經營的抗聯生命補給線——密營破壞殆盡,將你逼上絕路﹔那個從15歲起就被你撫養直到成人、又成長為警衛排長的張秀峰,於1940年2月攜帶抗聯經費叛變投敵,導致你的行蹤暴露﹔在你拖著傷病身軀與敵周旋的最后時刻,你寄予希望的趙廷喜,卻將你的藏身之處密告給敵人﹔在與敵人真刀真槍的對決中,你沒有倒下,最后射殺你的人卻是跟隨程斌叛變的機槍手張奚若……
你犧牲的當晚,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下令將你的腹部剖開,胃裡殘存的是少許樹皮、草根和棉絮。第二天一早,又命令偽程斌警察大隊將你的頭顱鍘下。抗聯叛徒、偽警察張奚若,在另外兩個抗聯叛徒白萬仁、王佐華的幫助下,將你的頭顱用鍘刀切下。為了恐嚇東北民眾,日偽軍又把你的頭顱用三面是木板、前面是玻璃的木匣裝上,送到濛江、通化等地示眾,最后送到偽新京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表功、請賞。你倒在彈未盡、糧已絕、身負傷以及叛徒的圍捕之中,你的殉國傷痛了我們的傷痛,叩問了靈魂的叩問,但你魂魄永在。敵寇和叛徒對你如此凶殘無情,他們終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了正義的審判。
你是偉岸的抗日民族英雄,你一生5次被捕入獄,受盡多種酷刑。在敵人瘋狂圍攻,部隊供給極端困難、飢寒交迫的情形下,你誓死不向敵人屈服。你對祖國無限熱愛,你對信念無比堅定。“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你融國魂、黨魂、軍魂、民族魂為一身。你精忠報國,雖死猶生。你是英雄,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中原兒女的自豪。英雄的精神是不死的,是永存的。精神比肉體更為恆遠,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被日本殖民壓榨下的東北人民和風雲兒女,踏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將“吼聲”傳遍祖國大地,將抗戰吶喊遠播海外。在你犧牲的5年后,中國的山河歲月終於迎來勝利曙光﹔在你犧牲的9年后,新中國成立。人民領袖毛澤東說,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的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風雨歷程中,涌現出無數舍生忘死的革命烈士、頑強拼搏的時代英雄、敬業奉獻的先進模范。你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你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后人前行的強大力量,你們身上承載著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優秀品質,你們的事跡是國家記憶的厚重華章。
“碧血青蒿兩千古,於今赤旗滿山河。”
(來源:《黨史信息報》2023年4月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