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才培養 共商學科發展大計
【信息與動態】
近日,“新時代中共黨史黨建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成立大會在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務委員、秘書長,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臧安民,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育長李文堂,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奕,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韓喜平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主持。
主旨報告與分論壇環節,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中國史學會會長、求是雜志社原社長李捷,中國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庭大,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李正華,北京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王炳林,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丁俊萍,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和新時代中共黨史黨建人才培養”“關於中共黨史黨建學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思考”“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需要把握好的幾個關系”“開創新中國史研究事業新局面”“中共黨史黨建人才培養的著力點”“新時代中共黨史黨建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共黨史黨建研究的視域拓展”等作了主旨發言。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中共黨史黨建學的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中共黨史黨建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構建,中共黨史黨建學的課程建設與人才培養,中共黨史黨建學的資政育人與服務社會等議題進行了熱烈研討。
與會專家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進向前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還得修好。建強建優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加強中共黨史黨建人才培養,是總結和研究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迫切需要,是培養具有正確黨史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選擇。中共黨史黨建學是最能集中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核心要素的特色學科之一,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關鍵所在,是全面系統呈現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支點。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的設立為該學科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推動中共黨史黨建學的科學發展既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堅持和發展黨史工作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鑒古今中外史學研究的有益經驗和方法,還要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創新黨史研究的手段、方法和載體。
大家一致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實踐,迫切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化中共黨史黨建研究,不斷深化拓展對黨治國理政規律的認識,對現代社會變遷規律的認識,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在研究事關中共黨史黨建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不斷推動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的持續創新。深入推進中共黨史黨建人才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共黨史黨建學派”,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悉,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以歷史悠久、積澱厚重、建制完整的中共黨史系為基礎成立,主要負責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相關的本碩博人才培養、學科規劃與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工作任務。下設五個教研室,分別為中共黨史黨建學理論教研室、中共黨史教研室、黨的建設教研室、黨內法規教研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教研室。
(作者:潯邑)
來源:《光明日報》2023年04月12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