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

作者:喬兆紅    發布時間:2023-04-14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這一重要論述,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的若干重大關系作出深刻闡釋、提出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的思想方法,對於全黨正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深刻認識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各項目標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努力在新征程上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

中國式現代化是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是對中國建設經驗的高度總結與概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踐行新發展理念,結合實際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新實踐,是關系我國現代化和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充分考慮到中國國情,又注重規劃並根據條件變化而不斷調整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和戰略部署。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探索表明:頂層設計來自實踐探索經驗的總結提煉,沒有實踐探索就沒有頂層設計。同時,頂層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實踐探索,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提高有效性。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必須落實到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上,要堅持用整體、聯系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把握主動,因時制宜,積極探求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進行頂層設計必須有科學的理論思維,以認清矛盾的發展路徑,從而更好把握實踐方向。進行頂層設計,需要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制定的規劃和政策體系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容協調,注重人民主體性,充分反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

戰略與策略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黨總是能夠在重大歷史關頭從戰略上認識、分析、判斷面臨的重大歷史課題,制定正確的政治戰略策略,這是黨戰勝無數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証。”善於進行戰略規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特點。戰略與策略的辯証統一就是戰略勇氣和策略智慧的辯証統一、戰略部署的全面性和策略突破的靈活性的辯証統一。沒有策略,戰略就無法真正落實和實現﹔沒有戰略,策略就是權宜之計,兩者的有機統一,才是制勝之道和成功秘訣。

戰略與策略必須實現緊密對接,深度融合。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策略是在戰略指導下形成,又是戰略的具體體現。戰略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相輔相成,戰略的前瞻性與策略的務實性相輔相成。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制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就需要運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方法。戰略上藐視敵人,就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戰術上重視敵人,就是為了實現戰略大局,根據問題、條件和形勢的變化,制定最正確的策略,在具體問題上既要認識到斗爭過程的艱難曲折,又要採取慎重態度,充分發揮策略的靈活性。新發展階段“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這要求我們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准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要增強戰略的全局性,謀劃戰略目標、制定戰略舉措、作出戰略部署,都要著眼於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要增強戰略的穩定性,戰略一經形成,就要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隨意改變。要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

守正與創新的關系

中國式現代化的演進之路體現了“守正”與“創新”相結合的特征。守正,就是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創新,就是對需要完善和發展的地方,持續深化改革,隨著時代、科技、實踐的不斷發展而賦予新的內涵、新的意蘊、新的發展。守正創新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中的重要思維方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要守住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態度和真理精神,旗幟鮮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自己選擇的正確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

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人類現代化的全新實踐,是對已有的資本主義現代化、西方現代化的突破與超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著眼於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

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在馬克思主義理想社會的建構中,公平既是價值追求,也是實踐要求。因此要注重不同層面的效率與公平,注重通過調適經濟公平促進經濟效率,通過提高經濟效率促進社會效率,進而實現社會公平的運行模式,從而推進不同領域和不同層面的效率與公平實現良性互動。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必須著力解決好效率與公平的問題,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

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是見物不見人的財富的積累和增加,也不是沒有物質基礎的空中樓閣式的平等幻想,而是人的全面發展。效率與公平互適共生,不僅需要追求效率以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更要倡導公平來對社會財富進行合理分配,保証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把效率和公平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正是在努力破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這一難題。效率和公平應該統一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價值。無論是效率的提高還是公平的增進,都是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服務的。實現效率與公平的辯証統一需要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活力與秩序的關系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於代表、維護和實現最大多數人的利益、願望和要求,因而能夠始終激發大多數人的活力,這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力所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力量源泉,就是人民群眾生生不息的創造活力。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這就需要規范和引領。秩序正是這一規范和引領的集中表現。秩序不是阻礙活力窒息活力,恰恰是在更為自覺的架構裡使活力得以更加有效、有序和有力地迸發。

在帶領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們黨高度重視活力與秩序的關系,強調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提出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大論斷。隻有堅持活力與秩序並重,發展和安全並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良性互動,才能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貧瘠的土地上長不成和平的大樹,連天的烽火中結不出發展的碩果”。要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重點領域安全。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充分釋放全社會創造潛能,鼓勵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創新創造。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不願擔當、不敢擔當、不善擔當等問題,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形成勞動創造財富、實干創造業績、奮斗創造幸福的正確導向,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

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人類發展的漫長歷史已經無數次証明:依賴外部力量、照搬外國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不可能實現國家強大和民族振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順應歷史大勢,以自信自立的歷史自覺和歷史主動精神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同時,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對外開放。正是因為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我們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中國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就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中國的事情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統籌全局,突出重點,深化科技協同創新,聚力加強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謀取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自覺,凝聚走向未來的勇氣和力量。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既為自身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機遇。

(作者:喬兆紅,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2023年04月14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