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現代工業建設的第一次高潮
甘肅地處祖國大西北,省會蘭州是西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也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一五”“二五”時期,國家在甘肅大規模布局建設了以蘇聯援建項目為主的一批大型工業骨干項目,與之相適應,甘肅地方工業加快發展,掀起了現代工業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為推動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位於蘭州西固的石化城全景。
1953年,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甘肅被確定為國家新的工業基地和重點建設地區之一,布局了一批大型工業項目和國防建設項目。到“二五”末,相繼建成投產了蘭州煉油廠、蘭州化肥廠、蘭州合成橡膠廠等一批重點工業企業,形成甘肅現代工業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發展中的蘭州自來水廠俯瞰圖。
(一)以蘭州為中心投資興建重點骨干企業。“一五”時期,以蘭州為中心,國家在甘肅大規模投資興建蘇聯援助的“156項”中的8項現代化工業企業,加上配套項目、限額以上項目和國防軍工企業共16項(包括9個民用企業、7個軍工企業﹔蘭州佔12個)。8項現代化工業企業分別是:石油工業部所屬蘭州煉油廠,電力工業部所屬蘭州熱電站,重工業部所屬白銀有色金屬公司、蘭州氮肥料廠、蘭州合成橡膠廠,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煉油化工設備廠,第二機械工業部所屬八○五廠。配套項目蘭州供排水工程(蘭州自來水廠),由蘇聯設計並提供主要設備。限額以上工業項目永登水泥廠,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援助建設,全套設備由該國引進。國防軍工企業包括一三五廠(萬裡機電廠)、二四二廠(新蘭儀表廠)、七八一廠(長風機器廠),核工業五○四廠、四○四廠和酒泉火箭發射場(即八一二○基地、現酒泉航天基地)。16項重點工程相繼開工,迅速掀起甘肅工業建設的高潮。
(二)沿海地區企業大量遷蘭強化工業基礎。在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下,許多東南沿海工業企業內遷。除重工業外,各地的商業、服務業、輕工業也紛紛支援蘭州,加速了甘肅大規模工業建設高潮。其中上海市於1955年和1956年共有47家商業、服務業、輕工業企業遷蘭,包括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信大祥綢布庄、泰昌百貨店、意姆登洗染店、上海照相館、悅賓樓餐館、登記理發店、佛慈制藥廠、美高皮鞋廠等。蘭州還從上海公私合營企業中引進資金200萬元,修建商場、飯店以及商業學校等。不僅填補了蘭州市的空白,也為全省的商業、服務業、輕工業發展起到了示范推動作用。“一五”期間,蘭州工業企業從解放初期的16個增加到126個,1957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17億元,為新中國成立前的19倍、1952年的4.7倍。
1957年建設中的蘭州西固熱電廠施工工地。
(三)地方工業配合重點項目快速發展崛起。1953年5月19日,省委根據中央關於發展地方工業的意見,通過《關於發展甘肅地方工業的意見》,指出地方工業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大規模基建服務,要發展建筑材料業,擴建和發展煤礦業,加強礦產勘探工作,建立中小型工業,發展農村服務和供應。按照省委部署,蘭州、張掖、酒泉等地陸續建起磚瓦廠、石料廠、耐火材料廠、木材加工廠和木器制造廠等,生產部分工業項目建設所需生產資料。甘肅20多個地方的國營廠礦得到改建和擴建,包括電站、農具廠、建筑材料廠、榨油廠、乳制品廠、亞麻加工廠、鐵工廠和煤礦等。全省各地還積極興辦輕工企業,陸續興建和擴建了蘭州玻璃廠、日化廠、造紙廠、熱水瓶廠、甘南乳品廠、天水火柴廠、徽縣酒廠、安口陶瓷廠等。地方工業產值由1952年的1.8億元增長到1957年的3億元,增長66%。不僅保障了重點項目的落戶投產,也對促進全省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工業項目建設推動“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經過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五”計劃順利完成。大規模的工業建設,極大地提高了我省工業企業生產能力,國民經濟各部門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3年到1957年,全省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達19.4%。至1957年底,工業總產值達6.35億元,比1952年增長了143%。各主要生產部門都超額完成了“一五”計劃目標。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所屬企業的產值在全部工業產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6.56%提高到51.52%。在所有制結構中,全民所有制企業產值增長了4倍多,達4.77億元﹔集體所有制企業產值增長了47倍,達1.23億元。工業內部結構也發生變化,年重工業產值達3.77億元,佔工業總產值的59.38%,輕工業產值達2.58億元,佔工業總產值的40.62%。
(五)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成為甘肅工業基石。“二五”時期,蘭州煉油廠、蘭州化肥廠、蘭州合成橡膠廠等相繼建成投產。蘭州煉油廠一期工程使中國原油加工能力比1957年擴大了1.4倍。在全國新增生產能力中,蘭煉以30%的比例獨佔鰲頭。蘭州化肥廠投產后,結束了我國西北地區不生產化肥和甲醇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蘭州合成橡膠廠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合成橡膠的歷史。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煉油化工設備廠合並投產后,試制成功我國第一台大型石油鑽機。酒泉火箭發射場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發射新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枚遠程導彈。到1962年,全省工業總產值達到11.38億元,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52年的8.75%增長到49.63%,全省工業的重型結構趨於穩定。
工業建設作用凸顯,引領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由國家投資在甘肅建設的16項重點工業項目,是甘肅現代工業的開端,對改變甘肅乃至西北落后的工業現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一)構筑了現代工業基本框架,奠定了甘肅工業主導的經濟格局。國家投資、布局的這些重點工程建設,使甘肅現代工業迅速崛起,搭建起了甘肅現代工業的基本框架,甘肅成為一個具有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制造、有色金屬、國防軍工等門類獨特的重工業省份。同時,國家為配合重點工程建設進行的改建、擴建企業相繼建成,以及新修鐵路的通車,都極大地提高了我省企業生產能力,工業總產值大幅度增長,各主要生產部門都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目標。全省經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以農業為主的傳統經濟結構,開始向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工業經濟結構轉變。
1957年永登水泥廠建成投產時的廠區。
(二)充實了國民經濟重要部門,填補了我國工業領域的多項空白。16項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多個被譽為“共和國長子”。國家現代煉油工業是以蘭州煉油廠為發端。蘭化合成橡膠廠是中國合成橡膠技術的基地。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是新中國最大的石油鑽採、煉油化工設備制造企業,試制成功我國第一台大型石油鑽機,開創了我國制造深井石油鑽機的歷史。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有色金屬聯合企業。在國防工業方面,五○四廠為我國首次核試驗做出貢獻,四○四廠建成使我國核工業生產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是新中國第一座導彈發射場和衛星發射基地,創造了新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蘭州自來水廠在國內設備最新、規模最大,有“亞洲第一水廠”之稱。永登水泥廠是西北第一座現代化水泥廠,奠定了甘肅現代水泥工業的基礎。所有這些形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國防現代化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門類。
1956年,白銀公司露天礦大爆破。
(三)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崛起了蘭州、白銀、嘉峪關等工業城市。“一五”期間,蘭州市被列為全國8個新建工業城市之一,大規模的工業項目和城市建設,使蘭州由昔日的消費城市迅速轉變為以石油、化工、電力、機械制造為主的現代化新興工業城市,市政建設、交通運輸、文教衛生、公共福利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城市面積不斷擴大,城市人口迅猛增加,整個社會面貌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1953年蘭州城鎮人口287254人,鄉村人口260287人﹔1960年城鎮人口增至941656人,鄉村人口316621人。大量文化素質較高的技術干部和產業工人來到蘭州,帶來了新的氣象,提升了蘭州在全國的地位和形象,形成了團結互助、尊老愛幼、奮發向上的良好社會風尚。隨著重點項目建設的推進,白銀、嘉峪關等工業城市拔地而起。1956年,白銀市因興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國營銀光化學材料廠而設市,成為國內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嘉峪關市也因1955年發現肅南鏡鐵山鐵礦,伴隨著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發展而興起,成為一座新興工業城市。
來源:《甘肅日報》2023年04月27日